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滑有多可怕?资深教师:多半是小时候疏忽一件事
小学数学有一个奇怪的“三年级”魔咒:一二年级,轻轻松松拿满分;三年级以后,满分成问题;年级越高,分数差距越大;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在升入初中后,数学成绩直线下滑,为什么?
著名教育专家、全国金牌数学老师王金战指出:孩子后劲不足,多半是小时候疏忽一件事,就是缺少数学思维的培养。
王金战老师是个具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曾在当班主任时,将一个55人班级里的30多位学生送进北大、清华等名校。他切身体会到: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是否培养了数学思维,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潜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把数学比作“思维的体操”。好比一个人,想要身体健康,就要经常锻炼;想要大脑发育,就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学思维能力呢?又该如何进行训练?
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学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将几个方形积木横竖叠在一起,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孩子,他能够通过正面观察,想象出被遮挡的积木块;
但一个缺乏数学思维力的孩子,他对积木块的理解,只能“眼见为实”:眼睛看到几块,认定几块。这类孩子无法在脑中去构建那块事实存在的,却又被遮挡住的积木。
这个小实验,实际上考验了孩子分解几何图形、感知空间的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有不少家长有认识误区。数学不仅仅考验计算能力,还包括形状、图形、空间、方位、分类、排序等各种知识。随着年级升高,各种思维综合运用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孩子的数学思维如果从小未被打开,那么后面的学习就会越来越困难。
抓住关键期,事半功倍!
哈佛大学曾研究发表过一个人类大脑发展曲线,红色波段线代表了高阶认知能力,即包含解决问题、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项和数学思维密切相关的能力。
通过曲线图可以发现:2-5岁是儿童思维力急速发展的黄金期;到10岁以前,思维发展都在走上行线;10岁以后,思维能力逐渐下行,直到14岁,思维基本定型。
【一】入学前,多储备具象资源
孩子入学前,属于前运算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启蒙阶段。家长应该尽量多在孩子脑中储备具象资源,锻炼可以落实到生活点滴里。
比如,爬楼梯时教孩子数数,超市采购时教孩子认识圆角分,孩子搭积木时教他认识立体图形,孩子收拾玩具时教他学会分类……
存储进孩子脑中的具象资源,未来都会成为孩子学习数学时的基础储备。
【二】入学后,多训练抽象思维
孩子入学后,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重点工作就是要帮助孩子顺利将储存在脑中的具象资源进行“抽离”,让孩子从“是什么”明白“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基础教育阶段,做数学题必不可少,但仅限数学课本,则远远不够,家长要有意识让孩子接触不同角度的数学趣味题型。做题时,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当他们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后,才会慢慢爱上数学,在兴趣的推动下,孩子的数学思维也会逐步打开。
经常有家长在后台问,能不能推荐锻炼孩子数学思维、培养孩子数学兴趣的好书,给孩子学一学,我也一直在寻找,现在终于有了满意的。
这里推荐一本书叫作《你好,小学数学》。
这套书一共10册,包含 数的认识、计算与速算、时间与测量、统计与概率、逻辑与推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基础应用、行程应用、典型应用等10大数学体系。
这套书的作者董翠玲老师,是有着21年资深数学经验的老教师,她可以说对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了如指掌,所以专门为小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一套书。
书中的内容,紧贴孩子们小学数学的大纲标准,全书涵盖1-6年级的数学基础知识点多达96个。
虽然是讲的数学知识,可是书中却用了小学生最喜欢的漫画形式表达,运用身边的小故事来讲述每一个数学知识点,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巩固了数学知识。
表面看是漫画书,内里却包含严谨和全面的数学知识,这一点也是我特别喜欢,并且专门给我家孩子买来读的最大原因。
没有题海战术,用故事来推导,把枯燥的概念性知识融入到书中,孩子既能轻松接受,又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活学活用。
每本书的后面都会有“数学知识小课堂”来总结该本书的精华,让孩子一目了解看懂这本书里的知识概念。
除了概念和知识点,每本书里还附有“小学名校期末考试真题”,这些都是书中的典型题、必考题或易错题,能让孩子重点检测并练习。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小学课本新教材各科都不是独立存在,很多地方都是融会贯通的,这套书除了数学知识,还设置了“各学科小课堂”,比如物理小课堂:
语文、生活、生物、经济小课堂……
让孩子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搭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丰富了各学科的认知。
随书还附赠的有“小学数学公式集锦”,可以贴在孩子的书桌前面,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抬眼就能复习到主要的数学公式,掌握更牢固的学习知识。
这是这套书的分册内容及知识点和目录,所有小学的重点难点都涵盖到了,不用爸爸妈妈再去一点点抓,孩子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明白了很多知识点,也明白数学公式的作用。
小数:
简便运算:
立体图形:
代换问题:
作者根据孩子的学习顺序,让孩子先学数、然后是 计算、测量、统计,最后学到逻辑、推理以及应用。一步步逐渐由浅入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让孩子一点点爱上学数学。
小学是孩子打基础的时候,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赶紧点击下面链接给孩子买一套吧!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