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博士谈农民:“一身蛮力,对国家没啥用”,对此你怎么看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6-25
手机版

  中国自古以来,便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

  原因无他,只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所建立的文化传承,同样也是农耕文明。

  昔年有神农尝百草,为我华夏先祖,披荆斩棘,步履维艰。

  

  再有后稷大贤,辅佐大禹,教导百姓种植五谷,免去了天下百姓流离之苦。

  自此我华夏便以农耕立国,农民是当时社会上的主要生产力。

  而粮食,从古至今,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

  无关乎其它,人食五谷杂粮,以养身躯。

  除非是仙人辟谷,可以断绝五谷,否则是人,皆离不开五谷杂粮。

  

  正所谓是“民以食为天,”五谷稻米,乃至蔬菜果蔬,都是人存活下去,所离不开的东西。

  而五谷果蔬的源头,正是田地,而田地自己是不会生产这些东西的。

  这些东西,都需要天下的农民百姓去耕种栽植。

  或许有人说,有钱便可以买到这些东西,去种田,不如去从商赚钱。

  可要是大家都有了钱,没有再去耕种稻谷蔬果。

  那么到时候,就算手上有再多的钱,也要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但是当今之世,却有一博士,名为王福重。

  他曾公开表示:“一身蛮力,对国家没用”。所说的正是农民。

  那么这位所谓的博士,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农民

  古代中国,曾以“士,农,工,商。”

  四个阶级,来划分天下百姓的地位尊卑。

  而到了今时今日,人权平等自由。

  

  哪怕是一介平民,在任职的官员面前,其人格尊严也和官员是平等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越来越多的人下海从商,有的人赚的盆满钵满,愿意在家务农,耕种田地的人也越来越少。

  诚然,以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在家种田,确实不如经商读书。

  可是国家在大学里,不仅设置了商学院,还设置了农学院。

  士农工商,不再成为划分阶级的工具,而是齐头并进,一起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共同努力发展新时代的中国。

  但是,哪怕到了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农民阶级,也始终活跃在经济建设的最前沿。

  

  探索本源,和粮食供养人的身体,是同一个道理。

  万丈高楼不会凭空而起,万顷稻田不会一夜丰收。

  土地建设,工业发展,一切辉煌而伟大的成果背后。

  都有那么一群无名之辈,在默默的挥洒汗水和为之奋斗。

  或许平日里,你在大街上见到他们,他们身着一件破烂脏乱的T恤,鞋底上沾满了黄泥。

  他们的脸上布满了土尘,胡子拉碴不修边幅。

  

  每到饭点,就会端着一个大碗,或蹲在路边,或坐在长椅上,就这么埋头扒饭。

  或许你还会嫌弃他们,一身的脏乱,给美丽的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

  可是,恰恰就是这些看上去最脏,最邋遢的人。

  一砖一瓦,亲手建设了我们美丽的城市。

  都市中的繁华喧嚣与他们无关,他们每天的生活十分简单,三点一线。

  工地,饭棚,宿舍。

  

  当然,他们也不是无偿工作,工地会付给他们应得的酬劳。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工地上的民工,他们到手的工资可比一些白领阶层还要高。

  可是,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就像是种田耕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拼命干活,所为的同样是一份温饱。

  

  工作,拿到应得的报酬,这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再寻常不过的一个道理。

  但是拿工资,并不意味着就不值得称颂。

  在其位谋其政,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便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

  论及对社会的贡献,论及对于经济建设发展的贡献,在家耕种的农民,出外打工谋生的农民工。

  很多时候,他们才是真正的社会建设者。

  

  而绝非是在采访节目,或是舆论宣传中,高谈阔论的所谓博士,所谓教授之流。

  空谈误国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

  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自作聪明,为了一些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

  历史上,便曾有过“终南捷径”的典故。

  当时的人,为了在朝廷中,谋得一官半职。

  其手段便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平日里沽名钓誉,只为在乡里间博得虚名。

  

  实际上,为乡亲百姓做的实事却是一件也没有。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十分关注上位者的喜好,故意跑去钟南山里隐居,然后花钱,让人在皇帝或是大臣的面前,提起他们的名字和隐居的事情。

  在古代,社会通讯和交通十分不便,所以能够把名字传到上位者耳中,便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皇帝或是大臣同样为了博取虚名,甚至会专程跑去礼聘他们,出来做官。

  到了这一步,那么他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至于隐居,更是子虚乌有,自欺欺人的事情。

  试问,一个真正的隐者,又哪会让人知道自己的隐居之处。

  而放到现在,交通通讯十分发达,信息的传递,比之古代要快了不知多少倍。

  并且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于是古代的法子,便需要一定的改进加工。

  利用现代人猎奇的心理,越是奇葩越是古怪的言论,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然民众的三观还是比较正的,这些奇葩古怪的言论,往往都会被人加以驳斥。

  但是在此之前,说出这样话的人,他们的目的便早已达到。

  

  他们所需要的,就是社会的关注度,而不是说出去的话,是对亦或是错。

  在这个时代,流量之上,娱乐至死。

  至于所谓的是非曲直,黑白之分,早已变得模糊而不可察。

  昔年圣人诛少正卯,以正风气。

  而今却有无数个少正卯兴起于世,猖獗如匪类,却无明法可治其罪,奈何乎?

  结语

  歪风邪气不可助长,正本溯源方是光明正道。

  

  这位王博士的悖论,你说他无理,可细究之下,却又偏偏还是有几分依据。

  如果不明察是非黑白,没有坚定而又正确的是非取向,那么难免会被他的言论所误导。

  坚守正道而立,歪风自散。

上一篇:【爱新疆 游家乡】度假游·文化游·深度游 出行新趋势打开乌鲁木齐夏季出游新方式
下一篇:2000年,19岁北大女生走夜路失踪,第二天在校区2公里处发现血衣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