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付晨晨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面临新挑战。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通过探索创新“一二二三”研究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育可堪大任、能担重担的栋梁人才。

  一、坚持“一条主线”,贯穿高校思政教育始终

  新时代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铸魂育人”这一主线,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将教育的生命线拉长拉细,以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规律为出发点,做好政治引领,将时代的新声音传递给祖国的未来。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陶冶爱国爱党情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及时补充思想之钙,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强品修德、奉献青春的时代新人。

  二、搭建“两个平台”,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方法,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日常传统的主课堂日益规范基础上,再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QQ等新媒体平台,实现“新媒体+传统方式”两个平台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织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课堂主阵地,上好每一堂专业课、开好每一堂班会、讲好每一堂思政课,使主课堂的知识达到“即学即化”,引导高校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加之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向广大青年传播主流声音、传递正能量,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同时,建设“网络新媒体建议诉求平台”——接诉即办,突出信息化建设,强化部门联动,提升服务育人质量,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暖心服务。利用好高校第二课堂场所,办好“一站式社区”暖心服务,创新试行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模式,用好“党建微课堂”、孔子学堂、非遗课程等一系列思政微课和通识课程,实现知识传授和品德培养并重、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并重、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发展并重,与第一课堂育人工作形成互补,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到梦空间”等APP发布校园文化信息,数字化赋能学生日常活动管理,将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输送到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用好“两种资源”,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润物无声”,在学习中、实践中、生活中实现浸润引领。引导大学生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丰富教育载体,拓宽教育路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校内资源分为文化资源和文化物质载体。高校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建党节、国庆节、校庆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通过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等途径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邀请知名校友、先进群体进校与青年学生面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富”起来。建设文化物质载体,打造校史馆、图书馆、操场、文体活动中心、纪念碑、宣传栏、校训石、景观亭等高校校园里的无言之师。通过广播站里的一则则新闻、一首首红歌,宣传栏里一个个令人夸赞敬佩的优秀校友、一例例值得学习的榜样典型,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一句标语、一块展板,润物细无声,实现“文化浸润”。另一方面,高校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善用校外资源,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打造“一校一品”“一院一特色”。带领学生走进革命遗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红色景区,深入基层、社区、农村,投身社会实践,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感受祖国的伟大变革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青年学子看到力量、相信力量并成为力量。

  四、坚持“三全育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

  为实现铸魂育人目标,高校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始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即三全育人,形成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长效机制。坚持全员育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育人机制,汇集全社会力量。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高校教职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力量,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全部参与进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其职业能力和职业归属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包靠包联等制度,加强家校协同联动育人,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活动中提高积极性、参与度,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全过程育人,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对其全程关注和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闭环。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亦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思想价值的引领。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期,系统规划,抓好价值引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新生入学教育,直到其平稳度过毕业季的迷茫期,引导学生顺利从学校过渡到社会,全过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全方位育人,用好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贯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育人平台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三条主线,从多个维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系潍坊医学院学生工作处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助教)

上一篇:国网平阴县供电公司:强化基础管理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成人高考怎么选机构?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