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州初三政治复习考点解析-七年级上下册(7)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理解)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我国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考点2: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犯罪的基本特征(了解)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其中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为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犯罪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3)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考点3: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理解)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2.加强自我防范:

  (1)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2)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考点4: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专门法律(了解)

  1.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2.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门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核心观点

  1.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2.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3.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

  三、典型例题

  例题1: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请运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赵某的行为为什么是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防患于未然。你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答案:(1)①赵某手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这样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说明他的行为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③赵某依据刑法被判处其有期徒刑,说明这是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综上所述,赵某的行为是犯罪。

  (2)加强自我防范,我们要:①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③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例题2:

  观察下边漫画。请回答:

  

  漫画中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①漫画中的未成年人一开始抽烟,说明他没有抵制不良诱惑;我们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赌博等不良诱惑,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

  ②漫画中的未成年人从抽烟发展到吸毒再发展到抢劫最后进入监狱,给我们的启示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

  ③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编辑推荐:

  2013年苏州初三政治复习考点解析-九年级上下册

  2013年苏州初三政治复习考点解析-八年级上下册

上一篇:卫校老师助教幼儿园 家园共筑健康新防线
下一篇:四川手电影:用最简单的双手 讲最美的《乡村》故事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