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魏建胜:坚守教师的情怀与责任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今年47岁的魏建胜,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来哈密从事教育事业已有17年,魏建胜说:“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在他的影响下我也选择当一名教师。”

  

  魏建胜在给学生上课。

  刻苦钻研 创新教育方法

  魏建胜从小热爱读书写作,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他感觉自己很幸运,可以将爱好和职业结合在一起。 在哈密市外国语学校任教期间,他经常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 他在博客上写道,“作文课历来是枯燥的,多媒体课堂让作文课‘亮’起来。 展示学生习作,采用网页、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开拓视野,拓展写作思路。 ”高艺菲是华北电力大学大二的学生,她通过微信告诉记者: “高中时,我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即使我现在已经上了大学,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依然会向魏老师请教,他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魏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会提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思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把一个很传统的题目写出新意。 他对书写的要求也非常高,他常说,一篇好的文章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字,字是人的脸面,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牢记使命 交付满意答卷

  2017年9月,自治区启动南北疆校(园)长双向挂职工作,魏建胜被派往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国庆中学挂职任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主抓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当领导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心里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挂职为什么? 挂职干什么? 挂职留什么?在魏建胜看来,乌什县国庆中学最需要加强的是国家通用语言和国学教育。 他运用“早读微课”、汉字听写大会、“每周一文一歌”活动,提高师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积极性,同时,他指导组建相关的社团,在乌什县国庆中学营造出浓厚的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氛围。为了扩大国学文化在校园的传播效力,他和学校领导班子一起,以“国学+教育”“国学+文化”“国学+礼仪”“国学+感恩”为学校主要建筑命名。乌什县国庆中学西校区主任马萍回忆,2018年3月30日,魏建胜在乌什县国庆中学上了一堂示范课。 “那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魏副校长只是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马萍说。“魏副校长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发现乌什县的孩子缺少课外阅读书籍,就主动联系哈密的学校募捐书籍。 在魏副校长的指导下,国庆中学面向全县开展三个层次的现场观摩会,推动了全县的语文教学、国学教育、标准化档案建设。 ”乌什县国庆中学副校长郑芳在电话中说。短短十个月时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挂职前的问题。 他归纳制定的《语文课教学十条法则》,被乌什县教科局以文件形式下发,用以指导全县的语文课堂教学。

  肩负重任 秉承家国情怀

  挂职结束后,魏建胜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又去了伊吾县中学挂职,使他对哈密本地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他任职于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哈密市第一中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市一中教学楼正面铭刻的八个大字,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办学宗旨,这是魏建胜一踏进市一中就开始思考的问题。“哈密的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的日常交流上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奠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要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五个认同’意识,我们准备开设‘国学午读微课堂’,从《论语》开始,每周一句,让学生牢记、领悟,最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魏建胜说。“魏老师一再给高一的老师们强调凝聚力,为了鼓舞士气,在军训期间,选了3首歌作为我们的年级之歌,分别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五月的花海》《众人划桨开大船》,魏老师说,这3首歌曲分别代表着: 感恩和歌颂、朝气与青春、团结和拼搏。 大家每次唱到‘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都觉得特别有干劲。 ”高一语文教师李荣说。高一(5)班学生祖丽胡赛尔·玉素甫说: “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上魏老师的课,魏老师很幽默,他特别会讲故事,所以上他的课一点也不觉得枯燥,这两天魏老师的嗓子不舒服,但还是坚持为我们上课。 ”魏建胜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了12个字,“贵在扎实、重在执行、成在情怀! ”他说,“这12个字是高一的工作指导原则,也是我准备在这届学生毕业前送给他们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一定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目标、有责任、有担当的学生。 ”

  (记者 王雯 )

  END

  来源:哈密日报

  编辑:李卓景

  官微:哈密零距离

  邮箱:3123694939@qq.com

  

上一篇:全名单!2022学年顺德区玉成小学一年级电脑派位录取名单公布
下一篇:三个省内第一!济宁这份成绩单来啦!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