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鼓楼校区,南大3900名本科生开启南京苏州求学“双城记”
2022年9月,南京大学首开“寻根性办学”,本科新生大一年级全部入住鼓楼校区,完成一学年的大类培养后再进行学科专业分流。转眼一年过去,分别时刻来临。7月20日-22日,南京大学2022级约3900名学生将按照自己的分流方向,搬至仙林校区或苏州校区,开启现代化的学习生活。据悉,本次搬迁也是自 2009 年以来,南大最大规模的一次学生搬迁。
【“寻根”一年,收获几何?】
寻得“文化滋养”——
隔空对话大师,“秉鸿鹄志,著济世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都将百年老校区的“文化滋养”打包进了行囊。
“来到南大之前,我就读过余光中先生的《钟声说》,对‘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这一句印象尤为深刻。”开甲书院的女生温同学来自广西,2022年秋季学期带着对南大的情怀走进了鼓楼校区。“当我真的成为了‘南大人’,站在北大楼面前,看着满园的青翠,我总是不由自主去想,多年前那些在南大求学的人啊,是不是也和现在的我一样?”
虽然学习的是工科专业,但小温有一颗文艺少女心。她在北大楼前听过昆曲,也是南大校史博物馆的常客,一逛就是两三个小时。“一想到我走过的这条路,百年前曾经鸿儒云集,就在这梧桐树下品学论道,我的内心总会涌起一股神圣感。在鼓楼校区,每一次触摸历史的过程,都是在和大师隔空对话。”
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的创作地“赛珍珠纪念馆”,秉文书院的男生赵昱昊和同学们一道,在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宪的带领下,畅谈人文学科的价值与阅读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给赵昱昊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课堂不止在教室,甚至在每一句戏文或是歌词里。新生学院的原创歌曲《新声》中,有这样一句,‘秉鸿鹄志,著济世文’,这句话将陪伴我的整个大学时光。”
寻得“报国初心”——
“我们的研究方向,一定要为国家发展而服务”
“鼓楼校区真的不大,和你擦肩而过的很多人,可能都是你的‘老学长’。”采访中,不少学生都表示,新生学院“南雍下午茶”环节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新生学院为学生们设置了独具特色的“南雍下午茶”, 通过新生对话大先生,让青年学生濡染观摩,在经验丰富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学者影响下,精进学问、涵养人格。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邢定钰院士的场景。我好紧张,但邢院士却是意想不到的和蔼。”有训书院的小任同学告诉记者,邢院士以“老学长”身份,向同学们回忆起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来南大求学的经历。“邢老师回忆,那时的条件不好,在草房中上大课,做实验也只能在北大楼的地下室,十个同学挤在一间宿舍,大家用脸盆打菜吃。对比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有动力要勤学奋进。”
“施毅院长给我们讲过程开甲先生的故事。”健雄书院的毛靖淇说,施院长回忆,程开甲先生是一位“普通的老先生”,但他的一言一行之间,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施院长一直在强调程开甲先生的这句话,‘我们的研究方向,一定要为国家发展而服务’,我想这就是南大的精神传承。”
【“双城生活”开启,他们准备好了!】
三校区“一盘棋”,搬迁很有序
7月20日早晨,作为早上第一批次且兼任车长的学生潘先胜,早上四点多就已经麻溜地从床上爬起,洗漱完后拎起剩下的部分行李往楼下走。潘先胜告诉记者,学校提前一天就组织同学们把大部分行李都搬到了楼下,还分发了编织袋、纸箱等搬运物品。
中午12点,记者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看到,学生们拎着行李陆续来到搬迁工作上车点,分批有序上车。学校调用了50辆厢式货车和25辆大客车,采取人货分离、有序循环的形式开展搬迁,两地三校区一盘棋规划,相关部门高效协调,学工干部全员参与两端衔接等措施保证整个过程平稳安全、有序。
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老师曲直介绍,搬迁之前,南大党委学工部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3900名同学精确到每一个人。“几点起床,几点向楼下运行李,几点装车,在几号车装车都有着明确的安排。学校统一采购了打包用的纸箱,供学生打包行李。据悉,学工部还为每一位同学设计了行李标贴,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数字标示出来学生行李要去的楼幢,便于行李物品到达了指定地点之后,快速有序准确地卸车。
展望新学期,希望探索更多可能
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党委副书记施佳欢表示,2022级学生的搬迁,意味着学生们求学新阶段的开启。“他们即将进入专业培养阶段,相信他们在新的校区能够创新成长,青春奋进。一定能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知识和综合素养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鼓楼给了我丰厚的文化滋养。我对于接下来仙林校区的生活也非常期待,我非常希望能在最前沿的地质学研究场所充分锻炼自己的学习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科研思路,探索更多可能。”地科院的学生陈方信说。
当日下午3:00,记者跟随学生一道,来到了南大仙林校区。在各学院志愿者的帮助下,学生们有序前往宿舍区,而他们的行李早已等候在宿舍楼下。学生只需完成新旧宿舍卡的更换就可以拎包入住。文学院本科学生小周表示,自己来之前还有些顾虑,“女生力气不算大,不知道能不能搬的完,发现根本就不要顾虑这些。到了这里,学长学姐已经帮我们把行李搬上去了,非常幸福,特别周到,非常感动。”
据悉,学生们还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健雄书院的学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搬迁至苏州,他们分批主动担当起帮助其他同学的志愿服务。
实习生 周宏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摄影 佘治骏
剪辑 马斌
校对 盛媛媛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