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哲:反击历史谣言,学者责无旁贷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最近,热映电影《长安三万里》掀起了一波 " 唐诗热 ",一同受到喜爱的,还有于赓哲在网络上详解与电影相关历史故事的系列视频,观看量逾百万。2012 年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就登上央视 " 百家讲坛 " 栏目,讲述狄仁杰、上官婉儿等风云人物的故事,深受观众喜爱;近年来,他又入驻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讲述唐宋时期不为人知的历史趣闻。

  △于赓哲

  看完《长安三万里》,于赓哲认为,大家喜爱这部电影,是因为其中贯穿着对当下生活的观照,能够引发共鸣和共情。这种 " 现代感 " 也是他平时历史科普写作的亮点之一," 古今视角 " 贯穿其中:他用 " 商人买车不得超过宝马三系 " 来解释古代的重农抑商,浅显易懂;他将闯荡长安的唐才子比喻为今日之 " 北漂 "," 租房族 " 白居易就曾慨叹 " 长羡蜗牛犹有舍 ";他还善于追踪热点,从《狂飙》谈到古代的 " 扫黑除恶 ",从《聊斋志异》的原文解读刀郎新歌《罗刹海市》。

  进行历史科普同时,于赓哲也不遗余力地反击各种历史谣言。今年端午节,于赓哲用 " 端午安康 " 这种说法可能是为了 " 推销鮟鱇鱼 ",来反驳不能说 " 端午快乐 ",颇有一种 " 用魔法打败魔法 " 的幽默,引得网友大量转发。他也从学术角度指出这种说法犯了 " 史料无出处 " 和 " 主导人无出处 " 的错误,并引用唐玄宗在《端午节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井序》中提到 " 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以正视听。

  为什么这些年一直孜孜不倦地践行历史科普和历史辟谣的工作?于赓哲认为,历史学来源于社会,也应该回馈于社会," 如果不能为今人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的启示,带来精神上的启迪,那么历史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学者如果不站出来,虚构和戏说的历史就很容易占据主流," 如果让公众错认为造谣者掌握了历史真相,而历史学者被误认为造谣者,后果不堪设想。"

  传统文化热潮来袭,于赓哲既是关注者也是参与者和推动者。最近,于赓哲出版的三本新书恰好聚焦唐朝:《烧尾——于赓哲说唐才子才女》《凌烟阁——大唐风云人物启示录》《她们的唐朝:唐代社会图景与女性命运》。新书出版之际,于赓哲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专访,谈谈他眼中的唐朝文化以及当下如何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唐人没有 " 模板 ",他们特别有个性、有故事

  读品:最近您接连出版了《她们的唐朝》《凌烟阁》《烧尾》三本书,谈谈创作的契机。

  于赓哲:《凌烟阁》《她们的唐朝》这两本书是修改了很多内容、增补了很多资料之后的新版书籍。《烧尾》这本书有更多的现实关怀: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面临着升学与职场上的压力和焦虑,抚今追昔,古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和焦虑,他们如何应对?说一说古代的升学与职场故事、古代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一定能给现代人很多启示。历史学和文学、音乐、艺术等都是一种精神陶冶和精神追求,没有直接的指导,也是一种 " 无用之用 "。

  读品:三本书在内容方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聚焦个人命运,串联起隋唐大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写作方法?

  于赓哲:唐朝是开放包容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青春期的最后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很多人也有才华,但似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李清照或苏轼那样个性突出的文人不是主流。但唐朝的人没有 " 模板 ",不管你讨厌还是喜欢,他就在那里,他们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故事。如果不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唐人的故事,唐代历史就要减色一大半。

  读品:为什么格外关注唐代女性人物与女性故事?

  于赓哲:在古代社会背景下,男性占据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要资源,男性成为历史叙述的主流,但并不意味着女性在历史中没有作用和贡献,很多女性能在封建社会的夹缝中绽放光彩。唐代的 " 夹缝 " 可能更宽一些、更长一些,女性相对受到的礼教约束较少,个性更自由,受教育程度也比其他时代高,在政治、军事、商业等这些传统的男性占据绝对主导的领域里,唐代女性都有杰出贡献。不写她们,对唐朝历史来说是一个缺憾。

  阅读历史,不应有极端化思维

  读品:您在社交平台上高度评价了最近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如何看待它的成功?

  于赓哲: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了解传统文化,并且愿意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去,比如穿汉服、复原古代音乐、研究文玩。年轻人的段位越来越高,口味也越来越高。近期优秀的历史影视剧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历史有诚意、对观众有诚意,愿意下功夫复原历史,尽可能注入历史细节,同时用宏大视角托出时代。这样的作品适应了段位越来越高的观众的口味,只有适应观众胃口,才是一道好菜。与此同时,当下年轻人的历史兴趣点转向了以往不太受重视的日常生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爱,实际上是在关怀自己,希望古代的文明照耀当下,从古人的精神中挖掘亮点,受到启迪,甚至得到心灵的慰藉。《长安三万里》贯穿着对当下生活的观照,引发共鸣和共情,这也是受到观众喜爱的深层次的原因。

  读品: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下人热衷于唐宋时期的历史,是因为唐宋时期中国处于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各种意义上的鼎盛时期,我们回望唐宋时期的文化,也来源于对文化自信的渴望。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于赓哲:我基本上赞同这个观点。毫无疑问,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之一。唐朝在富与强两方面做到了均衡,宋朝在武功方面弱一些,但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某些层面比唐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当我们在怀念传统文化之美的时候,我更希望大家思索唐宋文化兴盛的根源是谁?在赞颂美的同时,如何重现这种辉煌也是值得思考的。毫无保留地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也要清醒地认知到传统文化的弊端。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阅读历史时,应该注意到传统文化的确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也有不合时宜的地方。绝不能有极端化的思维,要么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要么认为传统文化一切都是好的。比如,在《烧尾》中,我就谈到了科举制度的精妙和历史作用,也谈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人文学科来自社会,也必然要回报社会

  读品:从 2012 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到近几年入驻 B 站、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为什么这些年一直在从事历史科普工作?

  于赓哲: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没必要在学术研究与大众之间扎一道篱笆,没必要用高深的数据和高冷的态度来对待大众。人文学科来自社会,也必然要回报社会。历史学如果不能为今人提供经验和教训的启示、带来精神上的启迪,那么历史学也没有必要存在。所以我觉得学者有必要站出来从事科普工作,尤其是在信息去中心化、扁平化的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学者不站出来,虚构的、歪曲的、戏说的历史就会占据主流。有些自媒体特别会抓人眼球,特别会说人们喜欢听的东西,但人们喜欢听的东西就真实吗?往往不是。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历史学者也责无旁贷。

  至于在哪个平台上科普,应该与时俱进。短视频时代,短视频的用户受众更多,学者也应该改变传播方式。历史学者只要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保持对社会的诚意,遵守一个学者应有规范,做到立场不偏不倚,言之有据,在哪个平台、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其实都值得提倡。

  读品:我注意到您一直致力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各种历史谣言进行辟谣,为什么关于历史的争执和说法一直层出不穷?

  于赓哲:历史学讨论的毕竟是古代的事情,古代的很多文献已经缺失,因此历史学是特别容易提出假说的一门学科,很多说法无法证伪。因为不可证伪,所以似乎无从反驳,提出假说的人随便怎么说都可以。比如,有人可以提出秦朝已经出现了火箭炮,因为秦朝的很多史料已经不见了,你怎么证明那些书里没有记载过火箭炮?

  对没有经过逻辑学训练的人,不可证伪的东西特别有 " 魔力 "。容易轻信谣言的人,越容易陷入不可证伪的逻辑自洽中,他们可以任意大胆地提出类似的假说。当真正的学者来反驳时,他就说:你看见过吗?你怎么证实?你说史料中没有记载,所有的史料你都看过吗?对受过逻辑学训练的人来说,这种说法荒谬不堪,不可证伪的问题没必要讨论。但当你认为没必要时,在历史谣言制造者的眼里,就是你说不过他;而历史谣言制造者的信众,往往也有这样的思维模式:真正的学者没办法反驳时,说明这个说法站得住脚。

  造谣的人一秒钟就能说出一个观点。但 " 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每当他说出一个观点,真正的学者要用学术规范来打败他,只有查阅大量资料,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学者耗费的时间成本比造谣者多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历史学者沉默了,造谣者用大量谬说把真正的学者打得踉踉跄跄,没有精力去一一应对。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只能在我的专业范围内,能反驳一个谣言,就反驳一个谣言。否则会给公众造成一种印象:好像专业的历史学者,在造谣者面前不堪一击。如果让公众错认为造谣者掌握了历史真相,而历史学者被误认为造谣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还是 " 尽人事,听天命 "。

  读品:通过学者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您期待能够达成怎样的共识或建立怎样的历史观?

  于赓哲:我希望公众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的分析和判断方法。每当提出一种说法,第一,必须有证据;第二,证据本身要经过辨伪;第三,由证据推出结论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符合逻辑学基本原理。只要公众能够形成有史料、有逻辑、有结论这样 " 三步走 " 的观念,在历史认知问题上不至于犯大错。但 " 三步走 " 并不容易,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和学术基础很难做到。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专业学者站出来。

  读品:促使公众形成 " 三步走 " 的历史观念,学者还可以进行哪些方向的努力?

  于赓哲:其一,希望有更多历史学专业学者投入科普工作;其二,建立权威的平台鉴定历史传言。同时,我也希望历史学界在科普的方法和方式上创新,多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 AI 智能或者建立数据库的方式,让公众方便快捷地获取历史真知。总之,历史学界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要故步自封,不要置社会进步于不顾。

  于赓哲

  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医疗社会史。著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隋唐人的日常生活》《唐开国》《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平衡的失败——唐玄宗的得与失》《狄仁杰真相》《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等作品。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垚仟 / 文 牛华新 苏蕊 / 摄

  (编辑 邵倩倩)

上一篇:这个在台湾建立功业的安徽人,生命最后十年亮相舞台
下一篇:“七下八上”主汛期过半 京津冀防汛纪实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