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强基学科解读 | 物理学:与自然真理同在,和宇宙万物比肩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27
手机版

  原标题:北大强基学科解读 | 物理学:与自然真理同在,和宇宙万物比肩

  全文共3652字,阅读约需 12分钟

  关键词:北大强基学科解读

  编者按

  数理知识包罗万象,文史哲思跨越千年,此间奥秘无穷无尽,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为你一一展现。良师倾囊相授,益友携手同行,伴你扬帆起航,初探学海风浪。由此出发,基础学科的神奇世界将敞开大门,期待着富有热情与才华的年轻旅人在广阔的知识田野中不断探索,不断收获,开拓充满生机的新领地。与北大强基计划同行,与师友携手前进,感受基础学科独有的魅力与无限的可能,书写智慧新章。知识殿堂的大门已经敞开,十大强势学科蓄势待发,北大强基等待心怀理想的你!

  

  一

  学院基本情况

  1913年,北京大学设立物理学门,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专业,奏响了我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先声;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北大物理系成为 全国最重要的物理人才培养基地;

  现有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物理四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20年荣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1.0典型案例奖;

  2021年荣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优秀教师奖、优秀管理人员奖、优秀学生奖。

  

  百余年来的历史征程中,北京大学物理学科薪火相传,英才辈出。

  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2位是北大物理学院校友。迄今为止,共有130多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工作学习。

  北大物理的第二个百年里,又将有多少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等着我们?

  

  “

  北大物理学院的气质与精神

  它是中国物理本科教育的起点,开启了属于北大物理人的时代;

  它秉承百年北大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构建和谐奋进的环境氛围;

  它荟萃东西教育精华,成为一片让无数种子发芽、开花的沃土;

  它百年多来不断的沉淀与积累,让中国物理学的风光代代传承。

  “

  北大物理学院的学科优势

  这里有多样的学科分布与浓厚的研究氛围:

  物理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核技术、大气与海洋科学4大方向;国家重点学科中,包含4个一级学科、14个二级学科;还有多个学术机构与研究机构。

  

  这里有学术声誉卓著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在职员工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0余位;13位中科院院士、16位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5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含青年项目)入选者百余人次。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高水平带头人和高潜力骨干,形成一支结构优化、成绩显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高质量生源,物理学院打造了一个多元交融的平台。

  

  这里还有一流的学科地位:

  北大物理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A+,多项主流国际排名稳居前20位,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

  学生培养机制

  “

  北大物理人的培养方向?

  北大物理学发展史是中国物理本科教育的发展史,也是本科教学的发展史。 北大物理学院致力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

  在这里,你不仅是学生,更是一位不断成长的研究者。进行系统物理课程学习的同时,也将接受最前沿的科研训练:

  在小型项目研究中,你能开始领略物理科研的魅力;

  在研讨型讨论班中,你将不断提升主动探究的素养;

  在本科生科研中,你会初步开启科学研究的道路。

  

  “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灵活课程体系+本科生科研训练+全球课堂

  

  01 灵活课程体系

  物理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推动精品课建设,开展更多的荣誉课程;

  对于学习超前的学生,可申请参加免修考试,把时间用于研修后续的核心课程;

  实施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打通的措施,为本科生同学提供了多门研究生课程,学分可带入研究生阶段。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学院也建有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课定位为“以实验为手段进行物理研究”的课程,建立了“科研引领实验教学”的理念,打造精品物理实验课程,注重基础物理和技术的综合,与前沿应用的融合。

  

  北大物理学院拥有强大的教学团队,以保证教学质量,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院士、名师等都积极投身各门基础课程的教学,积极参与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实践。

  

  02 本科生科研训练

  北大物理学院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学术素质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年级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年级同学以“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和“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题目为课题,以实验探索和理论诠释为手段进行初步科研实践。

  二年级训练是基于“研讨型小班讨论课”,在导师参与的小班(不超过15人)内通过对具体课题讨论培养文献评述和报告的能力。

  高年级时则进行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实践,基于物理学院学科齐全的研究课题组,以具体科研课题立项来实施;四年级完成本科生毕业(学士学位)论文,以系所为单位组织论文答辩。

  

  

  

  北大物理学院设立导师制,全面引导学生成长,鼓励有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联合选课指导委员会、学工生活导师、资深科研导师、同辈同行计划等打造全面培养、全面成才模式。

  

  

  此外, 北大物理学院还设置了物理英才班,选拔志在从事物理学术研究的少部分学生。物理英才班遴选委员会根据申请学生的物理竞赛成绩/高考成绩、课程成绩、笔试成绩、面试表现以及班主任意见,全方位考察学生,确保“优中选优”。

  该班 实行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管理,本人随时主动提出申请进入/退出,退出后不影响后续正常学习。每学期开学初提交学术研修进展报告,根据课程成绩以及学术研修进展综合审核,审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确保遴选志向远大、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高的最优秀学生。

  

  03 全球课堂

  北大物理学专业着力建设国际化教学合作平台,拓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交流,积极推进本科生的国际化培养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暑期学校和冬季学校、实习培训、合作研究、学术竞赛、交换学习和联合培养、访问考察等;

  加大资助力度,鼓励学生在国外或境外修读课程的学分替代校内课程学分;

  积极与国外大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秉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吸引更多国际优秀学生来我院进行长短期学术交流。

  

  

  “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成果

  本科生科研成果卓著。据不完全统计,2010至今本科生发表的论文600多篇,其中不乏如PRL(24篇),Science(4篇), Nature及其子刊(26篇),PNAS(4篇)等著名期刊。

  

  三

  学生毕业去向

  北大物理学院每年本科毕业生约50%选择国内读研,约40%选择出国读研,约10%选择就业,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选择国内读研的毕业生比例上升。物理学院毕业生数理基础好,综合素质强,毕业后大部分进入物理学及相关领域深造,就业后表现优秀。多人入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百余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四

  北大物理人的独特气质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

  聆听底层真理召唤的渴望

  探索未知物质世界的勇气

  学科交叉和学术选择的多元

  思想碰撞与精神冲浪的魅力

  在轻子夸克与星系宇宙间穿梭

  在学术理论与科学实践中前进

  北大物理人

  如同一颗颗种子在物理学院的沃土中

  生根、发芽

  终将绽放!

  

  五

  北大物理学生寄语

  

  在北大物院学习了一个多学期之后,除了之前对北大的认知,我感受最深的便是北大以及物院对同学的关注,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便利。

  北大给学生高度的选课自由,提供选课手册以及指导。同时,同学们也可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北大对强基计划十分重视,开设了博雅讲堂以扩充同学们的知识面,组织了强基学生座谈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同时物理学院也对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开设了综合指导课,方便我们与老师面对面交流;通过CUPT、本科生科研等形式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使有志于科研的同学提前打好基础,了解科研。

  在北大,你会感受到整个学校都在帮助你,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2021级本科生 艾逸文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不知不觉来到北大已半年多,在燕园里,我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她的神奇,她的美好。

  作为一名强基生,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她的丰富多元。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多元的课程,有乐于分享学习经验的学长学姐们,有悉心引导我们成长的教授导师们,还有一群优秀的同学们与我一同成长。

  燕园的生活也是自由的。无论你有什么兴趣,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无论你在校园何地,总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在物院,可以领略自然真理;在北大,可以成就独特自我。

  ——2021级本科生 鲍雷栋

  毕业于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

  

  在众多外表光鲜的学科中选择学习物理,探索最为纯粹的自然底层真理,是物院学子的共同追求。在物院的学习是自由多元的,有不同难度层次的专业课可供同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当然还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这里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佬可以一起讨论切磋,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物理学院找到适宜的学习节奏。

  ——2021级本科生 周致远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供稿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编辑 | 童祎璐

  美编|胡佳琪

  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政策解读

  Q&A | 北大强基计划,你想知道的我来告诉你!

  学科长廊

  北大强基学科解读|物理学:与自然真理同在,和宇宙万物比肩

  责任编辑:

上一篇:原创已参加工作的人如何报考研究生?
下一篇:亲子伴读 童心绘梦 | 4·23世界读书日专场活动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