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原标题: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全党的要求,也是对全国教育战线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积极推动,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切实守好课程思政“一段渠”,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一、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最早由上海市在2014年的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提出。课程思政,既不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增加一门课程,也不是把高校“4+1”思政课程排除在外,仅仅由通识课、专业课来完成的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7年,教育部下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署在全国高校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2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课程思政的理念逐步成熟,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课程思政的改革效果逐步显现。二、全面审视课程思政的理论价值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成果。课程思政丰富了思政教育理论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同样也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共产党宣言》这样描述,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通过不间断、持续性的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教育来说服工人,让工人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批判的武器”,并将之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和“武器的批判”。这既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一分钟也不忽略”的极端重要性,也反映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分钟也不忽略”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也要有“一分钟也不忽略”的政治清醒和责任担当。特别在当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多种社会思潮、多种价值观念、多种亚文化现象交织碰撞,遭遇诸多风险挑战;传统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吸引人、感动人的“金课”不多;互联网社交媒体大量挤占“Z世代”(1995年-2009年出生的群体,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学习生活空间,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茧房”,对学生的认知形成冲击,仅靠思政课有限的师资力量和课堂授课时间远远不够。课程思政以教师队伍为主力军、课程建设为主战场、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承担育人责任,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在拔节育穗期形成正确的“三观”。相对于思政课程来说,它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教学主体上从思政课教师的“少数人”到全体教师的“每个人”,课程内容上从学分占比不到四分之一的思政课程拓展到了高校所有课程,教学空间从三尺小讲台拓展到社会大舞台、从“第一课堂”拓展到“第二课堂”、从线下教学拓展到线上教学。所以说,课程思政精准把握了“一分钟也不忽略”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也展现了在意识形态斗争中,高等教育既坚守底线又主动出击的精神状态、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能力本领。课程思政拓展了立德树人的渠道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事业要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不断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根本在于立德,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是排在第一位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德”,其内涵是丰富厚重的,是承载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德”,具体可以体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品德修养、顽强的奋斗精神、奋发的精神状态等等。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仅靠思政课程单打独斗的“孤岛效应”是不行的,仅靠思政课程理直气壮地硬性灌输也是不够的。因为从教育理论上来说,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课程本质属性是价值属性,每门课程都蕴含丰富的、能体现价值功能的思政元素,都可以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把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最基本载体,努力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从近年的教育实践来看,课程思政有效调动了高等教育的最小单元,挖掘了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无论是思想政治课、综合素养课还是专业课,都能找到思政元素并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此前课程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原有路径,努力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日用而不觉,像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弥补了专业课程教学在育人环节上的不足,打通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价值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德育效果的最大化,完成了老一辈教育人的希望。课程思政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需要通过科学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但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评价标准下,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等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统一,过分强调了知识讲授,忽略了价值引领、品德养成,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教育本质,违背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各方所诟病。课程思政坚持教育要回归本质,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强调人才培养要将学生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密切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增强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感、事业使命感。课程思政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优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等,抓住教学、教师、教法等工作重点,力求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生动局面。在教学和教法方面,课程思政的任务要求落实到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等各个方面,贯穿到了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课分别找准各自定位,找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力点:公共基础课突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教育课着重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课程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时代性和开放性等等,形成科学合理、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在最早提出课程思政的上海高校,已经形成了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骨干、500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在教师方面,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正确价值引导者、健康人格塑造者,从“经师”变成“人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中的情况,把握他们的关注点、兴奋点、困惑点,结合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努力“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明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有效提高了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使课程思政这个“有意义”的工作变得“有意思”。有研究证明,“专业课加入思政元素后,充分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学们的抬头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全国涌现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充足动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三、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其他改革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课程思政改革要想取得良好成效,必须要解决思想上重视不重视、目标上精准不精准、推进上扎实不扎实、效果上满意不满意的问题,唯其如此,才能顺利破除想不想干、会不会干的困扰,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工作,为良好的改革效果负责。强化推动课程思政的使命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车之两轮,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这项工作,既要重视思政课这一“显性课程”,通过思政课程主渠道,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对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有清醒准确坚定的认知,形成从“要我做”为“我要做”的育人自觉。激发投身课程思政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对改革任务的认同感,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动力。对于艺术院校来说,能够激发教师积极性的内容很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如果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真学问、好德行、高品位,就不可能传播真善美、引领新风尚,更谈不上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所以,艺术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更要切实担负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自觉把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知行合一等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让思政之光融入艺术之美,努力培育“爱党爱国、崇德尚艺”的艺术人才队伍。提升课程思政任务的精准性。根据课程思政改革要求,细化相应具体任务。紧抓课程建设立项,打造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课程,打造精品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团队、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按照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明确团队教师的选拔要求和育人责任,建立团队教师的培养机制。总结课程思政成效好、反响佳的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为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提供借鉴。找准课程思政的发力点。课程思政人人有责、课课有责,每门课程都要找到具体的发力点。以“中国戏曲史”为例,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如何让学生理解戏曲的瑰宝价值,首先要讲明白一个事实,作为综合程度极高的舞台艺术形式,形成于宋朝的中国戏曲,历经九百多年,能够活态传承至今,本身就是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最好例证,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不竭创新活力和顽强生命力的最好例证,其中蕴含着大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思政元素。因此,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树立“大思政意识”来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既讲过去的作品、作家和人物,也讲戏曲的“现在”和“未来”,与学生一起寻找戏曲在数字时代生存发展、创造转化的方法路径,努力让教学有温度、有亲和力、有感染力。搭建课程思政的大舞台。如果把每门课程、每位老师单独的课程思政比喻为“独唱”,聚焦重大主题,让全校共同挖掘思政内涵、集中展示成果,就会形成课程思政的“大合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不仅是思政课程要讲授的内容,也是课程思政可以挖掘的富矿。为更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校搭建“艺术思政课”集中展示平台,以课堂讲授为起点,以学生采风实践为重点,以舞台演出为目标,打通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收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育人效果。(作者:韩军,安徽艺术学院)来源:光明网举报/反馈

上一篇:抛开医书卷、卸下白褂衣,医学生也能很有趣
下一篇:清音会聊城站 | 宛然空谷自传声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