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659分考上北大,却因造假民族身份被拒录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5-12
手机版

  原标题: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659分考上北大,却因造假民族身份被拒录

  高考是一个过程,高考是一个分数,但对人生的意义绝对不容忽略。

  有人说:人生真正的起跑线是从高考开始,笔者内心深深赞同。高考前每个孩子都在为之付出汗水和努力,高考后则对孩子进行了筛选和划分。

  不同的学校氛围不同,学习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人脉不同,未来的上限也会不同。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高考都是改变命运的绝佳途径。 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自身家庭资源和条件十分欠缺,高考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块“垫脚石”,踩稳了就可以逆袭命运,把握不住还是原地踏步。

  一个高的分数换来的是高等学府,一张高等学府的毕业证书换来的是一份高薪工作。

  没有太多的道理去给你讲,因为你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当下就是如此,学生年代不吃苦未来必然要吃更多的苦。

  如此华丽的外衣,为何不尝试将其披在个人肩上?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光彩夺人。 既然意义如此重大,谁都希望在这场选拔中胜出,比如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高考659分被北京大学录取。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何川洋在接下来因为造假民族身份被拒录。

  高考状元

  何川洋出生在重庆,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还算不错。

  他的“起跑线”不仅比别人高出很多,就连父母的角度方式都比别人独特,何川洋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四大名著。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别人总比自己优秀,这或许正是看不见的“差距”。 到了上学的年纪,何川洋总要比同龄孩子强那么一点,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个人更是获得了“学霸”的称号。

  所有科目中最为突出的还是语文,得益于从小爱好文学和平时积累,何川洋的作文每次都在班级中被朗读。

  年纪尚小尚未涉世,很多孩子都容易在捧声中迷失,但何川洋是个例外。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何川洋一直保持着“学霸”的形象,没有说在哪场考试中“翻车”,这也是令各科老师比较惊讶的地方。 何川洋未来能够攀登到什么高度,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无限脑补,因为他实在过于优秀。

  初中毕业后,何川洋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重点高中——南开中学。

  这所学校的名字不用过多介绍,想必诸位都有所耳闻。凡是能来到这所中学就读的,必然是各个初中的“尖子生”,可谓高手如云。

  在这种环境下,稍不留神就会被落得很远,从而衍生出自卑的心理,对接下来的学习之路造成很大影响。 何川洋依然是那样“坚挺”,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十,班级同学纷纷以他为榜样鞭策着自己。

  在誓师大会中,每个孩子都进行了签名,并对理想大学进行了展望。

  何川洋在这次活动中也为自己定下了目标:北京大学,这是国内较为顶尖的学府,无数考生梦寐以求。

  不过以何川洋平时的学习成绩去看,被录取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遭到拒录

  在接下来的学习进程中,何川洋显得愈发努力,因为梦想等待着自己去证明。

  百日冲刺阶段,何川洋对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早晚各空出一个小时,一半用来复习弱科英语,一半用来进行刷题。

  时间过得很快,何川洋淡定地走向了考场,进行挥洒着十二年寒窗的所学所得。

  高考放榜后,何川洋没有辜负所有人的期待,以659分的成绩荣膺“重庆高考状元”,随即引发了各个高校的“抢人大战”。 何川洋没有思考,因为目标早已经确定,他与北京大学签订了“预录取协议”,除此之外志愿书上再也没有其他院校填报。

  随后他的名字开始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何川洋还专门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

  就在自己展望未来大学生活时,何川洋却收到了北京大学的拒录通知,原因是他的民族身份造假。

  何川洋很是疑惑,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才仔细进行了解。 后来何川洋得知,父亲知道少数民族在高考中会加分,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何川洋入学高中时,将他的身份改成了“土家族”,最大限度地确保孩子被录取。

  谁也没想到,何川洋的学习生涯就这样走向了终点,即便他是高考状元,但这种行为是原则性错误,不值得被原谅。

  笑侃人世间

  说到底,都是父亲自作聪明惹的祸。

  高考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平性和权威性,任何人都不容挑战。何川洋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深知高考的重要性,但绝不能想着“走捷径”,因为后果你承担不起。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小人无节,弃本逐末。 人生有太多种活法,每个人也有多种选择,如果时刻都在自作聪明,最终只会自食恶果。多一些尊重少一些高傲,拒绝走所谓的捷径,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上,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责任编辑:

上一篇:恩平:发力研学旅行做大行业蛋糕 抢占旅游业态新赛道
下一篇:TOP20美国大学研究生院校申请要求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