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21.曾除丁谓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故事背景

  北宋仁宗在位时,京师开封流传一首歌谣:「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宁,拔去眼前丁。」

  当中寇老指寇准,丁指丁谓。寇准为人正直,德高望重;丁谓为人善于逢迎、喜欢溜须拍马。二人都当过宰相,一贤一奸。

  丁谓初入仕途,也有不少政绩,他聪明,会琢磨皇上的心思,文章也写得好,很快得到皇帝和重臣的赏识,其中就包括寇准。丁谓尊敬寇准到了溜须拍马的地步。

  

  一次,中央政府开办公会议组织就餐,喝汤时宰相寇准不小心把胡子弄脏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丁谓起身给寇准擦胡子并梳理整齐,极尽谄媚之相。寇准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难道是给上司溜须的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这就是“溜须拍马”中“溜须”来历。 丁谓拉拢寇准未果,于是罗织罪名诬陷寇准,导致寇准被罢相贬官。丁谓

  丁谓(962-1033),字谓之,北宋苏州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

  

  太宗时进士。真宗景德时为右谏议大夫。天禧三年(1019)为参知政事,次年,排挤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勾结宦官,独揽朝政。他极力迎合真宗,大兴土木,建造玉清昭应宫,以为迎仙神之用。并怂恿真宗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耗费人力财力不可胜计。丁谓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圭同恶,时人称为“五鬼“。王曾

  曾指的是王曾(978年~1038年),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元、会元和状元,即科举时先后在乡试、会试和殿试都得到第一名),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

  王曾对丁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丁谓却对王曾说:“居停主人(房东)不要再说了,否则你也不能幸免。”王曾曾经将房子借给寇准,所以丁谓称王曾为居停主人。

  智逐权臣丁谓

  宋仁宗即位后,年纪幼小,刘皇后垂帘听政。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结党弄权,飞扬跋扈,朝野上下无不愤慨。就在此时,雷允恭擅自挪移宋真宗陵穴,触怒太后,王曾紧紧抓住这个事件不放,上奏刘太后,于是杖杀雷允恭,贬丁谓为崖州司户参军。之后,王曾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担任宰相。

  《东都事略》评论说:章献太后拥幼君治理天下,大臣乘机弃权,王曾“毅然奋忠,临大节而不可夺。卒使帝宝尊荣,祸乱不作,可谓社稷之臣矣!”

上一篇:4月15日,2023年强基计划政策解读网络直播咨询会来了!
下一篇:制药装备产业领军企业「迦南科技」的数智化升级之路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