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父母一开口,孩子就嫌烦?亲子沟通的四个雷区要避免
很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和我们的话越来越少,回到家,除了日常生活的交流,基本上不再和我们聊天,甚至只要我们一开口,孩子就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可曾经和我们无话不说的孩子,为什么变得沉默寡言,嫌我们烦了?
我想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一不小心踩到一些亲子沟通的“雷区”。
雷区一:唠叨
有人在孩子中做了一个调查:父母哪些方面让孩子无法接受?
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父母的唠叨。
说一个我家孩子的例子。
天气凉了,我怕孩子上学受冻,就叮嘱孩子穿上秋裤。可孩子总是喊热,总是不愿穿秋裤。为了这事,在变天的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拌嘴闹不愉快。后来我实在不想再为这件事生气了,不想再说了,随便孩子吧。
后来天气更冷了,在我没唠叨的情况下,孩子自己要求穿上了秋裤。
唠叨是心理学上“超限效应”的典型表现,刺 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让孩子产生不耐烦或者叛逆。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越唠叨,孩子越不听。
雷区二:否定孩子
知乎上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小时候洗澡的经历。
小时候,妈妈给他洗澡总喜欢用很烫很烫的水。
每一次他都跟妈妈说:水太烫。可是妈妈每次都无动于衷,甚至还会责骂自己,说试过了,一点都不烫。
久而久之,网友选择了闭嘴,默默承受洗澡带来的不适和恐惧。直到有一次,水温超出了网友能承受的范围,多次洗澡的恐惧、委屈,让网友压嚎啕大哭。而妈妈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有什么好哭的,加点凉水就好了。”
其实想一想,很多妈妈都是这样,她们总是不自知否定孩子的感受,无视孩子的感受,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是无理的。
孩子呢,也在父母一次次的否定和忽视中选择偃旗息鼓,逐渐厌烦和父母沟通。
雷区三:缺乏信任
如果你的孩子回来告诉你,他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你会怎么回应?
有的父母就会说:“你不招惹人家,人家怎么会欺负你?”
有个孩子成绩一直不是很好,有一次孩子超常发挥,考了95分,当孩子拿着95分的卷子兴冲冲回家,等着父母的表扬,谁知父母看了卷子上的分数,一脸疑惑的问孩子:“老师交代,考试时是不是抄别人的?”
孩子一脸委屈,没想到父母竟是这样的反应。父母的话就像一根刺,深深的扎痛了孩子的心。
父母的不信任,是孩子拒绝沟通的缘由。
雷区四:空讲大道理
有次在图书馆看到一对父子。
儿子高兴的拿着一个绘本让爸爸陪他读,爸爸却说:“你自己好好读,多看书才能涨知识。”然后继续拿着手机在玩游戏。”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
当孩子不听话,不认真学习时,父母就会给孩子讲道理。
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你的人生就完了......
父母总喜欢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可是这些大道理对孩子来说真的太遥远,她们根本体会不到父母说的话。
而且每次当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时,父母都会说,对于这些话孩子早就听烦了。于是,父母一开始说,孩子就关闭了耳朵,你说你的,关我什么事。
这些大道理对孩子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只会让孩子更烦和父母交流。
孩子不断在成长,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要适当调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也要及时反思总结。
0-3岁,我们可以在孩子跟前随便唠叨,说得越多越好,这时候的唠叨,能激发孩子的语言天赋,让孩子学会表达。相反,当孩子上了学,或者进入青春期,我们就要学会闭嘴,因为这个时候,越唠叨,孩子越叛逆。
如果我们不想被孩子嫌弃烦,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出调整。
首先,良好的亲子沟通从接纳孩子的情绪开始。
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可以被否定,但父母一定要先看见孩子的情绪。
比如,当孩子不想写作业、厌恶学习时,我们不要先去指责孩子,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告诉孩子,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没有出息,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的付出。
可以试着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毕竟学习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并不轻松,没有谁天生爱学习、爱写作业的。
允许孩子有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是题太难了,孩子不懂,还是作业真的太多了,孩子写不完,也或者看看孩子是不是生病了,身体不舒服。
只有真的在乎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亲子沟通才能正常进行,才能解决孩子所面临的问题。
其次,找到和孩子之间说与不说的平衡点。
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父母说的多了,孩子嫌弃父母唠叨,烦父母。可是如果父母不说,就会让孩子更放肆,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父母要学会把握和孩子之间说与不说的这个度,做好平衡。
在面对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上,比如,玩游戏、打架、撒谎等事情上,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当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做,不要让孩子突破教育底线。
在面对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增减衣服、整理房间、吃饭等事上,父母可以善意提醒,但不建议来回唠叨。天冷了,孩子不愿穿秋裤就算了吧,等到他自己真的被冻了,他就会自己要求穿。
父母只需提醒一二即可,做与不做、听与不听交给孩子,让他自己承受他所做选择的后果。
第三,不以命令的口吻说话。
说话也是讲技巧的,没有谁喜欢每天被人命令、指挥,孩子也一样。
“赶快去写作业”
“说了多少遍了,还不赶紧收拾”
“你要把碗里的饭菜吃完,不许浪费”
“再不好好学习,就跟不上了”
这些话听起来就是命令,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不妨换一种说话方式。
“是不是该写作业了?”
“看到你房间很乱,有空了,是不是可以自己收拾一下?”
“如果吃不完只能倒掉,是不是有点浪费?”
“你觉得先复习哪一科比较好?”
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听起来会更舒服。
不要再给孩子下命令了,可以给孩子提建议,做指导,然后让孩子决定做不做,什么时间做、怎么做。
第四,多用耳朵,少用嘴。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平时很爱在孩子面前唠叨,孩子说什么,妈妈都会反驳几句。可转折发生在妈妈嗓子发炎那次。
这位妈妈喉咙发炎,嗓子哑了,说不出话。孩子放学回家后对妈妈开始吐槽她们的班主任,要是放在以往,妈妈早就阻止孩子了,妈妈会说:“要尊重老师,老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这帮孩子太不知道感恩了......”
可是,奈何妈妈嗓子太疼,说不出话,只得微笑的听着女儿吐槽完。
没想到的是,孩子吐槽完以后突然抱住妈妈说:“妈,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老师不好的话,你都没批评我,你真是太好了。”
这位妈妈愣住了,没想到嗓子发炎,让她不得不闭嘴,不得不听孩子把话说完,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好的父母懂得聆听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父母如果能多用耳朵听,少用嘴巴说,会发现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也会有意外收获。
文末寄语:
为什么我们一说话孩子就嫌烦?
因为孩子满怀信任的和我们说出他的想法和选择,想获得我们的支持,而我们却一味地否定。
因为孩子满心欢喜地和我们分享快乐和他的进步,期待我们的肯定,我们却在指责他过于骄傲。
因为孩子满腹委屈地找我们诉苦,想要我们安慰,我们却在无休止地说教。
我们不曾看见真实的孩子,只想要孩子活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我们总是选择无视孩子的内心,不懂得也不愿意去了解。
所以,渐渐的孩子只能偃旗息鼓,厌烦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关上和我们沟通的大门。
你是这样的父母吗?赶快做出改变吧。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