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源头防风险 创新服务化纠纷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近年来,贵州省聚焦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坚持人民至上、灵活高效、合法公正的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劳动争议化解模式,构建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劳动维权案件“一站式”联调联处机制,着力强化争议源头治理和风险防控,促进全省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

  整合资源 延伸服务半径

  近日,遵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会同市总工会赴红花岗区成彬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播州区快递行业协会、遵义市预约出租车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向企业宣讲《遵义市劳动争议预防化解合规管理办法(试行)》,促进企业合法、规范用工,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贵州省各地持续做好基层调解组织基础建设规范化、服务水平精细化、预防调解高效化,通过全面整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维权效能。

  六盘水市完善调解网络,建立党委政府领导、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多元协调机制,搭建市(特区、区)、乡镇(街道)、用人单位三级多元化解平台,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会、工商联、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以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为主干的基层调解网络;贵阳市观湖山区联动区总工会,将立案大厅、维权服务站深度融合,加强调解与仲裁、诉讼的衔接;毕节市七星关区人社局建立仲裁、监察、司法“三位一体”一站式劳动维权平台,联调联处中心工作人员同时具备仲裁员、监察员、调解员三种身份,灵活运用仲裁、监察、司法三种手段化解纠纷;黔南州独山县有序推进建设园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分期分批实现全县工业产业园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全覆盖,定期对园区企业进行纠纷排查,建立园区调解委员会工作台账,实现“小纠纷不出企业,大纠纷不出园区,疑难纠纷不出镇区”的目标。

  制度保障 完善维权体系

  近日,贵州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将农民工维权岗建设、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协商调解、“互联网+”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建立健全投诉咨询、法律援助、引导分流、快调、快处、快审、快结的“一站式”处理服务机制,更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近年来,贵州省以提高调解仲裁工作效能为主线,不断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优化调解仲裁服务,有效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安顺市人社局与市中级法院联合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零强制执行”工作机制,仲裁机构在送达仲裁文书时一并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引导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义务人期限内仍未自动履行、权利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针对该类案件实行预执行制度,并与仲裁机构合力推动案件化解;七星关区人社局依托劳动维权窗口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联调联处中心,设立综合立案窗口及法律援助窗口,实行“一站式接受投诉、一站式受理案件、一站式协商调解、执法仲裁分流进行”工作机制,及时提供法律解释及援助,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黔西南州组建兼职仲裁员队伍,发布《黔西南州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管理办法》《黔西南州劳动人事争议兼职仲裁员考核细则》等文件,有效提升案件处置效率,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公信力。

  创新服务 加强行风建设

  “我们在办事服务大厅的旁边设立母婴室,进一步方便劳动者,在办事过程中也可以照顾好小朋友。”观山湖区仲裁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院为孕期和哺乳期维权女职工提供独立的休息场所,切实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贵州各地将升级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

  独山县结合各类“法律进企业”活动,定期对园区企业及劳动者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职工法治意识,引导劳动纠纷双方通过合法方式表达诉求;荔波县全面推广“互联网+调解”平台,及时处理调解申请,做到“快审”“快结”,使劳动争议“隔空化解”;贵阳市南明区建立流动调解室,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一线,变劳动者上门为“上门服务+入户调解”,多次到现场开展矛盾调处,为工伤职工、贫困农民工解决服务需求,减轻经济负担,切实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上一篇:23位海外华校负责人走进山西大学 冀合作推动华教创新
下一篇:还呗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的使命,更好体现普惠金融核心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