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放学回家就玩手机,学习拖拉不认真,父母该不该没收手机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1-29
手机版

  有家长私信说:“老师,孩子现在初三,很快就要中考了,他现在不紧不慢,回家就是抓着手机玩,学习总是拖到晚上九点多才开始,搞到十一点多才结束,第二天又无精打采去上学,他这种状态在学校哪里学得进去呢?我能不能把他手机没收了,等他考完试再给他?”

  中考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在学校当中必然也感受到很多的压力,比如即将要中考的压力,考试的压力,排名的压力等等,回到家,家里是个放松的地方,是个能让自己喘口气的地方,因此,他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暂时卸下身上的压力。

  我也经常跟家长讲,学习是一件消耗性的事物,它需要有动力去支撑,也需要在“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加点甜才行,孩子学起来才不会觉得很痛苦,很疲惫。

  试想一下,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一天的课程之后,疲惫回到家中,刚放下书包,父母就催促着“赶快去学习,快去写作业,写完才好早点睡,明天还要早起去上课……”孩子听到这些话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估计会想:“天呐,我休息一会都不行吗?天天就知道催我写作业,学习真是太痛苦了。”

  这就好比我们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之后,家里人催促说:“你赶紧吃饭,吃完赶紧总结下你今天上班的得失,准备好明天上班需要用的材料,弄完赶紧睡,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我想,被人催促的感觉一定很不好受,甚至,原本自己想去做的事情会因为别人的催促而心生反感。

  父母的催促和唠叨无疑会为孩子的学习增添更多的痛苦和烦躁的情绪,导致孩子更加厌烦学习这件事情,那么他就会更加渴望获得快乐,从哪里获得呢?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从手机里去获得。

  李玫瑾教授在研讨会中针对孩子玩手机这种现状曾经讲到一句话:

  “(孩子)他核心的问题是一种快乐感受,而你要想把他拔出来,必须得增加快乐,而不是拔掉电源,没收手机。”

  那么李玫瑾教授口中的“快乐”到底是指什么呢?作者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剖析:

  1. 持续提供“快乐”的依据

  对于孩子来说,到底什么是快乐呢?父母上一秒钟还是笑嘻嘻关心着孩子,下一秒钟立马歇斯底里,这绝对不是孩子渴望的快乐;又或者说,父母今天刻意忍住火气,等明天实在受不了了,就怒气加倍对孩子破口大骂,这也无法带给孩子快乐的感受;

  而且相反,你这一骂,孩子或许就把在这之前,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的快乐全部都一笔勾销了(反正你该骂的也骂了,咱们互不相欠了);

  因此,真正的快乐,有赖于父母持续提供“快乐”的依据。

  2. 帮助孩子中断对消极情绪的联想

  著名心理学家梅尔兹在《人性的开拓》一书中写道:

  “如果你从自己,从你的老师、父母、朋友、广告或其他来源得到过一个信念,如果你对这个信念不疑,那么,这个信念与催眠家对受催眠者所施的力量就是同等的了。”

  当父母或老师对一个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笨鸟还不知道更加努力点?”当孩子经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会真的相信自己是一个笨小孩,或者对“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料”这一念头深信不疑,由此发展出更多与之吻合的行为,例如:厌学、逃课、反叛老师或父母等。

  同理,当父母多次采取错误的管教方式,对待沉迷游戏的孩子时,孩子也会接受这样一个信念:“父母根本就不懂我,哎,算了,跟他们讲话就像对牛弹琴,怎么讲都讲不通,还不如啥都不说来得省事。”这也是大多数沉迷游戏的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怎么办呢?那就需要父母学会中断孩子消极情绪联想的策略技巧。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痛苦实际上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联想,这就像两个曾经在战场里出生入死的战友,我们暂且称之为战友A,和战友B;

  当多年后他们再次重逢,战友A聊起了当年被敌人追杀的处境(消极情绪联想),昔日的绝望和恐惧,仿佛就在眼前,于是开始难过的痛哭起来……

  这个时候,战友B没等他继续说下去,便向前紧紧地抱着战友A,并且振奋地说到:“好兄弟,一切都过去了,万幸的是,我们都坚强地活下来了!”

  从那以后,每当他们想起了昔日无情的战场,唤醒的不再是恐惧和害怕,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珍贵的战友情谊……

  而以上这个例子,战友B在战友A回忆痛苦往事的时候,没等其说完,直接给了对方一个拥抱,并且鼓励了对方一番,这便是中断“消极情绪联想”最好的示范。

  因为在战友A正在回忆往日的痛苦和恐惧的时候,被战友B的行为有效打断了,导致其无法继续联想下去了,而他的痛苦情绪也由此中断,取而代之的是战友B所带来的振奋与感动,以及真挚的战友情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这个技巧,同样适用于我们与孩子的沟通相处中。当孩子情绪非常暴躁的时候,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训斥孩子没有良心,对孩子不留余力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失望;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孩子暴躁之时,在其大脑被“消极情绪”所占据之时,给孩子递上一杯温水;或者没有任何理由地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真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刚才情绪的失控,以及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并向孩子道歉,以及表达内心的信任与关爱。

  那么,孩子的对“消极情绪”的联想,便由此被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母温暖的关怀、信任与尊重。试问又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父母呢?切记,孩子不是不愿改变,只是,他得以改变的动力和企图心,需要父母重新用爱来唤醒……

  举报/反馈

上一篇:湖南长沙市教育考试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网报公告(报考点:4315
下一篇:家庭教育一百问:孩子沉迷手机,我们应该如何引导?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