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二孩”是道加减混合题(图)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周年以来,成效如何?1月22日,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全面二孩政策工作进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3年以前,二孩出生比重在全年出生人口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30%左右。2014年、2015年提升幅度就比较明显了。到2016年,二孩及以上在出生人口中的占比超过了45%,较2013年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房价加重经济负担等原因,一些家庭在生二胎上还存在顾虑。(1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
二孩,对于相当多的一孩人家来说,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除了“房价贵+上学贵”之外,还有个“托育服务短缺非常严重”,再加上女性的“就业歧视”等等,对此,中央要求40部门推进“二孩”,这说明高层对“少子化”的趋势已有所共识,也有所“忧患”,下令相关部门着手“解决问题”,这叫“见事早”。
在这儿,我想说的是,首先,“鼓励二孩”是道加减混合题。所谓“做加法”,就是“扩大供给”,也就是“供给侧改革”。譬如说,解决“托育服务短缺”,就应该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多办一些托育机构而提供优质服务;这其间,当然还包括增加儿科医生等;这其间,更多的还是要增加财政投入而补贴二孩人家购房,补贴二孩上学,特别是要给那些生育二孩的女职工企业适当地减税,如此等等,以最终减轻生二孩家庭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
“做减法”;就是给那些生育二孩的女职工企业适当地“减税”,给那些托育机构“免费”,实际就是在增强一孩人家生育二孩的动力;“加”中有“减”,“减”里有“加”,“加”与“减”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鼓励“生二孩”。
还要认清“支与收的辩证法”。具体说来,家与国,生二孩或鼓励二孩,都是需要大量人力与财力支出的,但,这种“支出”犹如“耕田、撒种”,犹如“施肥、锄草”,“没有春种,哪有秋收”?但,“百年树人”,几十年后,回过头来看看,今天“鼓励二孩”了,明天“收获”的是“劳动力”,是“消费市场”,“收获”的是“家庭和谐”,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这种“支”与“收”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理论指导实践。认清了上述两层“辩证法”,相关部门就不会说“这也困难,那也为难”,特别是财政部门就一定会想办法去“挤”出资金来支鼓励二孩,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就会有“鼓励二孩”的“大合唱”。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