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博士谈农民:“一身蛮力,对国家没啥用”,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自古以来,便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
原因无他,只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所建立的文化传承,同样也是农耕文明。
昔年有神农尝百草,为我华夏先祖,披荆斩棘,步履维艰。
再有后稷大贤,辅佐大禹,教导百姓种植五谷,免去了天下百姓流离之苦。
自此我华夏便以农耕立国,农民是当时社会上的主要生产力。
而粮食,从古至今,都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
无关乎其它,人食五谷杂粮,以养身躯。
除非是仙人辟谷,可以断绝五谷,否则是人,皆离不开五谷杂粮。
正所谓是“民以食为天,”五谷稻米,乃至蔬菜果蔬,都是人存活下去,所离不开的东西。
而五谷果蔬的源头,正是田地,而田地自己是不会生产这些东西的。
这些东西,都需要天下的农民百姓去耕种栽植。
或许有人说,有钱便可以买到这些东西,去种田,不如去从商赚钱。
可要是大家都有了钱,没有再去耕种稻谷蔬果。
那么到时候,就算手上有再多的钱,也要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但是当今之世,却有一博士,名为王福重。
他曾公开表示:“一身蛮力,对国家没用”。所说的正是农民。
那么这位所谓的博士,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农民
古代中国,曾以“士,农,工,商。”
四个阶级,来划分天下百姓的地位尊卑。
而到了今时今日,人权平等自由。
哪怕是一介平民,在任职的官员面前,其人格尊严也和官员是平等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越来越多的人下海从商,有的人赚的盆满钵满,愿意在家务农,耕种田地的人也越来越少。
诚然,以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在家种田,确实不如经商读书。
可是国家在大学里,不仅设置了商学院,还设置了农学院。
士农工商,不再成为划分阶级的工具,而是齐头并进,一起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共同努力发展新时代的中国。
但是,哪怕到了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农民阶级,也始终活跃在经济建设的最前沿。
探索本源,和粮食供养人的身体,是同一个道理。
万丈高楼不会凭空而起,万顷稻田不会一夜丰收。
土地建设,工业发展,一切辉煌而伟大的成果背后。
都有那么一群无名之辈,在默默的挥洒汗水和为之奋斗。
或许平日里,你在大街上见到他们,他们身着一件破烂脏乱的T恤,鞋底上沾满了黄泥。
他们的脸上布满了土尘,胡子拉碴不修边幅。
每到饭点,就会端着一个大碗,或蹲在路边,或坐在长椅上,就这么埋头扒饭。
或许你还会嫌弃他们,一身的脏乱,给美丽的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
可是,恰恰就是这些看上去最脏,最邋遢的人。
一砖一瓦,亲手建设了我们美丽的城市。
都市中的繁华喧嚣与他们无关,他们每天的生活十分简单,三点一线。
工地,饭棚,宿舍。
当然,他们也不是无偿工作,工地会付给他们应得的酬劳。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工地上的民工,他们到手的工资可比一些白领阶层还要高。
可是,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就像是种田耕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拼命干活,所为的同样是一份温饱。
工作,拿到应得的报酬,这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再寻常不过的一个道理。
但是拿工资,并不意味着就不值得称颂。
在其位谋其政,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便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
论及对社会的贡献,论及对于经济建设发展的贡献,在家耕种的农民,出外打工谋生的农民工。
很多时候,他们才是真正的社会建设者。
而绝非是在采访节目,或是舆论宣传中,高谈阔论的所谓博士,所谓教授之流。
空谈误国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中。
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自作聪明,为了一些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
历史上,便曾有过“终南捷径”的典故。
当时的人,为了在朝廷中,谋得一官半职。
其手段便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平日里沽名钓誉,只为在乡里间博得虚名。
实际上,为乡亲百姓做的实事却是一件也没有。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十分关注上位者的喜好,故意跑去钟南山里隐居,然后花钱,让人在皇帝或是大臣的面前,提起他们的名字和隐居的事情。
在古代,社会通讯和交通十分不便,所以能够把名字传到上位者耳中,便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皇帝或是大臣同样为了博取虚名,甚至会专程跑去礼聘他们,出来做官。
到了这一步,那么他们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至于隐居,更是子虚乌有,自欺欺人的事情。
试问,一个真正的隐者,又哪会让人知道自己的隐居之处。
而放到现在,交通通讯十分发达,信息的传递,比之古代要快了不知多少倍。
并且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于是古代的法子,便需要一定的改进加工。
利用现代人猎奇的心理,越是奇葩越是古怪的言论,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然民众的三观还是比较正的,这些奇葩古怪的言论,往往都会被人加以驳斥。
但是在此之前,说出这样话的人,他们的目的便早已达到。
他们所需要的,就是社会的关注度,而不是说出去的话,是对亦或是错。
在这个时代,流量之上,娱乐至死。
至于所谓的是非曲直,黑白之分,早已变得模糊而不可察。
昔年圣人诛少正卯,以正风气。
而今却有无数个少正卯兴起于世,猖獗如匪类,却无明法可治其罪,奈何乎?
结语
歪风邪气不可助长,正本溯源方是光明正道。
这位王博士的悖论,你说他无理,可细究之下,却又偏偏还是有几分依据。
如果不明察是非黑白,没有坚定而又正确的是非取向,那么难免会被他的言论所误导。
坚守正道而立,歪风自散。
上一篇:【爱新疆 游家乡】度假游·文化游·深度游 出行新趋势打开乌鲁木齐夏季出游新方式
下一篇:2000年,19岁北大女生走夜路失踪,第二天在校区2公里处发现血衣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