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去年新增重点产业链毕业生就业岗位超10万个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7-19
手机版

  原标题:合肥去年新增重点产业链毕业生就业岗位超10万个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依靠产业“发家”的合肥,在产教融合方面表现如何?

  7月12日—13日,记者探访了合肥多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合肥近年来一直打造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目前已有市属职业院校合作企业745家,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528个,去年新增重点产业链毕业生就业岗位10余万个。

  “双元制”培养 让人才招引“向前一步”

  7月12日,在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轨道”)的一楼大会议室内,一群即将入职的新员工正在进行岗前培训。与此同时,就在同栋楼里,他们的“前辈”张逸夫,正在通信室内监测三号线的运行情况。

  张逸夫,现在是合肥轨道的一名通信检修工,去年从合肥学院毕业。尽管在合肥轨道只工作了一年,但他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乘以二”。在大三下半学期,他就报名了学校和合肥轨道的“双元制”人才培养项目。经过对前三年的学业考核,张逸夫通过层层筛选,被合肥轨道提前选中,并在最后一学年里进行专业化课程培训和实操训练。

  合肥轨道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刘蓉蓉告诉记者,为培养更多能立刻上岗的产业人才,他们与合肥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试点。通过遴选大三学生,对录用的学生单独编班,专门培养。

  “双元制”,就是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刘蓉蓉介绍:“学生在完成三个学年所属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后,我们会在最后一学年里进行小班教学,同时开展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为每位学生配备固定的业务导师,跟踪学生培养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学年里,学生们还将被安排旁听公司的业务会议,参与具体的实操性项目。刘蓉蓉说,合肥轨道也会让优秀职工走进课堂,为学生们授课。在正式定岗前,学生们还会参加岗位实践锻炼,通过轮岗最终确定适合岗位。

  “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现在的工作内容,所以毕业后正式上班,很快就上手了。”张逸夫说。同样去年入职的石冰星,也是通过“双元制”培养项目实现了直接就业。现在,她在合肥轨道负责处理轨道交通的客流数据和互联网平台维护。

  “双元制”让学生们在实训基地内提前“上岗”,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刘蓉蓉说,通过“双元制”考核且结业汇报答辩均合格的同学,合肥轨道还将予以纳入工程师人才储备库,比照管培生进行培养。签订劳动合同后取得对应专业上岗证后满一年的同学,即可参加工程师岗位选拔。

  她形容,“双元制”等于把招聘的环节拉长,让人才招引“向前一步”。

  此外,合肥轨道还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劳动实践基地,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到此实习。“我们很多职工都是学生的校外导师,会把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论文主题,和学生一起真题真做。”

  成立“产业对口”的学院 培养“种子工程师”

  虽然正值暑假,在合肥学院和大众安徽共建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仍有学生在做电气设备自动化模拟调试的实验。合肥学院大众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宣跃文说,他们把汽车车间搬进了实验室里,学生们在这里可以模拟企业车间作业的技能。

  “在这里,我们要培养的是‘种子工程师’。”

  2021年7月,合肥学院和大众集团、合肥经开区签订了《共建合肥学院大众学院合作意向书》,共建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和移动出行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培养一批专业性极强、实操能力极高的学生。这是安徽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之一。

  从原先“求着”学生来到学生“抢着来”,两年的时间,这番变化背后,不仅是大众学院的实力有目共睹,更是合肥战新产业发展的蒸蒸日上。宣跃文回忆,大众学院第一年只招收到11名学生,实际招生数远远低于计划招生数,现如今却有学生宁愿留级也要参加2023级的新生选拔面试。

  为什么?从赵飞洋的经历或许能够得到答案。

  赵飞洋是大众学院第一批学生。当时,他正在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读大三,却在最后一学年里选择到大众学院完成学业。“当时很多同学对我突然转院的决定大为不解,其实我看中的是大众学院的培养计划。”

  赵飞洋说,他们第一批11人都是按照样板中心现场工程师来培养的,成功入职大众安徽后,公司还会为他们制订5年和10年的成长计划,目标是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工程师。

  宣跃文介绍,大众学院开发的课程融入了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商业运作等流程及资源,同时引入德国高校的师资、课程、教材等,目的在于培养出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制造“种子工程师”。比如在实习阶段,大众安徽的外籍专家就会带着学生们拆装车辆,要求学生对车体的熟悉度要达到最小单位的零部件。

  现在,赵飞洋和同批次的同学已经全部入职大众安徽。得益于在大众学院的锻炼,他们更快上手实际的工作,不仅能够改进工艺、优化流程,还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高难度技术的操作能力,可以对复杂故障进行高效诊断和处理。

  实训基地 无缝衔接产业、学校

  今年6月,刚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朱硕,已在合肥京东方入职,主要负责检测产品的不良率。在校就读车辆相关专业,工作选择新型显示领域的企业,这样的跨行,朱硕本该适应很久。不过,今年年初,他就加入了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对即将上岗的工作提前“练手”。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盛凯解释,结合合肥重点产业的布局,他们建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其中主要包含ICT创新实训中心、ICT技术实训中心和网络安全实训中心,为学生就业做好“最后一米”的衔接。

  自与合肥京东方等企业合作以来,他们已在实训基地开展培训学习交流167场、承担校内课内课时数共计2567课时,课外课时数371课时,举办16场技能竞赛活动。

  像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如今在合肥已“遍地开花”。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刘爽介绍,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职业院校合作企业745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528个,校企共育年订单培养5780人。去年,合肥市新增重点产业链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资金2.3亿元支持合肥学院等市属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投资3.8亿元建成合肥市现代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截至2022年底累计培训超10万人次。

  刘爽介绍,近两年合肥增设相关专业35个,市属职业院校的139个专业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占10.8%、30.2%、59%,与全市产业结构比重基本吻合。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合肥晚报,版权归属原作者】编辑:汪雨婷

  责任编辑:

上一篇:自学原画可以吗?零基础自学原画原画教程!
下一篇:筑梦乡村教育 游戏点亮童年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