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选校外培训机构
本报成都讯(记者刘铭)暑假即将来临,为有效防范校外培训风险,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树立科学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和禀赋特质,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不盲从攀比,不盲目跟风报班。
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积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不依赖培训机构实现全方位教育。注重孩子综合素质提升,支持和鼓励孩子有效管理课余时间,保障孩子休息时间,增强亲子互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慎重选择培训机构。若确需参加校外培训,尽量选择《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齐全的合规培训机构,并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教师资质、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进行实地查验。合规培训机构可从各地公布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中查询。
签订合同留好凭证。在缴纳培训费用前,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培训内容、培训期限、收费金额、退费标准及违约责任等逐项逐条审阅确认,切莫轻信口头承诺,避免“霸王条款”和消费陷阱。
谨慎支付培训费用。尽量选择短期付款方式,拒绝培训机构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或者60课时的费用,拒绝一次性支付总额超过5000元的费用。不向个人支付培训费用,防止发生“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拒绝“培训贷”,防止落入消费陷阱。
警惕机构虚假宣传。不要轻信培训机构、营销人员关于组织考试、保送名校、帮助择校等承诺。凡是打着“教育咨询、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托管辅导”等名义开展的培训,都属于违规培训。一些培训机构为招揽生源,刻意夸大培训效果、培训业绩、师资水平等,需提高警惕,认真了解辨识后再选择。
采取正当手段维权。与培训机构发生消费纠纷【进入黑猫投诉】时,应与机构理性协商;如协商无果,联系该机构的监管部门或当地消费者组织进行调解;若调解仍未达成一致,建议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妥善保管合同文本、票据、宣传资料、微信聊天截图、录音等作为维权凭据。
举报违规培训行为。发现无证办学、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或不通过官网等渠道选课、购课、交费的机构或个人,应向当地监管部门举报。学科类培训机构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举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向当地科技、文旅、体育等主管部门举报。
上一篇:数学成绩“杰出”的初中生,多数有这3个特征,家长别不信
下一篇:2015年女子先被丈夫捉奸,再被情夫捉奸,情夫嫌她不忠将她埋了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