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从此更精彩!毕业四十年,犹记那年上电大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Editor notesal

  编

  者

  按

  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并批准成立的一所新型大学。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地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揭开了我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序幕。1982年的孟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首届中文专业开始向全国招生。这次电大文科大规模招生,打破了常规,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从那时起,这个全球最大的“无围墙”开放大学,开始改变着中国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这其中就有杜良盛,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仍念念不忘读“电大”的时光。

  

  矿区八二级电大中文专业毕业生合影

  不得不承认,单就学历来说,现在年轻人的毕业院校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小张是重大的、小彭是吉大的、小王是河大的……回头看看自己:我是“电大”的,毕业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1982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按说我那时在区政府办工作,应该知道这件事情,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待我知道这个事情时,电大招生考试已经结束了。我找到了负责电大工作的张老师,他告诉我,电大有个政策,允许没有参加电大招生考试的学生上,也叫试读生。不过,试读生上电大有个限制,即专科三年二十几门课程必须一次性通过,一门不及格即予淘汰,不允许补考。我不想错过这一年的时间,就先去报名。报了名后才知道,这期电大班试读生只有我一个人。

  入学后的三年寒窗,如同一场修行。我虽然是初中毕业生,然而只上了一年就下乡了,基本没有学到知识。好在我工作后一直坚持自学,虽属不系统的学习,但也算有点积累。时隔多年,重拾课本,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从上电大的那一天起,我的业余和空闲时间就交给了电大,不论干啥,手边都放着课本和作业本,能看一页是一页,能答道题是道题。大家都知道,区机关的小杜爱学习,三年来,几百个日夜我都是这样度过的,坚持不懈,雷打不动。

  

  

  我们那一届电大,名义上有个班,但学员都不脱产,组织非常松散,没有学习场地,没有讲课老师,没有音像教学,连教材的讲义也没有,完全靠学员自学,有些课程能自学,有些课程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消化不了。我当时的做法是平时自学,遇到疑难问题,到上辅导课时请教老师解决。对市、区组织的辅导,我每场必到,有时省电大老师到邯郸来辅导,只要听到信息,即使晚上我们也要百十里地赶过去。说到这,就要提到当时的电大班长郭光华,他曾多次出面邀请老师前来辅导,我的印象里先后请了伍休武、葛锡琦、朱震岳、赵学武等老师。这些教师大都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他们结合教学大纲,提纲挈领的讲授,画龙点睛的辅导,引经据典,举一反三,娓娓道来,攻难点、划重点,找要点;使学员们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轻松的教学中掌握了知识。

  

  郭光华在组织这些辅导时,要联系老师,要安排场地,要通知学员,对远道而来的老师还要安排食宿,全力承担,尽心而为,他多次说,我们这一届电大班一定要学习好,辅导好,不能让参加每一个学员掉队,到毕业时,这一届电大同学还真是如期全部毕业了。

  那时的区政府领导对我们学习也很关心,多次说年轻人好好学习,没人写材料,我们口头讲,不用稿。主管电大的冯成训老师是个热心人,从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方便,每逢电大有个活动,冯老师总是千方百计通知到每个学员,那时候没有BB机,家里没有电话,骑着那辆旧自行车,跑了东家跑西家,真是难为了他。

  说到上电大,就不能不提到妻子曹密田对我学习的支持,为了让我有时间学习,家务从没让我伸过手,买菜做饭洗涮卫生看孩子是她一手承揽,现在一个孩子几个人看,那时我妻子一个人就干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为我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学习环境,我这电大毕业证真有她数不尽的辛苦啊。

  

  

  每逢考试前后都是我心情最忐忑的时候,因为电大考试很严格,好几个电大同学有考试不及格的,他们允许补考,补考不及格,还允许到毕业时再补考。而我这个试读生则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对每次期末考试,准备得都要比其他同学充分,而且越到后来越操心,考试结束了,我又像高中生一样盼着考试分数,经常去电大打听,直到分数公布了,才放心。有一次期末考试论述题比较偏,占的分值比重较大,我做了这道题之后,觉得没啥把握,我感觉这次考试挂科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偏偏这年期末的分数来的又晚,直到大年二十八才听说分数下来了,不等电大老师到单位,我便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几里路到他家,一看分数达到了六十多分,总算及格了,使我过年没有了牵挂。

  我们这批上电大的,大部分是文革前的老三届,十年没有高考招生,把一大批人堵在了大学校门之外,后来又都上山下乡,参加工作,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年龄上下相差十岁之多,现如今有了这个机会,自然分外珍惜,加倍努力,有一段时间,因学习紧张,外加劳累,我居然出现了便血现象,着实吓了一大跳。我问其他电大同学,也多有不适的,一个学员曾经弄得满嘴血泡,我们问他怎么学到嘴上了,他说因学习紧张造成的。还有一个学员,考试前夕都要到市内一个好同学高才生那里共同复习,确保考试过关。

  

  1985年6月,我们做完最后一张试卷走出考场时,如释重负,三年的电大学习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当大家领到红彤彤的毕业证书时,感慨万千,我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当时上电大国家承认学历,能长一级工资,这个政策让我美滋滋长了一级工资。更可喜的是电大学生转干不用考试,可以直接转干,这次我又算走了捷径,后来又来了个政策,说提拔干部必须是干部有学历,我这两条又占了,符合基本条件。所以,我电大毕业任区政府办资料科科长,后任区体改委主任、经贸局长到退休,正科级职务担任二十余年,在退休算工资时,任正科级十六年是个高限,我又赶上了,这和电大学习有很大关系啊。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电大”毕业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班上的二十多个同学,有些成为事业有成的企业经营者,有些成为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有些成为高级教师、音乐家等。正是因为电大,让我们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了追求和人生价值。每当有人问我是哪所大学毕业时,我都自豪的回答--“电大”!这是发自肺腑之言。

  ■文字:杜良盛

  ■校对:闫亚卫

  ■编审:穆慧莹

  原标题:《人生从此更精彩!毕业四十年,犹记那年上电大》

上一篇:幼升小“三大件”花费数千元,家长的钱包还好吗?
下一篇:职称申报今年有新变化!济南市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