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院肇始于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宜兴陶瓷科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已发展成以陶瓷类专业为特色、艺术类专业为重点、“艺工文商”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授予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
人才培育成果斐然
谢强大师开展陶艺教学工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轻工“大国工匠”,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谢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学院高度重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项目建设工作,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的建设工作列入学院每年党政工作要点,统筹协调推进,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分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谢强大师表示,多年来,学院广泛开展传统工艺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工艺美术大师积极参加2021年迪拜世博会(江苏周)展览、“一带一路”中国宜兴当代紫砂作品中东欧巡展、2021年中国美术馆“文明可掬”紫砂艺术展等活动。学院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将非遗技艺与红色精神融为一体,推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022年,学校举办“千人千艺·礼敬百年”和“陶润乡风·礼敬百年”艺术创作活动、“美育之路”——江苏高校雕塑作品联展、省“艺博杯”第二届陶艺创新作品展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进一步提升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和国际影响力。
今年6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全国非遗文化传承职教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96家高校、行业企业和非遗大师工作室等积极参与。联盟汇聚“政行校企”多方力量,旨在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交流与传播、非遗人才培养和培训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打造富有职教特色的非遗品牌,助力大师进校园和非遗传承创新,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大力培养非遗专门人才和能工巧匠,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据了解,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各项赛事评比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与学院合作的吴元新等13位工艺美术大师被授予“进校园活动合作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守才、谢强被授予全国轻工“大国工匠”,与学院合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谢强分别被评为2021年度、2022年度“优秀进校园大师”。学院与工艺美术大师合作申报教学成果,获2018—2019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裴红蕾、李欣2位老师被评为2018—2019年度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能手。2020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谢强大师作品
《中华文明·春秋·花神 水仙》
谢强大师作品
《中华文明·秦汉·秦时明月》
创新育人模式
培育行业高技能人才
据了解,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助力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开展,大力实施“陶文化+”文化育人工程,将“纳陈吐新,精益求精,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陶精神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依托地方和学校独特的陶文化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化与工艺美术大师合作,不断探索“陶文化+”文化育人新机制,将“传承陶文化、弘扬陶精神”的理念有机融入到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积极发挥学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示范引领、智力支持、辐射带动等重要作用。
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学院积极创新育人模式,打造“双导师制”教师团队,采取合作申报江苏省产业教授、设立大师工作室、柔性引进等举措,聘请吴元新、赵红玉等7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正中、方卫明等6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为学校特聘教授,建立13个大师工作室。同时,按照“分类管理,量身打造”的建设理念实施师资队伍“三一工程”,即通过“一师一室一门类” “一师一徒一技艺”“一专一兼一课程”等方式,将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学校“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有机融合,让大师们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用他们的“特色专业技能、大国工匠品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多年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标准建设为引领,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核心,构建“三对接”非遗传承教学体系,架构起“教师+大师”“师傅+学徒”“艺术+技术”的“三对接”非遗教学体系。教师与大师对接,实施“双元”教学,合作开发课程,共同指导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师傅与学徒对接,开展“招生招工一体、校企联合培养”的紫砂非遗现代学徒项目,开设“卓越技师班”等,以技艺传承为纽带,实现师徒关系的现代转变。艺术与技术对接,打造跨界融合的“大师、名师、工匠”工作室与“工程、设计、研发”中心,有效赋能教学实施。截至目前,学院已合作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4门,共同编写并出版江苏省重点教材《陶瓷装饰·彩绘》等5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出版作品集20余本。学校15位教师、47名学生分别与谈志坚、陈富强等大师拜师结对。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传统工艺科研合作。依托“江苏省陶瓷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省级研究平台,学校与工艺美术大师强强联合、紧密合作,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和省级非遗项目“宜兴彩陶制作技艺”“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传承研究,厘清宜兴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价值与内涵,探索宜兴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和路径。据统计,学院共立项省级以上传统工艺研究课题10多项,授权专利48项,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13部,取得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
此外,学院依托优质大师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在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学院与宜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季益顺、谢强等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具体实施,自2020年实施以来,累计培训陶瓷从业人员2万余名,线上参与人数达89万人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获得广泛的网络传播和良好社会效应。获省财政厅资助专项资金100万元,并获评“宜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项目”,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全国技术能手、谢强大师弟子
童健作品《官帽提梁壶》
采访中,谢强大师表示,当代的工艺美术应具有自身的文化语境,中华文明与宜兴紫砂结合,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礼赞,也是对当代紫砂文化的延伸与拓展,促进了中华儿女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留住文化根脉,弘扬时代精神,推动紫砂创新发展。作为一名工艺美术的创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同学们要通过自身创作的作品体现出时代精神,致力于创作出更多能够反映新时代、新风貌、新精神的艺术作品奉献给当代大众,以此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希望和学生一起努力,用更直观、更具象的紫砂作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以充满时代精神的紫砂艺术语言去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大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新时代陶瓷匠人应肩负的时代使命。
文|记者 贾淘文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