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帮】小学数学的所有知识点都在这里了,替孩子收好!
70W+师生家长都在看!
小学打好基础
往后才能事半功倍
打印版在文末领取哦,全文共分4个部分,方便日常查漏补缺~
法则知识类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②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③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①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①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①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②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①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②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①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③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①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③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1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③解方程;④检验、写出答案。
20.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1.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22.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23.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4.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5.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26.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7.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口诀定义类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角(1)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3)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4)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5)什么是平角?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6)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7)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8)什么是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8.垂直问题
(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三角形(1)什么是三角形的边?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2)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3)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4)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5)什么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6)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8)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9)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1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0.四边形(1)什么是四边形?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4)什么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5)什么是梯形的底?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6)什么是梯形的腰?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7)什么是梯形的高?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8)什么是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什么是加数? 什么是和?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2)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
14.减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15.乘法(1)什么是乘法? 什么是因数?什么是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2)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3)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6.除法(1)什么是除法?什么是被除数?什么是除数?什么是商?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已知的积叫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7.除法
(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8.什么是小数?小数的基本性质?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19.什么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0.什么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21.什么是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22.什么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23.什么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24.什么是四则运算?我们把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25.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26.什么是倍数?什么叫约数?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或a的因数)。
27.什么是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28.什么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29.什么是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30.什么是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31.什么是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2.什么是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33.什么是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约数。
34.什么是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35.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6.分数(1)什么是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2)什么是分母?分数线下面的部分叫分母。(3)什么是分子?分数线上面的部分叫分子。(4)什么是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数单位。
37.怎么比较分数大小?(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子比较大。(3)什么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4)什么是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5)什么是带分数?由整分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带分数。(6)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7)什么是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叫做约分。(8)什么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38.比(1)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2)什么是比的前项?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3)什么是比的后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4)什么是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39.长方体和正方体(1)什么是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2)什么是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3)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4)什么是正方体(立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或立方体)。(5)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6)什么是物体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40.圆(1)什么是圆心?圆中心的点叫圆心。(2)什么是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3)什么是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4)什么是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叫圆的周长。(5)什么是圆周率?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6)什么是圆的面积?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7)什么是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8)什么是弧?在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9)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10)什么是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41.什么是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42.比例(1)什么是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2)什么是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比例的项。(3)什么是比例外项?两端的两项叫比例外项。(4)什么是比例内项?中间的两项叫比例内项。(5)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6)什么是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7)什么是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的量,一种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8)什么是反比例关系?两种相关的量,一种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
43.圆柱(1)什么是圆柱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圆柱的底面。(2)什么是圆柱的侧面?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3)什么是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
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
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1公里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计量单位及进率: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4.质量单位及进率:
吨、千克、公斤、克
1吨=1000千克
1千克=1公斤
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及进率:
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 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常用计算公式
1.长方形面积=长×宽
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计算公式S=a×a=a
3.长方形周长=(长+宽)×2
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边长×4
计算公式C=4a
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计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积=底×高÷2
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计算公式S=(a+b)×h÷2
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计算公式V=abh
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
计算公式V=πr
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计算公式V=a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计算公式V=sh
1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计算公式V=sh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综合测试卷
下一篇:健康教育的六个内容是什么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