抓住孩子识字敏感期,幼小衔接不焦虑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23
手机版

  原标题:抓住孩子识字敏感期,幼小衔接不焦虑

  年轻的妈妈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享受快乐教育。到了大班,会听到一些观点,譬如:“孩子上小学不认字,学语文会非常吃亏”、“不认字,会影响孩子的总成绩”、“不识字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 妈妈们因此而纠结要不要教孩子识字,以适应小学生活。

  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就像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颗牙一样,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认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偃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提出,孩子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会表现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者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学习也特别容易而且迅速,这就是教育的最好时机,也就是所谓的敏感期。而孩子识字、阅读、书写的敏感期都会在3-6岁陆续出现。在文字敏感期到来之前,不宜教孩子识字。

  孩子识字敏感期到来有早有晚,当识字敏感期到来时,家长应该把握好方法,正确并及时地教育。

  

  【一】创造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我们家庭内部的日用品、标识;大到超市里的菜品菜价、游乐园场的游戏卡片和路标等,这些都是孩子学习写字的情景和教材。

  家长可以做好充分引导,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寻找图画转移到注意文字上。

  【二】随时教学

  很多家长有误区,认为孩子学习就要有个学习的环境。所以从识字开始,就严格按照课堂纪律来,到点就关电视,把孩子揪进屋里,打开课本,啥也不许想的开始学。

  其实,不用拘泥在卧室书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平时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识字歌、拼音表或者识字卡,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互动,逐步加入识字认字的内容。

  【三】培养小老师

  与其去教育小朋友,不如反过来,给他为父母讲课的机会。孩子白天上幼儿园时,家长可以适当向他示弱,跟他说自己也好想听幼儿园的故事、学幼儿园里的生字词,鼓励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复述出来,这样一来,既促进了亲子关系,又能帮孩子巩固知识,一举两得。

  *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上一篇:大提琴家王健“回家”首秀登台上交音乐厅
下一篇:劳动之美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