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为一个家庭创作8部作品,国家一级编剧:我们早已是一家人了
赵瑞泰和青年文艺工作者、观众分享创作经历和心得感悟。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伟大的时代一定会造就伟大的作品,创作者要去生活、去思辨,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打动人,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推进时代,就泼墨去写吧!”4月19日,“艺心向党”崇德尚艺名家新秀大讲堂暨戏剧编导研修班开班仪式在长江日报演播厅举行,武汉剧协名誉主席、著名剧作家赵瑞泰以“从生活中来,到人民中去”为主题,和青年文艺工作者、观众分享60年的创作经历和心得感悟。
“艺心向党”崇德尚艺名家新秀大讲堂由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是文联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以此次主题讲堂为契机,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修身守正、立心铸魂,自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40年“深挖一口井”,笔下人物成亲人
赵瑞泰和青年文艺工作者、观众分享创作经历和心得感悟。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讲座现场,赵瑞泰讲述了一段绵延近40余年的创作情。早在1978年,他就与蔡和森、向警予的儿女蔡博、蔡妮相识。赵瑞泰至今仍记得,1984年6月,蔡博来到赵瑞泰的家中,“你应该写写我的奶奶”。两人彻夜长谈后,这位名叫葛健豪的小脚老太太就此留在了赵瑞泰心中,“葛健豪的一生,是行走的一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满门忠烈的壮丽颂歌。我一定要写,一定要把她写透”。
为了创作这一家的故事,他翻阅了上千万字的史料资料,并一次次寻访与这个家族有关的历史见证者,6次前往湖南双峰的深山中拜谒葛健豪的墓地,把这个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老太太第一次搬上舞台,和今天的观众对话。
40年来,他以蔡氏家族为题材先后创作了京剧《母亲》、楚剧《向警予》、长篇纪实文学《葛健豪和她的儿女们》等8部作品。“一生中能结识这样一个家庭,并为他们去写作,我感觉我是幸福的。他们不仅是我的写作对象,早已经是一家人了。”
好戏当“从生活中来,到人民中去”
赵瑞泰和青年文艺工作者、观众分享创作经历和心得感悟。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2021年在汉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上,赵瑞泰创作的京剧《母亲》、楚剧《向警予》、话剧《逆行》三部剧作同时参与展演,创下了中国戏剧节30多年的历史上同一位编剧入选作品数量之最。大讲堂现场,赵瑞泰多年来创作的经典剧作精华片段以视频形式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精彩的瞬间,令现场听众沉浸其中。
60年笔耕不辍、佳作频出,赵瑞泰直言是因为遇上好时代。回顾创作生涯,他将自己的感悟总结为“生活”“人民”四字:“生活是我们的根,人民是我们的本。要抓住这个根本去努力,才能做到立人、立艺、立言。”
如何在创作中抓住“生活”和“人民”这一根本?赵瑞泰强调,一定要把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摆到正确的位置。他勉励创作者们要关注社会和时代,让创作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创作时要深入到最基层,沉浸到生活中,“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根,根扎得越深,就越会枝繁叶茂”。
多年创作,赵瑞泰养成了一个习惯:“观众看戏,我看观众,我常常被观众所触动,从中得到启发。”当年他写的话剧《母亲》演出结束后,他注意到一名中年男子独坐在观众席上,久久不肯离开。这名观众讲述了自己与母亲的故事,让赵瑞泰感觉到,这出戏还有深化的空间,要在“情”字上多做文章。于是,当这一题材以京剧形式再度登上舞台时,他写下了一段葛健豪给儿子蔡和森送鞋的画面:“走吧,走吧,穿上妈妈做的鞋,代妈出征去吧!”这个生动的细节,每每在演出时都会让观众激动不已,也让赵瑞泰每次回忆起都语重心长:“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戏是为观众而写。”
观众现场“共情”,用笔触深入大地
现场青年演员与导师互动提问。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饱含深情的讲述,让武汉戏剧家协会理事、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周际感触颇深:“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也将努力做到‘从生活中来,到人民中去’。”他现场向赵瑞泰请教:“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过程中,作为创作者需要尊重历史史实,但文艺作品往往需要艺术的虚构,两者该如何平衡?”赵瑞泰表示,首先要尊重历史,其次没有艺术虚构成不了戏。“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即大的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和主要性格不能虚构,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大胆进行艺术虚构,为观众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耐人咀嚼的空间。”
江汉大学音乐教育学生王臻曾多次观看京剧《母亲》,被其中细腻动人的细节所感动,这次大讲堂活动令他感到收获颇丰:“原来这些人物和故事都是赵老师扎根日常生活,贴合实际创作出来的,才如此打动人。我感受到要提高‘共情能力’,做到感同身受,才能使作品达到极致。我们也要学会静下心来,呈现出更好的文艺作品。”
武汉作协签约作家赵卷卷表示,参与此次活动后更坚定了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信心,不断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向大家学习,用笔触深入大地,深入英雄的城市,书写英雄的史诗。”
人物名片:
赵瑞泰: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先后创作话剧《春夏秋冬》《张之洞》《裂变1911》《董必武》《王荷波》《逆行》,京剧《母亲》,楚剧《向警予》等优秀剧目,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戏剧奖、金狮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终身荣誉奖等奖项;创作电视剧《向警予》获中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获飞天、金鹰双大奖。
(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编辑:张靖】
【来源:长江日报】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