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融合走向误区
据《半月谈》报道,一款教育类APP在全国中小学校应用广泛。这款APP记录学生在校的几乎全部行为表现,并通过加减分给学生排名,公开评比。有的学校还将排名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不少学生及其家长对此很焦虑。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自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改革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两个突出问题:从数据采集端看,哪些行为数据最需要采集缺乏标准研究,如何便捷高效采集缺乏普及好用的技术支撑;从数据使用端看,模型和算法欠缺,数据分析深度不够,尚未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度融合。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把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评价的好经念歪的案例屡见不鲜。结果是,数字技术不仅没有撬动教育评价改革,反倒强化了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成为给学生打分、规训学生行为的工具。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评价旨在减轻教师负担,却让教师陷入填数据、报材料的泥潭。因此,科学推进相关工作,既要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赋能教育评价,又要规避数字技术与教育评价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陷阱。
赋能的前提是回应学生评价中的真问题,检验技术应用的好坏不在学生学习生活场景是否全面网络化、数据化,而是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解决学生评价的唯分数、功利化导向。因此,要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评价工具和手段,广泛利用计算机自适应测验、虚拟任务场景、协作学习环境等新型评价技术,改变以纸笔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解决评不准的问题;利用数字技术开拓评价多样性信息来源,全面展现学生思想道德、身心发展、学业水平、审美情操、劳动技能等方面情况,改变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评价倾向,解决评不全的问题;利用数字技术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搭建即时反馈平台,解决评价反馈相对滞后的局面,解决评价结果用不好的问题。
当前,数字技术赋能学生评价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赋能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见,解决纸笔测试的局限。如上海市宝山区开发实施“教师备课1帮1”“课堂教学1加1”“课后辅导1对1”三个智能教学助手,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校使用多种智能产品辅助教学,自动生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一系列数据。据此,有些学校以问题为线索,对学生提问和应答的行为数据进行自动分析,诊断学生有没有主动学、深度学,以及思维处于什么水平,使学生高阶思维可测量。二是赋能学生作业表现可诊断。据了解,当前很多地区和学校都使用了智慧笔或智慧作业系统。其自动批改客观题功能减轻了教师作业批改负担,自动统计作业时长和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等功能帮助教师合理控制作业量,并为备课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该系统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错题本或者推送个性化错题图谱,实现了分层作业布置和大规模的因材施教。
赋能的中介是培育和规范相关行业企业发展,倡导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在传统观念中,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走进学校、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普通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使用数字平台和智能产品的现象日趋增多,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否则,赋能不仅无法实现且还会导致新问题的出现。譬如,相关企业推出的智能产品无节制地走进学校,大大提高了学校的试错成本。各式各样的穿戴设备以及APP小程序在学生和家长中的推广,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教育焦虑。
因此,各地政府一方面要引导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人员全面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以试点的方式围绕学生行为数据分类培育适合在学校各种场景中广泛应用的智能产品,相对成熟后再大面积推广;另一方面要对校企合作双方提出要求,提高企业合作门槛,并为学校提供企业合作清单,减少学校的试错成本,以帮助学校更好应对数字技术不稳定和行业企业发展不成熟所带来的挑战。
赋能的方向是实现学生评价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可以预见,数字技术对于教育的赋能是全方位的。就学生评价而言,如果学生的一切行为数据都可通过伴随式自动采集、生成和计算,那么为学生进行全面而精准的画像就不再是空想。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大数据的存在,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模型把握各类人才的潜在特征、成长路径以及影响因素,据此为其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真正代替现有的标准化大生产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采集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学生行为数据。其中,引导企业开发创设智能环境、配置自动传感器,引导学校师生科学认识和规范使用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运动装备及课堂教学智能助手,显得非常关键。
(作者:张宁娟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举报/反馈
上一篇:香河县组织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下一篇:铜陵市各级各类学校上好劳动教育“必修课” 促进劳动精神入“心田”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