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科技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多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将科技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通过健全科技教育体系、构建科技教育课程、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开设科技教育社团等途径,实现了科技教育的全员普及与覆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健全组织体系 护航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学校是进行学生科技创新启蒙的主阵地。近年来,学校将科技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为重要的途径,通过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硬件投入、人员培训等方式,促进学校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重视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健全,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校长主持科技教育工作,主任全面落实,科技骨干力量全面推进,各教研组长、班主任协调配合,后勤部门支持保障到位,形成了畅通的工作渠道。学校形成了规范的档案管理条例,科技资料完整,积极参加全国、市区科技竞赛。每年都制定科技教育计划,并制定了科技教育三年规划,《2019至2022年科技教育三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特色显著,打造精品社团。《2022至2025年科技教育三年规划》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培养科技骨干教师、抓出特色、申报专项课题。现已完成2019—2022三年规划总体目标,梳理特色,打造品牌。学校有固定的科技教育经费,保证科技教育顺利实施。全体教师作为科技教育实施者,在不同学科渗透科技教育。科学教师主要负责学校科学教学和科技竞赛的指导,校外科技辅导员主要负责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指导,形成了科技教育师资力量的梯队发展。目前学校从事科技教育的主管领导1人,是市级骨干教师;任课教师和社团教师57人,其中区级骨干教师4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校外科技教师6人,主要负责科技社团精英班的培训和比赛。学校硬件设施良好,专业教室配备齐全。学校非常重视环境氛围的营造,分别建立了以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电子相框”校园文化体系,以齿轮、光电、记里鼓、机械、发动机、摇杆与摇臂、磕头机、法向航行等模型为主的“科技长廊”,文化氛围浓厚,易于学生动手实践。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空间,在体现功能性的同时,突出学生与资源的互动,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中享受科学乐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与资源的互动中崇尚科学、研究科学、运用科学,将学校的科学教育推向新高。通过广播站、宣传栏、网络等途径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在各项比赛和实践活动中注意留存学生的影像资料,并将学生的作品以及优秀成果收藏于“模型陈列室”。
构建课程体系 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学校不断优化完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融学科教育、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三维一体”的科学素养培养体系,不断丰富科学教育课程内涵,提升科技教育质量,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课程重在普及科学知识。学校一、二年级每班每周1节,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周2节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增强学生认识科学的意识。校本课程重在培养科学兴趣。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分年级、分时间、分内容进行授课,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和明显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科技意识,并把课堂作为科技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现已编写包括《科学家的故事》《能源从哪来》《电与磁的转换》《能源的利用》等一套共十册科技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种植科技社团开发了《节气文化课程》《走进博物馆课程》。自2022年开始,学校还与飞象星球公司共同开设涵盖工程科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机械运动、人文社科等课后服务课程。该课程线上教师实施教学,线下教师负责课堂组织,“双师”配合互动教学,实现线上的优质资源与线下教学场景相融合,让孩子在体验与实践中完成学习,逐步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方位校本课程学习体系。学科渗透重在增强科学意识。学校每年都会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增强创新意识、开阔创新思维、合作意识、开放视野等培训。每学期都会举办学科渗透课教案评选,引导各学科教学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元素,寓教育于广阔的科学世界中,将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视野引向更加广泛的空间。从课本、课堂到广阔的领域,包括科技领域,最终使教学成为集知识智慧、思维品质、文化积淀、生活体验等带有很大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拓宽活动形式 激发学生科创热情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深受学生喜爱。学校“雏鹰科技社团”组建于2009年,现有团员200余人,形成科技普及班、科技研究班、科技精英班三个层次。“雏鹰科技社团”主要以结构模型社团为特色,突出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全面提升科学素养,每年除了参加航模、海模、空模、纸模等模型比赛,我们还在全校普及科技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自己制作模型。例如每个年级科技课当中有一半的课时是动手制作不同的模型,有小台灯、大脚车、花园别墅、红船、大风车等模型,科技模型陈列室和走廊里布满了学生的科技作品。在普及班的基础上,学校还成立了研究班和精英班,侧重研究性学习和模型的制作,以创新大赛、航天大赛、未来工程师、金鹏论坛等为主,并逐级参加比赛。三年来,学生制作了数百件科技作品,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学生乐学善思,实践创新的精神。此外,雏鹰科技团科普剧社团连续三年在全国未来工程师大赛中取得金奖,并在北京市科学代言人科普剧中荣获二等奖。学校每学年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走进科学中心、科技馆、植物园、天文馆、航天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科技的魅力,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科技的魅力。学校将学科教学实践、科技教育、社会大课堂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结合,从“学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家庭活动”四个方面分年级、分学期,整体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成长。学校专门编制了《做最好的我——学生社会实践指南》,引导学生有任务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参观。学校还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推出节气文化公众号,引导学生进行节气文化研究。学校科技教育主题活动丰富多彩,以每年一届的科技节为主线,开展各类模型挑战赛,例如变废为宝模型大比拼,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航天模、创新大赛模型展示等,充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从校级到年级、班级、家庭科技教育活动全覆盖。
开展课题研究 引领学校科技教育纵深发展近年来,学校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开展课题研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学校科技教育。近三年来,学校着力打造“科普剧社团”、模型社团、种植社团、电子社团,其中模型社团主要以金鹏论坛和创新性学习为主,在这两项学习中,通过大手拉小手,大课题带动小课题,不仅有论文,还有模型呈现,以理论知识带动实践能力,有理有据地将科学的论点和论证呈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教育课堂研究,选拔学校科技骨干教师建立科技教育课题组及与科技教育相关的课题组,全面开展研究与实验工作。现在学校课题组成员教师9人,包括市区骨干和学区骨干教师。目前大课题6个,小课题30余个。《在行走中成长——研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研究》《学校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基于AI技术的自动学习桌》《劲松地区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改造的调查研究》《花盆缺水光电警报仪制作》等30余个课题研究,均获得市、区级奖项。学校将科技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学校的品牌。学校连续十几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被评为“北京市创新人才培养优秀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教育百校联盟校、北京市中小学天文辩论赛优秀组织奖、北京市农业体验实践活动组织奖、北京市科学表演大赛优秀组织奖、北京市中小学植物栽培优秀组织奖、北京市中小学天文观测优秀组织奖、朝阳区朝英科技社团、朝阳区模型嘉年华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科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竞技的平台,让学生智慧地成长。三年来,学生累计获得全国奖项30余人次,市级一等奖150余人次,二、三等奖150余人次;朝阳区一等奖90余人次,二、三等奖270余人次;2名同学为自己的作品申请了专利,而且成功晋级北京市的金鹏大赛,并获得小院士荣誉称号。同时,教师全国获奖10人次,北京市一等奖25余人次、二、三等奖25人次;区级获一等奖40余人次,二、三等奖50余人次。□文/马守凤 姬艳辉(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