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天近万名观众共赏戏曲之美,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落幕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昨天,大型粤剧《南海十三郎》一连两晚的演出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圆满收官。至此,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落下帷幕。43 天的演出时间里,来自沪苏皖粤多家院团的 9 台 12 场精品剧目轮番上阵、齐展风采,为戏迷奉上了一场纷呈的年度梨园盛宴。据近万名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感受戏曲艺术魅力。创办十余载至今,东方名家名剧月始终以 " 推动民族戏曲在当代壮行 " 为宗旨,不断 " 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培养新观众 ",做民族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为优秀剧团和剧目搭建平台,为戏曲的今天和未来培养观众,为中国戏曲事业输送 " 源头活水 "。

  《南海十三郎》重现经典

  作为东方名家名剧月的闭幕演出,大型粤剧《南海十三郎》吸引了大批粤剧爱好者和不少年轻人捧场,好评。演出过程中,台下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与剧情同喜同悲,满堂喝彩。

  在粤剧的唱念做打中,南海十三郎 " 一生经两世 " 的波折人生徐徐展开。在佛山粤剧院青年演员李江崊的饰演下,十三郎恃才傲物、铁骨铮铮的形象即跃然于台上。该剧导演高志森表示,南海十三郎一生沉浮是大时代变迁缩影,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强盛是民众安居乐业之根基。" 这部剧既能看到演员用英文唱戏,布景也有中英文夹杂的街景,还有太史蛇宴等佛山文化元素,生动体现了大湾区的文化。"

  粤剧《南海十三郎》高度尊重原著,融入粤剧舞台表演力的同时,将粤剧独有的功架、唱腔、锣鼓等戏曲表演汇入舞台语言,以创新方式丰富粤剧生命力,加上跌宕起伏的剧情,触动人心的表演,悦耳动听的唱腔,以及精美绝伦的舞美呈现为观众带来眼前一亮的视听感受和情感共鸣,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名角星光璀璨,尽显梨园风韵

  今年东方名家名剧月的 9 台剧目吸引到各剧种的领军人物汇聚一堂,演出兼顾传统经典和新作精品,12 场演出中近半数在开演前即售罄。

  3 月中旬,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力作《1699 · 桃花扇》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本届东方名家名剧月揭幕。连演两日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昆剧爱好者一同欣赏这部 " 红 " 了 17 年的经典剧目,谢幕时掌声、叫好声不断。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施夏明感慨," 这部戏让舞台上的演员和舞台下的观众都沉浸其中,为之感动,这是经典和传承的力量。东方名家名剧月让《1699 · 桃花扇》时隔 15 年后再登申城舞台,期待再来上海,再来东艺。"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和白玉兰奖得主史依弘领衔的新编京剧《新龙门客栈》、传统经典《锁麟囊》也先后亮相东艺,演出期间虽春寒料峭,现场却热闹非凡。4 月,昆曲名家张军告别了和他一起 " 流浪 " 了 8 年的张若虚,这是张军版《春江花月夜》在上海的 " 封箱演出 "。曲终谢幕,全场观众以如雷掌声诉说着对 " 张若虚 " 的不舍之情。" 在这个舞台上,我和张若虚一起穿越了 50 年狭长的生命甬道。这个舞台很小,但是走一圈圆场就是‘千山万水’。昆曲于我是一生的执念,热爱、憧憬、向往,挫折、彷徨、迷茫,坚持、拨云见日,这些都感知到了。" 张军感叹道。

  全本《牡丹亭》" 不懈奔赴 " 传统文化

  今春伊始,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联合江浙沪多家院团重磅推出特别企划—— " 中国剧院文化之旅 " 主题活动,将城市剧场间的跨域联动推向新的高潮,让更多观众有机会寻访不同城市的文化烙印,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助力文旅融合。目前,东艺已携手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和苏州市评弹团,分别打造了 " 折子一曲戏金陵 " 和 " 吴侬软语梦评弹 " 两期活动,带领参团会员们在古城南京以及苏州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雷雯表示 :" 东艺会一直主动建立与观众的联系,坚守一线剧院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作为戏曲艺术阵地的文化担当与意识。"

  据悉,上海昆剧团重磅推出的全本 55 出《牡丹亭》将于 6 月 22-24 日在上海东方艺术歌剧厅倾情上演,呈现汤翁原著精髓,复原昆曲风流雅韵。剧中 " 杜丽娘 " 和 " 柳梦梅 " 扮演者由 " 昆四班 " 的罗晨雪、胡维露挑梁全本。就在刚刚举行的第 31 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胡维露凭借该剧中的 " 柳梦梅 " 一角获得主角奖榜首。

  此次全本《牡丹亭》的创排吸纳当代艺术元素,以全新视野对传统经典进行重新创作,实现对传统经典的继承与创新。在充分保留原著丰富内涵和人物性格的同时,坚持文辞典雅、语言秀丽、词曲完整,包括原著每出戏结尾的集唐诗,也通过剧中人物首次呈现在舞台上,不仅做到原著精神的完整解读,也体现了新颖别致的舞台样式和艺术表达。

  作者:王筱丽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王雪瑛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专业解读」报考服装设计与工程,兴趣和审美是关键
下一篇:985高校教授离世,年仅59岁,获得无数成就,死因曝光令人惋惜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