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学教师减负,让教学回归“主业”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丁家发近期,多地陆续发文,对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作出具体规定,引发关注。近年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部分地方中小学教师仍承担过多非教学任务,一些本应由政府部门完成的工作也进入校园,挤占教师正常工作时间,有些还引发家校矛盾。(9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早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随后,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措施。然而,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反映,当前教育以外的工作负担依然沉重。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不能仅是口号,各地应该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相关政策和规定,真正给中小学教师松绑,使他们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之工作中,让教学回归“主业”。中小学教师主要精力应当用在教育教学上,必要地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可以敦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无可厚非。然而,大量非教学任务,常常令教师们疲于应付,不仅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检查、评比,还包括城市创建、消防安全、防溺水、反诈、普法、动员学生家长打疫苗等任务;一些行政单位还将本部门的工作层层加码给学校,比如,有学校曾被要求代收家长人身意外保险费、催缴水费等。因办学要依赖多部门的支持,学校担心拒绝后会带来更多不便,于是不得不承担下来。如此现象,教师成了许多非教学任务的“接盘侠”。事实上,一些地方将基层治理等工作转嫁给教师,将会产生诸多的不良后果。其一,挤压教学时间、侵占教师精力;其二,过于频繁的非教学任务影响家校关系,不利于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其三,繁重的非教学任务,也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并滋生新的形式主义。为尽快完成老师布置的非教学任务,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代替家长在手机上完成注册App、网上学习、截图等操作。而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老师和家长花很多精力对学生的手机进行管理。然而,很多非教学任务使学生不得不自己操作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减了“双减”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将非教学任务“赶出”校园。中小学教师,岂能成非教学任务的“接盘侠”?给中小学教师减负,必须令行禁止。一方面,各地政府不能把行动落实在口号上,应当严格执行给教师减负的具体清单,严禁行政干预给教师分摊非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评比考核等事项的总量和频次,剔除一切非必要和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切切实实为中小学教师松绑和减负,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本职工作,让教学回归“主业”,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总而言之,各地在贯彻落实教师减负工作中,必须杜绝形式主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让校园成为读书和教学的一片净土。举报/反馈

上一篇:读书丨温德朝:谱写抗战烽火中的青春之歌
下一篇:事关助学贷款,江苏明确→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