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丽]“最悲伤作文”折射地信任之殇
“爸爸四年前死了……”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泪》近日在网上热传。这篇被网友称之为“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生作文”,令无数人唏嘘动容,短短一日间收到的社会捐款即超过92万元。(8月6日《新闻晨报》)
然而在正能量的关爱与帮助背后,同样有很多质疑地杂音:有人怀疑木苦依五木的作文乃“枪手”所写,一个大山里的四年级女孩行文怎能这样精炼与老道?有人怀疑《人民日报》等媒体缺少基本的新闻素养,是否在未核实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即盲目号召网友募捐?也有人怀疑为何每一次发生这样悲剧式事件,帮助的责任都落在网友身上,政府与各公益组织有何作为?甚至有人怀疑大凉山里彝族同胞的人品,如果他们那么贫穷是因为自身的懒惰与不思进取,那么对于这样“烂泥扶不上墙”的人我们何必再去相帮?……总之,即使大家确实被那泣血的文字深深感动了,涉及这篇“最悲伤作文”的每个人也难逃质疑的目光。
这些质疑本身并非毫无道理。比如央视8月5日的报道即指出,《泪》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确实由支教老师帮助整理过。是否作为有影响力的官方传媒,应该在推送出这篇作文之前即做好相关查证,而不是等到网友质疑了再去调查?而那些关于政府及公益组织不作为的质疑,确实也值得有关部门警醒,毕竟网友的力量虽然强大,也救不了千千万万个木苦依五木。至于彝族同胞本身的性格是否是导致他们无法摆脱贫穷的原因之一,同样也需要仔细探究,至少能为未来的精准扶贫提供依据。在经历了人肉搜索、全民喊“杀”等诸多网络事件后,这些质疑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如今的网友更加成熟与理性。
可是,从“最悲伤作文”中折射出的信任缺失却总让人感到那么一丝悲凉。故事、媒体、政府、第三方机构、人性等等,确实不能尽信,可是有一天,当这样失父丧母的最悲伤的事件发生时,故事、媒体、政府、第三方机构乃至人性我们都不敢也不愿相信了,我们还可以信任什么?从这些质疑的小洞口,我们仿佛窥见了人与人间日渐加深的隔阂。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同扶贫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重拾信任同样如此。信任的坍塌很快,一次没有底线的炒作也许就玷污了所有弱者的眼泪,一个贪腐的蛀虫也许就坍塌了政府的阳光大厦,一次扭曲事实的报道也许就足以让记者的笔蒙尘,而人心便在这一次次的“经验教训”中愈益紧闭。中国梦所期冀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心的充盈。这是“最悲伤作文”背后的悲伤,拭去这份悲伤并不比拭去孩子的“泪”容易。(王丹丽)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