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思维是你与一个医生最短的距离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医生,你在想什么》书影。该书是医生、科普作家王兴继《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之后写的一本医疗科普书。人人都会生病,但并非人人都会看病。当今的许多医患矛盾、误会,也部分源于医生和普通病人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对等。《医生,你在想什么》则从老百姓生病后的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相关问题出发,结合一定的科学知识、人文思考,为在疾病面前迷茫而忧虑的普通人提供一套基础的认知与思路,为大家提供一堂“每个人的疾病课”。供图:上海译文出版社

  首先,从两个误会说起。

  第一个,是对疾病的误会。

  我于2006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始了8年的医学学习生涯。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从中学开始,就一直坚信自己有某种疾病。我从小到大一直非常瘦,一米七几的个头,却只有110斤左右,“麻杆”这个词真是伴随了我当时短暂而又自卑的前半生。我好希望世界上有个神奇的药丸,吃过之后就可以获得健壮的男同学那样的“男子气概”。所以在学习临床知识的时候,就觉得什么病自己都像得了一样。刷牙流血,我就觉得自己是白血病;经常便秘,我就觉得自己是肠癌;学到了“甲亢”的知识点,我就感觉和自己急躁的性子非常符合。但是后来经过了漫长的学习和自我检查,我慢慢意识到,我得的病其实叫作“医学生综合征”,这个疾病也不独属于我,每个医学生都或多或少经历过。

  学医会让你产生迷思——是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不那么正常的地方,只要一种神奇的药物或者一种巧妙的手术,就可以“一键恢复原厂设置”了?但是在学医、行医的过程当中,我越来越觉得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医学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无力的。

  人产生的大部分症状都并不算是疾病,大部分疾病也没有明确的病因,大部分的病也无法治愈。与医学无力感的抗争会持续很久,直到我认识到这个世界终究还有一些事情我可以做,有一些人我可以救。仿佛出走半生,归来后的我仍是那个白衣的少年,正举着右手骄傲地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

  后来,我的体重通过健身增长到了140斤,我才发现,我所谓的“瘦弱”,只是因为怎么也吃不胖的体质。这哪里是我的弱点,这明明是我的天赋啊!

  但是这个持续了十余年的误会告诉我,与疾病的斗争以及和解,是每个普通人一生的必修课程。

  第二个,是对医生的误会。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医生的感觉是怎样的,我最开始对医生的理解和想象,来自动漫里的船医,这个角色非常吸引我,我也愿意成为别人战斗时背后的依靠。于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两个志愿都报了医学,第一志愿北医,第二志愿协和。生活嘛,要的就是个梭哈。但当我大三跑马拉松后因为脚伤去看病的时候,却觉得医生真的很冷漠。作为一个医学生,我准备了一整套说辞,想请医生学长好好帮我看看。

  但我进了门诊后,觉得他并没有仔细问诊,也没有好好检查,就和我说没事,我再想问哪怕多一个问题,收到的都是不耐烦的逐客令。我能够理解生命是一件宝贵的事,因此我们将信任与尊重交予医生,以示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当时的我认为自己虽然不知道要成为怎样的医生,但至少明白自己不要成为怎样的医生——我学长那样冷漠的。

  但事情就巧在,当我进入临床学习时,这个医生成了我们的带教老师。尽管有情绪的滤镜,但我仍瞬间就被他的睿智、热情和个人魅力感染了,我坚信这就是我要成为的医生。可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却可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

  后来我也做了医生,我终于理解了,医生在门诊时,更多的职责是快速判断这个病人有病还是没病,吃药还是手术,要不要住院。简单来说,就是“筛查”。我当时确实没用药就很快好了,没有浪费一分钱。从这点来看,那位医生其实是高标准完成了任务的。我写这个误会并不想说明医生就应当是冷漠的,但至少化解了我心中多年的疑虑,让我可以从医生的视角去思考,怎样才是“有效的医疗”。

  医生也是基于对疾病、医学、医疗的基础认知,才训练出属于医生的一套思维方式。一旦普通人对于这种思维方式有更多的理解,恐慌和不安就会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分析与决策,从而实现“有效的医疗”。因此,学会医学思维,可能是普通人与医生之间最短的距离。

  那,什么是医学思维呢?

  我们有的是医疗信息,却没有“医学思维”。

  我们知道,病人对医生的尊敬,往往来自对疾病的疑惑以及对医生神奇能力的“盲目崇拜”,这是构建了医患角色关系,决定医生统御地位的基石。但随着信息的开放,医学知识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一个人来到医院和他的医生沟通之前,他可以轻松地通过百度、谷歌、维基百科对这个疾病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更有能力者可以通过pubmed等数据库了解到目前所有最新的文献综述。理论上讲,病人在对信息的获取上与医生是一样的,信息不对等更多来源于医患双方对信息整合理解的能力不同,而并非信息获取本身。

  任何思维走到最后,都可能会成为一种直觉。这种直觉不是猜测、不是臆断,而是建立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之上的一种经验性的本能。对于医生来说,医学思维就体现在:他可以迅速地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生病,是不是需要治疗。例如,两个人同时来到急诊,一个酒气熏天大吼大叫,一个捂着肚子闷不做声,也许闷不做声的那位才应该是第一顺位抢救的。

  所谓医学思维,就是医生在掌握了有关人体和疾病的生物学规律之后,根据病人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相应的诊断,并且依据诊疗指南为病人作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并指导或者直接为病人完成治疗的过程当中,贯穿始终的思维模式。

  医学思维包括几个维度。

  理性思维。对于一个病人的病情,我的判断是什么?对他来说有效的医疗是什么?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怎么解决问题)

  批判思维。我的判断有没有可能是错的?有哪些不支持我判断的依据?(怎么规避风险)

  科学思维。临床的指南是否需要改进?新的临床发现是否可行可信?一个可能的病因和疾病之间是相关性还是因果性?(怎么看待技术进步)

  为了理解和获得医学思维,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当然就是报考医学院学医,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肯定不太现实,也完全没必要。那么,没法接触医学课程的普通人,可以掌握基本的医学思维吗?

  我的答案是,可以。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希望用这本书带全社会一起学一次医。我认为医学的知识并不比任何一个行业高深,律师思维、建筑思维、艺术思维、管理思维都可以很快地通过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问诊、查体、病历诊断),从而完成自己熟悉的思维模式到医学思维的迁移。

  作为一个经历了十余年医学学习和工作的医生,我想先来分享一下,一个医学生的学医生涯大概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是基础医学,包括人文、数理、生化、解剖、遗传、微生物、寄生虫……(几十门大课不一一赘述),它解决的问题就是常识,是对生命、疾病和科学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桥梁课,包括诊断学、检验学、影像学以及沟通学,学习的是一些进入临床学习前最基本的技能。这相当于学了十年军事理论,送到战场的第一天开始,首先要学习怎么给手枪上子弹。

  第三部分,也就是临床医学,会全面地学习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的疾病知识。

  对于医学生来说,这三个部分显然都很重要。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讲基础医学,不但枯燥,而且无用;讲临床医学,也许有趣,但也许只能够增加你对某一种特定疾病的认知。

  所以我选择的是第二部分——桥梁课。这既是医学生学习最兴奋的阶段,也是我认为对普通人来说最实用的,因为它能够真正让你理解医生是怎么问诊、怎么查体、怎么得出诊断的。通过它,你可以感受到医生的思维模式,并学着像医生一样思考。

  培养了医学思维,能做什么呢?一旦你有了医学思维,在看病时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

  很简单,如果你一不小心获得了医生的全部大脑,那么你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为什么你明明只是吃坏了肚子,医生却会问你的性生活史;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你明明肚子已经很疼了,医生还要按你的肚子,直到你嗷嗷叫了为止。以及,你会了解,医生听诊之前为什么总是把听诊器头用手攥一攥,按肚子之前会让你把腿蜷起来。这些个“讲究”,都是为了什么。

  你可以理解医生行为背后的思考和动机,从而至少可以获得几个能力:

  第一,寻找及判断最适合的医生的能力;

  第二,为自己和家庭选择最合适的健康规划方案的能力;

  第三,理解疾病和现状的局限性,从而不再焦虑、从容生活的能力。

  刚刚我们讲的,更多是对疾病、医生相关的认识。但医学思维的涵盖范畴不止于此,它还包括和医疗整个流程相关的一切,因为在中国做个有同理心的医生,不仅要懂人文,更要懂世俗。

  美国哈佛大学医院的教授挑选学生的时候,采用这样一条有趣的标准:For learning medicine,the things out of medicine make a difference——意思是对于学医来说,那些非医疗的部分才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一定能够理解,那些“非医疗”应当指的是关爱、共情、倾听等这些人文范畴的东西,但其实我们在身处的实际医疗环境中,更常见的却是“钱”“关系”这些社会经济范畴的东西。

  几乎每个人都能理解“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但是唯独在一件事情上无法理解,这就是生命。在医疗这件事上,任何国家、任何组织、任何医疗模式都不完美,但是反思可以让我们医患在内的所有人都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究竟从哪里出发,才能寻找到“有效的医疗”,而不是“昂贵的医疗”“浪费的医疗”和“伪善的医疗”。

  本书无意站在空中楼阁对医生和病人的行为指手画脚,而是从一个一线医生的视角讲些白话,从你的朋友的视角给你些建议。这并不是一本社科类图书,无意得出一个“医学无敌”或者“医学无用”的结论,更不是要揭露行业的真相与内幕。我只希望通过我浅薄的知识与经验,将我认为对你来说“有效的、可以习得的”医学知识传递给你,帮助你构建属于自己的医学思维,再和你一起探讨关于疾病、关于就诊、关于“有效的医疗”那些话题。

  (作者系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博士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已出版《病人家属,请来一下》《怪医笔记》《癌症病人怎么吃》《胸腺外科学》(英文版)等作品,其中《癌症病人怎么吃》出版了繁体中文版,《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荣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2022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奖。本文经授权摘编自《医生,你在想什么》一书前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书法家刘洪安荣获“丝路敦煌杯”优秀奖,绿色书画平台颁发证书
下一篇:本人双非硕士,想去天津发展,考公务员好,还是考教师编制好?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