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简介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13

      祝英杰                                                           

      从2000年始开免费心理咨询至今,祝英杰在全国举办公益讲座100多场,是4000多个问题孩子救命恩人和200多个面临破碎家庭的救助者、近百万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老师。十几年来,祝英杰天天专职做公益,靠种5亩半地为生,还资助孤儿祝家兴、刘佳上学;又向刘老家小学捐书300套。他借钱买礼品看望敬老院老人、孤儿院孤儿,并开办“留守儿童公益家园”。2009年至今,祝英杰骑着一辆破三轮车,走街串巷,上门服务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被媒体称为“三轮哥”。祝英杰的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先后获得“商丘市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河南十大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14

      胡佩兰

      每周一到周六的上午8点,98岁的胡佩兰都会准时来到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她70岁从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退下来后,坚持出诊,风雨无阻。胡佩兰说:“我今年没有问题,干一天算一天,活一天就赚一天,要活到老学到老,多给大家做些事。”坐诊时,不管多晚,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后才回家吃饭。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医生奶奶”。而“医生奶奶”开的药很少超过百元。2000年,胡佩兰加入了共青团郑州市委志愿者队伍,成为郑州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从2005年开始,胡佩兰先后捐出7万多元退休金和坐诊收入,建起“希望书屋”50多个。老人常讲:“只要我能动,就要为大家服务!”

      15

      娜佳

      1998年,23岁的娜佳从遥远的乌克兰黑海岸边,随丈夫来到了美丽的新乡。新乡善良淳朴的民风,让外国的“洋媳妇”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个家庭,她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新乡人。2007年,不幸降临了这个家庭。丈夫因病去世,32岁的娜佳面对年迈的公婆和3个幼子,作出了艰难的抉择:毅然选择留在中国,在丈夫的创业地宁波打工,同时照看3个年幼的孩子。每年春节,像普通的打工者一样,一家四口回新乡拜公婆、聚亲朋、祭祖坟,娜佳已经成了一个标准的中国式贤惠媳妇。她对故乡的父母说,等到3个孩子都长到18岁,再考虑回乌克兰。娜佳以她的善良和坚韧,使本来几近崩溃的家庭又重新充满笑声。“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家的洋媳妇,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娜佳的公公说。在娜佳的身上,彰显了孝老爱亲的道德光芒。

      16

      高云

      多年来,高云矢志教育,艰苦创业,带领自己的团队在豫南建立了第一所新型民办本科高校,创造了“信阳速度”和“华锐奇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把华锐学院打造成了“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她情系学生,先后帮扶300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院长妈妈”。与此同时,她热心公益事业,助残扶困,仅2013年就为信阳市募集助残资金120万元,两次被信阳市政府授予“扶残助残爱心大使”荣誉称号。近年来,她还先后带领2万多名师生志愿者,到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五星乡敬老院及多个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和义务支教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17

      彭振天

      彭振天先后救助30多名失学儿童、16名残疾儿童、7位贫困母亲,帮助4户残疾人家庭渡过难关,捐款捐物数万元。他先后介绍100多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把父母早亡、身患重病、沦落街头的女青年范旭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照顾近3年;2001年在接山里资助学生贾小让到市区上学时,途中翻进深山沟,险些丢了性命;2007年7月1日,他创办的河南省首家“雷锋网站”正式开通,在他的感召下数百名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彭振天志愿者”团队。他被社会各界誉为“当代活雷锋”、“好人彭振天”。彭振天曾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身边的榜样”、”平顶山市十大好人”等荣誉称号。

      18

      谢宇慧

      2004年,谢宇慧的父亲谢广军在建筑工地打工时因意外从脚手架上摔下,高位截瘫。2005年,谢宇慧的母亲又查出患有肺癌,2007年4月,母亲在花费4万多元后病逝。谢宇慧兄妹从此共同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哥哥考上大学后,2012年8月,谢宇慧以优异成绩考入郸城一高,孝顺要强的她决定带着父亲到县城求学。进入高中后,她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做饭,侍候父亲吃过饭才匆忙去学校上早读。中午放学回来后,她又匆匆赶到家给父亲做饭,给父亲擦身。在谢宇慧的精心照料下,谢广军卧床9年没有得过褥疮,中华民族爱老、尊老、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谢宇慧先后被授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五届“河南省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

      19

      魏华伟

      1998年,魏华伟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身份考入武汉大学;10年之后,具有清华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他,主动选择到农村当了一名村官。上蔡县文楼村辖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怎样让这里的群众摆脱贫困,是摆在魏华伟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半年里,魏华伟开了29次村民会,文楼村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18户村民中,7户建起了温棚,每个温棚经济效益5万多元。就这样,全村蔬菜种植发展到500多亩。2010年,魏华伟在外学习时,发现种白金瓜周期短、见效快,就与武汉一家公司合作,签订了一个最低保护价,鼓励村民试种30余亩,实现每亩增收1500元。接下来,他建菌种厂,解决了5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引进饲料厂,30多名群众就近打工。在他的带领下,穷村庄逐渐恢复生机。

      20

      平煤四矿掘进一队(集体)

      平煤四矿掘进一队始终把职工生命安全和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创下了55年安全生产无死亡的奇迹。从队里走出3000多名职工,无一出现事故,300多个家庭幸福和美,用行动证明了“干煤矿可以不死人的道理”,成为本质安全型区队的典型,被誉为“煤矿区队安全的传奇”。他们自主管理的经验,在集团内外2000多个区队、上万个班组推广学习。建队初期,面对技术落后、设备欠缺的困难,掘进一队叫响“宁愿汗流成河,不让鲜血滴一滴”的口号,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千米井下,先后开掘巷道150多条,掘进进尺20多万米,创出同行业日进尺、单进尺最好水平,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该队总结出了“自我传承、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五自”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严到无情、细到极致、实到苛刻”的安全文化,为煤矿区队安全管理提供了样本。55年来,四矿掘进一队先后荣获全煤行业先进集体、全国能源化学工会“工人先锋号”等50多项荣誉。

      21“一碗面温暖一座城”郑州爱心市民(集体)

      “想请大家帮帮忙,最近查出得了骨肉瘤,很是沮丧……只是想在西郊居住的群友要出外吃饭时,可不可以来我家餐馆吃面?餐馆位置在……我在这里拜谢了!”网友“孬蛋”发了一个求助帖,标题是“一位父亲的卑微请求:请大家帮帮我”。短短数日,这条朴实无华的帖子迅速被转发扩散。很快,“李记卤肉刀削面馆”生意开始火爆。2013年1月23日,第一拨爱心涌向李刚。郑州爱心顺风车网友自发筹款逾6000元,并送去牛奶、衣服等物探望李刚。1月27日中午,郑州近30个骑友组团来吃面,一支足球红魔拉拉队出现在面馆,集体当起了“店小二”。此后,郑州爱心市民纷纷拥向“李记卤肉刀削面馆”,大家相约吃面,成为这座城里的一股风潮和暖流。一座城,成了一家人。无论是李刚一家,还是热情无私的郑州市民,他们的善举都凸显了城市的温情,是社会正能量的源源汇聚,是人间大爱的默默表达。

上一篇:作业帮完成超16亿美元E+轮融资,阿里巴巴、软银等参与
下一篇:周洪宇代表:科学编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