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随笔 | 最后的小皮匠
我家隔壁的老街区正在旧改,居民搬走了一大半。几天前从一个弄堂口路过,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的身影。哟!没想到他居然还在!
这位熟人姓王,是弄堂口摆摊的修理匠,虽然60多岁了但大家都还叫他“小皮匠”,因为他从绍兴初来上海时,是毛头小伙子。别看只是几块钱的小买卖,几十年前可是实打实的“高薪职业”,靠着一把修鞋刀撑起一个家,不仅在上海买了房,还把儿子培养成才。一晃眼40多年过去了,摊还是那个摊,只是小王变成了老王。
如今的修理摊生意不比当年,加上一大半的老顾客都搬走了,一天坐下来赚不到几块钱,可能连车钱饭钱都不够,但老王还是每天准点出现。“老王,怎么还来上班啊,这里都快拆了。”老王看看我慢悠悠地说:“这不是还有一些居民没搬走吗?今年是不会拆了,起码还能做到明年。”随后弄堂口走出一位爷叔,和老王说了几句只有他们能听懂的“弄堂八卦”,两人相视一笑。顿时我明白了,他这不是在做生意,是在养老啊。
对老王而言,一辈子最好的时光都留在这个弄堂口,每一个居民他都认识,所有的家长里短他都知道,他早已和这片街坊融为一体,如今弄堂都快没了,他还能去哪呢?
面对这个问题,老王神情有些落寞,一连说了两个不知道。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采访他时,还说万一弄堂拆了他就退休,回绍兴养老去。但如今真的要拆,才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唯一的出路,只有守着这个弄堂口,陪伴这里的人和物,直到最后一天的来临。
“他们说让我今后去社区服务中心继续修,但在那里只能修鞋子,我其他的手艺不就浪费了?再说老顾客都搬走了,我找谁‘嘎讪胡’去呢?”看着老王喃喃自语的样子,心里突然想起了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那位死活不肯下船的琴痴。对老王而言,每天坐在这里摆摊,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希望老王能够享受接下来在弄堂口的每一天,并且找到退休后人生新的方向。社区更迭、匠人老去,这样的规律无法避免。但相信从这里离开的人们,记忆中将永远住着一个弄堂口的小皮匠,以及那些分享“弄堂八卦”的日子。
文/李一能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