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替代计划:一份使用 AI 代替同事的指南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4-28
手机版

  

  这篇文章不是一份真正的指南,如果能清楚地明白这一代 AI 的能力的上下界,有助于社畜避免被淘汰????。 这篇文章确实也是一份指南,如果你把它转发给你的老板看的话?????。

  有一点大家应该已经达成共识了:这一代 AI 技术作为生产力工具,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能够代替很多工具人的能力。

  那么现在摆在各位老板办公桌上的问题有两个:

  怎么降低成本(aka 怎么裁员????)。

  怎么提高效率(aka 怎么通过 AI 榨取雇员????)。

  经过半年的研究,本代 AI 的能力上下界已经明确了(在数量级上)。所以今天我就结合我们的实际经验展开讲讲,这个互联网软件行业,各个职位在这一代 AI 时代的生存状态。

  程序员无法被直接取代

  如果你看到诸如《GPT-4 帮不会代码的我写了一个完整的游戏》之类的文章或者视频,别被他们带到沟了去了。

  首先需要跟不清楚各类工程技术问题的老板们澄清一下,日常程序员的最麻烦的工作并非写程序,而是琢磨着解决各类西巴问题。这类问题的复杂程度与实际业务的复杂程度相当。显然目前即使是最好的 GPT-4 也无法准确理解现实世界的西巴需求,更别提把代码写出来了。

  现在写代码方面最强的 GPT-4 是无法直接完成如下程序员的工作的:

  设计真实运转的软件架构

  编写工程级别的代码

  理解业务需求

  但现在的 GPT-4 在以下方面可以辅助程序员完成工作:

  帮助程序员设计软件架构

  帮助程序完成函数级的代码

  以第二点为例:

  有时候我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属于常规业务的代码实现,虽然不难但是我不太熟。如果放在以前,我可能需要稍微研究一下,花个半小时。但在 ChatGPT 的帮助下五分钟就能完成。

  现在有很多代码属于费手指不费脑的,比如 CURD 程序里常见模型定义。如果放在以前,要自己写,花个半小时。但在 Github Copilot 的帮助下,通过按一顿 Tab 键五分钟就能完成。

  总之,这一代 AI 作为程序员的助手是非常合格的,在提升效率方面有奇效,建议各位老板如果不用考虑信息安全的问题,可以给自己的程序员标配套装里加上 ChatGPT 和 Github Copilot。

  但是,程序员可能被间接取代

  如果通过效率的提升,原来 3 日的工作现在 2 日能完成;原来 10 人的团队 5 人也能在工期内搞定。如果业务的需求没有变化,而效率提升了,那肯定要影响一部分人就业的。

  高级的设计师无法被直接取代

  和程序员类似,目前的 AI 无法完成“工程级”的设计工作。比如品牌设计,产品 UI 设计,需要保持产品设计在整体的高度一致,目前的 AI 做不到。

  而且现在 AI 对设计和艺术创造这个领域的 prompt 的知识要求有点高,一般的老板造诣不太行,不要觉得自己上也能行,依然需要设计师在专业领域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 AI 工具的作用。

  比如说,如果不了解风格属于哪个设计师,就没法用这个设计师的名字来描述这一风格。再比如,如果知道了某个设计师,但是这个设计师没有画过这个主题,那么 AI 也不那么擅长画这个主题(目前)。

  总之,运用 AI,设计师可以更快更多地产出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在提升效率方面有奇效。建议各位老板如果不用考虑信息安全的问题,可以给自己的设计师标配套装里加上 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 之类的工具。

  工具人级的设计师会被取代

  具体而言,比如插画师,游戏原画等等。目前的 AI 例如 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 无论在出活速度和是出活之类都碾压了人类,适当裁撤这些职位是可行的。

  某些团队中的设计师如果被称为“美工”,那么被替代的可能性会提高。

  总之,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请尽快考虑自己的前途。

  高级产品经理无法被直接取代

  和程序员类似,目前的 AI 无法完成“工程级”的方案策划,也不具备感知业务细微之处的能力。但 AI 能极大提高产品经理的效率。

  在以下方面,AI 比产品助理强:在数据分析的速度和理解上;在文案撰写的速度和创意挖掘上(创意限于英文);在研究一个领域的支持和辅助上。

  使用 AI 能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建议各位老板如果不用考虑信息安全的问题,可以给自己的产品经理标配套装里加上各类 AI 工具。

  不够有天分的产品助理会被直接取代

  刚才提到在很多方面 AI 比产品助理强。如果产品助理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思考自己的工作价值的话,那么产品经理使唤他们不如使唤 AI。所以请尽快考虑自己的前途。

  这三个职位在软件公司里都是偏向于面向人而不是面向机器的职位,经常需要线下完成工作。所有线下工作都是无法通过 AI 来完成的,所以他们的可替代性总体比较低。

  但是下面一种情况除外:

  对于很多小公司的业务拓展,渠道是最重要的。而最大的渠道往往是老板的关系,职员只是在已有的渠道上做支持工作,对于拓展新渠道没有太多贡献。

  那么这种情况,是可能被替代的。因为这个职员虽然在跟人打交道,但是他本质上是用自己的时间换了老板的时间去维护渠道。有 AI 以后,维护渠道的时间成本降低了,原来一个人维护 5 个渠道,现在一个人可以维护 20 个渠道,那么在业务规模本身不扩大的前提下,可以裁撤 3/4 的人员。

  你可能会说客服也是跟人打交道的... 所以... 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客服的替换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一代 AI 让客服替换的成本降低了很多很多,而且表现更好了。

  之后除了少数客服专员要维护知识库以外,剩下的那种“接线员”类的客服的工作价值都归零了,不要犹豫请转行:)

  对了。这代 AI 其实对于那些经营传统 AI 客服业务的公司有一个降维打击。因为所有公司都可以很容易搭建自己的客服机器人,对于很多传统 AI 客服作为业务的公司,在技术和在价格上的优势都不再存在。

  管理人员无法被 AI 替代,但裁撤他们的理由很多,不用非要用 AI

  不同管理人员提供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的带来业务或者人,有的能整合和调度资源,有的是个花瓶,但是有人气。

  以上都不是这一代 AI 能解决的。但好的管理人员依然可以通过 AI 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AI 对老板的影响很大,需要格外注意:

  老板可能会发现人工智能是风口然后开始亲自部署亲自指挥

  老板可能并没有搞清楚这一代人工智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老板的业务如果被人工智能降维打击了他的公司就要关掉了

  如果老板的公司关掉了,那么公司里所有职位都要被裁撤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幸福请把本文发给你的老板。干巴爹よ。

  其实这代 AI 打辅助的能力之强会诞生更多的 One man army。具体例子可以看看游戏工业。

  2020 年打飞机爽游叫“Project: Wingman”,在 Steam 发行以后好评如潮。作品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关键在于他的整个团队只有三个人。

  游戏工业这么多年下来,各类引擎已经让游戏开发的技术难度本身变得比较低了,开发者可以把精力投放到具体怎么让游戏变得好玩上。当然,如果你的梦想是开发引擎,那么能做引擎的职位相对之前就没那么多了,每个游戏都自研引擎是上个世纪的流行文化。

  现在别的行业经历的类似当年游戏工业,一些职业会消失,但很多职业会被重塑。

  以设计师来说,虽然自己埋头苦练 20 年结果画工被 AI 碾压有点苦闷,但是不要忘记了作为一个设计师的初心应该是能把内心的情感通过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

  画出来是一种表达,用 prompt 写出来也是一种表达,两种表达在老板和观众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表达不是关键,表达的内容才是关键。

  举报/反馈

上一篇:【活动方案】幼儿园2023“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都在这里了~
下一篇:三月下足球半月谈:幸运留言福利活动等你来参加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