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②丨引领更多人走近唐诗宋词——专访南京
(点击图片进入报道专题)
人
物
简
介
莫砺锋,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梅庵书院首任院长。2014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2023年5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如往常一样,着一件整洁的长袖衬衫,袖口处的纽扣全部扣上,带着儒雅的笑容,走进了教室。这一课,他感谢学生,感慨人生,他说:“感谢南大的同学至今没有把我轰下讲坛,让我完整地走完了教书生涯。我还是兢兢业业做这个老师的。”这是莫砺锋38年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课,那一天,他正式宣布告别讲台。
莫砺锋在讲台上
这一幕,看似结束,却是另外一种开始。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位文学博士,莫砺锋近年来一直通过讲座、出书,普及古典文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讲唐诗宋词,讲李白、杜甫、苏东坡……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三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并多次入川,在杜甫草堂、三苏祠、天府官塘开坛设讲。
“告别了教室里的小讲台,从此走向社会的大讲坛。”74岁的莫砺锋,继续用另一种方式不断走上讲台。5月23日“退休”,5月26日,莫砺锋就重返南京大学文学院,在“程千帆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系列讲座”开讲,深情回忆恩师程千帆,寄语“程门弟子”和传统文化研究者,薪火相继,传承好文化基因;6月20日,他应邀回到本科母校——安徽大学,以“我与古典诗词”为题开讲,传授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欣赏的方法;7月1日,莫砺锋携新作《漫话东坡(修订版)》亮相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他希望读者们都能拥有“风雨人生中从容前行的足迹”;7月11日,南京“文艺大讲堂”揭牌,莫砺锋作了题为《千古东坡面面观》的首场讲座,深入诠释完整、立体、丰富的苏东坡……而在这段时间里,备受关注的是,6月2日,莫砺锋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进行的发言。
莫砺锋在“东坡大家讲”讲座上开讲
梳理莫砺锋“退休”后的行迹,不难发现,在引领更多人走近唐诗宋词,领略传统文化之美的道路上,莫砺锋的步履依旧铿锵。
7月18日,莫砺锋于百忙之中,接受了四川日报全媒记者专访。回忆座谈会的点点滴滴,莫砺锋备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我们从事古代文史研究的学者的极大鼓励!”
坐冷板凳钻故纸堆
让古典名著走进千家万户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莫砺锋从普及古典名著的角度,谈了三点想法。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所有成员的神圣职责,阅读古典名著从而汲取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也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向全社会普及古典名著是传承文化最有效的手段。“我们既要精选某些价值最高的经典介绍给社会大众,又要对它们进行准确可靠的注释及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让古典名著脱离学术‘象牙塔’的束缚而走进千家万户。”
虽然仅仅谈了三点想法,但足以窥见莫砺锋几十年如一日在古典文学研究上下足了功夫。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平时的工作是坐冷板凳和钻故纸堆。”就是在一张冷板凳上,莫砺锋承程千帆先生衣钵,秉烛探幽,为学术界贡献了大量宝贵的财富。
若要明白莫砺锋这一生在古典文学中金针度人的执着,就得先了解他不平凡的来路。他曾说,自己人生中每一次重要转折,都有些身不由己。时代的裹挟,造就了莫砺锋。
1977年恢复高考,虚岁29岁的莫砺锋考入安徽大学。鲜为人知的是,他当时的专业是英文。读了一年,有同学鼓励他提前考研,莫砺锋就去省教育厅查相关资料,重点查了南京大学的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发现考南京大学,需要考第二外语,但安徽大学外语系,第二外语要到二年级下学期才开。没法报考的莫砺锋,随手翻了一下南京大学其他专业,看到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招生方向是唐宋诗歌研究。莫砺锋心想,唐宋诗歌我在农村差不多背了几千首,这个或许可以考一下,当场就报名了。然后就拿到了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莫砺锋成为了程千帆先生“唐宋诗歌”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4年10月,莫砺锋在南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坐的是钱仲联、程千帆、唐圭璋等古代文学大师级学者。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的消息,还登上了《新闻联播》。谈及这一殊荣,莫砺锋的表现十分淡然,他每一次回应都说:“我的答辩比较早罢了,对我而言,没有任何影响。”
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日子里,莫砺锋心无旁骛,殚精竭虑。他成为南京大学“两古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将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建设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学术团队;同时,他于2001年,走上央视《百家讲坛》,以《杜甫的文化意义》为题录制讲座,获得了很好的反响。2006年,《百家讲坛》再次邀请他去讲唐诗,以《诗歌唐朝》为题一连讲了14讲,节目播出后,莫砺锋将讲座的内容编成了《莫砺锋说唐诗》;后来再上《百家讲坛》,莫砺锋讲白居易,根据记录稿,他又整理出版了《莫砺锋评说白居易》。两本书,都在当时一路热销。2019年,他专门编写的《莫砺锋讲唐诗课》,更是一举获得2019年度“中国好书”;2023年4月,莫砺锋推出《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当代大师为孩子们开设小课,重梳诗词历史脉络,由浅入深启发心智……
莫砺锋直言,通过一次又一次不同的尝试,他对古典诗词的普及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古代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从而获得精神滋养。”
莫砺锋和同学们在一起
当“导游”指点前路
当“粉丝”入川开讲
“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莫砺锋说到做到。一个之前从不用手机,留联系方式永远只有座机号码的学者,频频亮相于各种文学讲座、新书分享的现场。而他几次入川,更是留下佳话。
2023年5月19日,莫砺锋告别南京大学讲台前夕。他走进了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以“风雨人生中的人格典范”为题,分享自己多年来对苏轼其人其文的深刻体悟。莫砺锋坦言,此前他曾多次参观三苏祠,但在三苏祠讲东坡还是头一次。“能有机会在东坡老家讲东坡,是我这个在大学讲了几十年东坡的老师最高的荣誉。”
莫砺锋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开展讲座
第二天,莫砺锋又现身杜甫草堂,开讲“杜甫与传统文化”;5月22日,莫砺锋又走进“天府·互鉴讲堂”,讲述了“陆游与巴蜀”的故事,直言“巴蜀是陆游诗风的一个转折点”。
时间往前推。2023年2月25日,莫砺锋在阿来书房开讲“苏东坡的现代意义”。莫砺锋用他的学识和才情,震撼全场。
谈及在四川所作的演讲,莫砺锋坦言:“我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唐宋诗歌,我最热爱的古代诗人是杜少陵与苏东坡。”而在这两人中,莫砺锋又更偏爱苏东坡,“我是东坡的异代粉丝,我觉得在中国古代圣哲中间,东坡是最可敬佩、最可亲近的千古一人。”
为了致敬偶像,2023年7月,莫砺锋推出新作《漫话东坡(修订版)》。该书是2008年《漫话东坡》的修订版,在书中,莫砺锋别开生面地带领读者考察苏东坡的政治功绩、文学业绩、对文房四宝的爱好等人生中的方方面面,还原了苏东坡朝中大臣、文人学士、深情绵邈的丈夫、慈祥可爱的父亲、诚恳坦率的朋友、见到好纸好墨就手痒的书家等生动的形象。莫砺锋表示:“我是用写学术论文一样严谨的态度来写这本书的,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他、学习他,真正地接近他,让苏东坡走进千家万户。”
莫砺锋与参与讲座的观众合影
七十老翁何所求?
南山桂花袭人裾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长安古意》的诗句,亦是莫砺锋认可的生活态度。他说:“我们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任务是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理探讨和代际传承。”
在莫砺锋看来,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汉语汉字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实现身份认同的文化基因。“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国文学尤其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文学不但以生动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心理特征,而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其它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认识功能历久弥新,它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便捷的桥梁,也是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最佳窗口。”
那么,在当代中国,要想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应该怎么做呢?
回首自己的来时路,莫砺锋感触颇深。他将自己与古典诗词的联系分为三个阶段:早年插队农村时是“读者”,主要是阅读、欣赏古典诗词;到南京大学跟随程千帆先生读研究生开始,是“学者”,重点是研究唐宋诗词;从2002年应邀给央视主讲《百家讲坛》以来是“说者”,在研究之余,着力于古典诗词的普及传播。莫砺锋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富翁捐款资助别人,多捐出一元自己就少一元,但作为学者则不然,学者向别人传播人生观,分享幸福感,只会在讲解、切磋的过程中增进自己的理解,从而实现双赢。
所以,莫砺锋认为,古典文学博大精深,但如果仅仅是学者封闭在“象牙塔”里自行研究,那么,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就会被大大削减。“让古籍走出学术‘象牙塔’,走入千家万户,在大众间进行广泛传播,让不同人群都能够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莫砺锋在签书活动上与读者交流
对
话
穿透学术“象牙塔”的壁垒
将经典名著引入现代社会的千家万户
记者:在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对此,您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
莫砺锋:我认为中华文明的这五大突出特性之间具有共时性,它们贯穿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但是从逻辑脉络来看,五大突出特性之间其实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它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低及高、由内及外,既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显示出清晰的思维层次。其中连续性的重要性首屈一指,因为它是其他四个特性的事实基础,也是逻辑始点。要是没有连续性,变成一个转瞬即逝或缺乏主体性的短暂文明,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太丰富的创新,也没有统一广阔幅员的充裕时间,更谈不上包容与和平。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具体论述五大突出特性时,最重要的着眼点是如何在丰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从统揽全局的宽广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远大目光出发,总揽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整个历史过程,从而为我们更好地利用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资源,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出了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我认为“第二个结合”不仅是党史上的理论创新,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理论创新。我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后有两点主要心得:首先,既然“第二个结合”的一方是以思想形态呈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那么作为另一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应该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观念文化。其次,第一个结合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它团结了千百万中国人民共同参加一项伟大的事业,万众一心所爆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当然是战无不胜的。这就启示我们,“第二个结合”也应该是中国人民共同参加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我们从事古代文史研究的学者的极大鼓励。
记者:您在发言中提出了从普及古典名著的角度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请您结合当下社会时代发展现实,谈谈古典名著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莫砺锋:中华文化的古典名著记录了中华先民们精神生活的所有内容,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思考,都在汉字文本中得到高保真的记载,后人阅读、理解也不很困难。所以汗牛充栋的大量典籍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典籍的思想价值和认识功能历久弥新,它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便捷的桥梁,也是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最佳窗口。
整理典籍,领会、阐释典籍记载的文化精神,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古代典籍流传至今的价值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学习,从而获得文化启迪和精神滋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阅读中华经典著作,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精深的纯学术研究固然是我们的使命,认真负责的普及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两者不可偏废,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学术基础,后者是前者发挥社会效益的必要传播载体。我们当然要努力获得严肃深奥的典籍整理与研究成果,但是它们的终极价值仍在更好地阐释蕴藏在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学者当然应该坚持板凳不厌十年冷的精神,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目光必须穿透学术“象牙塔”的壁垒而进入现代社会,必须关注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我们应该分出部分时间与精力从事普及工作,为社会大众编写有关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从而将经典名著引入现代社会的千家万户,让社会大众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都产生对古代典籍的阅读兴趣,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记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文学博士,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您的《百家讲坛》和全国各地的以唐宋文学为主题的讲座。包括来到我们四川,讲苏东坡、讲杜甫。从什么时候开始,您觉得您的讲台不只是南京大学的三尺讲台?课堂内外的讲台,您觉得有什么不同吗?
莫砺锋:是从2001年开始的,起因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2001年,南大庆祝百年校庆,校方与央视联系,由《百家讲坛》栏目组到南大来录制几个老师的讲座。中文系有三个老师入选,我也在其中。我在南大的逸夫馆以《杜甫的文化意义》为题做了一个讲座,听众基本上都是中文系的研究生。讲完以后还有现场问答环节。央视的编导来录了像,后来分成两期在《百家讲坛》播出,这是我与《百家讲坛》结缘的开始。到了2006年,《百家讲坛》的两位编导专程到南大来请我讲唐诗,还答应我以我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讲,不一定太顾及收视率。于是我冒冒失失地走上了《百家讲坛》,可算是人生的一种特殊经历。
莫砺锋:在大学里讲课与上电视做讲座,最大的不同就是听众的身份不一样。我在南大讲课,讲课的对象都是明确的,课程都有明确的大纲,我走上讲台时心里总是很踏实的。但是《百家讲坛》就不同了,它的听众身份各异,众口难调。我尽可能讲得浅显易懂,尽量远离“论文腔”。当然我基本上做到了言必有据,绝无时下风行的“戏说”陋习。我一共讲了14讲,后来以“诗歌唐朝”的总标题在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节目播出以后,许多听众朋友来信建议我把讲座的内容编书出版,好让他们更从容、更仔细地理解、体会。我很赞同这个建议,就根据记录稿编了一本《莫砺锋说唐诗》,印数多达10万册,远远超过我以往所写的任何学术著作。更令我高兴的是,本书受到读者朋友的热烈欢迎。我收到的读者来信装满了一个柜子,他们对本书的高度肯定使我深受鼓舞。
记者:您推出过《莫砺锋讲唐诗课》《中学生必读诗词125首》《小学生必读诗词112首》等涵盖各个年龄层的古典文学读物。刷新了大众对专家学者的固有印象——一位声名卓著的资深教授竟然为少年儿童讲课。做此举,您的初衷和愿景是什么?对于中小学生学好古诗词和成年人提升诗词欣赏水平,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莫砺锋: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他们的人格会通过阅读行为而感动我们,熏陶我们,从而让我们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所以我认为,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就这重意义来说,我这个所谓的“资深教授”与普通的读者是完全一样的,我们都是古典诗词的读者,我们都希望进入诗歌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越过字句的层面进而与诗人直面相对,从而倾听他们的心声。我所以要写这些普及读者,深层的意愿就是与读者交流读诗心得,从而取长补短,共同前进。年龄或资历,都不是我们之间的障碍。
记者:学术界不乏传统文化研究学者,但于大众的阅读和理解而言,他们的学术成果艰深、疏离,您认为应该如何打破这样的局限?
莫砺锋:传统文化研究并非仅与少数专业工作者有关的冷门学术,而应该是与全社会所有成员密切相关的伟大文化工程。学术研究的终极意义在于更好地阐释传统文化的精神,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手段则是对重要的中华典籍进行完整细密的文本整理,以及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从而将经典名著引入千家万户。
有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有着巨大的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但它们基本上只是学术界的研读对象,很少进入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换句话说,这些成果的意义基本上局限于学术“象牙塔”内,并未普及到整个社会。我认为在当前的大形势下,要想实现普及古典名著的目标,专业工作者当务之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把古代典籍中最有思想价值的代表著作介绍给广大读者;第二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注释与解说。具体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编写相关书目,撰写普及读物,在图书馆或电视媒体上举办公众讲座,在中小学校里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等等。我所在的南京大学“两古”学科以及我本人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前者如2018年版《国学文选》,它是南大“两古”学科的20多位同仁参加撰写的一部古代文选,全书从历代有关传统观念文化的原典中精选192篇古文,每篇文章都有注释与评析,以供中学生与一般的国学爱好者阅读,出版后反响热烈。后者如我独撰的《莫砺锋讲唐诗课》,本书于2019年出版,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并于次年荣获2019年度“中国好书”。南大“两古”学科的教师们近年来多次参加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讲座,反响良好。我本人今年5月在眉山三苏祠所做的“风雨人生中的人格典范”以及在成都草堂所做的“杜甫与传统文化”两场讲座,线下线上的听众人数均多达二百万。我们决心为普及古典名著、弘扬传统文化做出力所能及的一份贡献。
记者:您曾经说,阅读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的作品,一定会使我们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从而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请教莫教授,诗意生存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是否能够抵达?
莫砺锋:在我看来,诗意生存就是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也就是摆脱名利等比较庸俗的实际考虑,从而追求人生意义的真谛。中华先民在实现诗意生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好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那便是诗歌。正如清人叶燮所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徵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的确如此,因为诗歌的思维方式是直觉的而非分析的,诗歌的意义是意在言外而非意随言尽的,所以它更能担当起思考并理解人生真谛的重任。比如陶渊明,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真正理解人生价值的人。在陶渊明看来,风调雨顺的时令,欣欣向荣的草木,树上的鸟鸣,园中的菜蔬,杯中的薄酒,案头的闲书,无不使他感到由衷的愉悦。诗人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存,他平和安详,心满意足。简陋的穷巷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悠闲的心境摆脱了名利的纠缠,生活恢复了朴素纯洁的本来面目,从而充满着美感和诗意。他的简朴生活已经达到超越的境界,他用实践修复了人类生活未被异化之前的原生状态。可以断定,陶渊明的人生就是诗意人生。
记者:您今年已经74岁,我看很多采访都用了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来形容您。我想到的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知莫教授是否还愿意做文化传承发展征程上那一道绮丽漫天的霞光?如果力所能及,从心而欲,您还会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些什么呢?
莫砺锋:我认同南朝思想家范缜的观点,一个人的命运就像树上随风飘落的花瓣,落到何处纯属偶然。我在读中学时是个彻头彻尾的理科生,后因下乡务农十年,渐渐地弃理从文。我在江南农村的茅檐底下结识了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杰出人物,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与我朝夕相伴,他们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门专攻古典文学的中文系教师。我年过七十,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身为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又在古典文学专业,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在普及方面做一点工作。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近年来从事普及工作的积极性大有提高。已经出版的成果有《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漫话东坡》《诗意人生》《唐诗与宋词》《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讲宋诗课》《杜诗选注》等。这些书虽然是普及性读物,但我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并不亚于撰写学术著作。近年来我还常到各地图书馆去做有关唐诗宋词的公益讲座,也受到听众朋友的热烈欢迎。我已经告别学校里的小讲台,以后要更多地走进社会的大讲台。七十老翁何所求?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记
者
手
记
一次没有“答完”的专访
我在很多场合,都与莫老近距离接触过。他讲苏轼、聊杜甫、发新书……我几乎都在现场。但这一次专访,却很遗憾地与之错过了面对面。约访的时候,莫老刚从北京回南京不久,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那篇题为《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的发言,正在持续引发热议和各方关注。莫老在电话里告诉我,他每天都很忙,受访、汇报、讲座……他生怕我到了南京会扑空,很亲切地询问我:“要不,你给我写一封邮件吧?我抽空回复你。”
我在邮件中给莫老阐述了策划的来龙去脉,很认真地提出了10个问题,就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路径、目标和意义,真诚请教。某一瞬间,我竟有些激动,这辈子才疏学浅,若不是这样的机会,我怎能与学术界天花板级的人物进行探讨?
又过几日,收到了莫老的回复。他告诉我,10道题没有答完,“今日疲矣。”其实这几日,我一直都有关注莫老的动向,他出现在很多重大活动和采访上,每一次都倾尽全力,讲述着传统文化的重要。打开文件,我有些愣住了,本以为得到的会是寥寥数语,结果发现是我低估了莫老对这种采访和为传统文化发声的重视度。但凡他回答的问题,多则洋洋洒洒千字余,少也一针见血,睿智精妙。从他的回答中,我看到了莫老探幽古典文学的来时路,感慨于这位“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对其过往的淡然,他将每一个人生节点视为新的开始,心无旁骛,一次次书写着人生传奇。他当老师,成为南京大学“两古”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他开讲座,点燃全民对古典文学的极大热情;他出书籍,拿下“中国好书”的荣耀。到退休,到人生七十古来稀,莫老仍愿意收拾行囊,整装待发,从心所欲,到全国各地,各个图书馆、博物馆,登上面对民众的讲台,普及唐诗宋词,杜甫苏轼……
在中国,研究古典文学的绝非莫老一人,但有心将经典名著引入千家万户的,莫老绝对是先行者。我佩服他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出“象牙塔”,通过一次又一次不同的尝试,做一个诗山词海引路人。莫老说:“拥有唐诗宋词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幸福!”而我们,拥有莫老何尝不是另一种幸运和幸福?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策划:李鹏
统筹:姜明 赵晓梦
第二期
执行:黄颖 马艳琳
记者:肖姗姗
剪辑:郭雨荷
设计:刘津余
编辑:杜馥利 周志敏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