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重塑未来教育形态
在教育数字化落地的过程中,校内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8月7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圆桌论坛上,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学校代表及多位专家、从业者就智慧校园建设、产教融合难点突破、数字化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探讨。
主题 1
打造智慧校园新生态,助力因材施教
圆桌论坛环节,各位嘉宾围绕智慧校园建设、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个性化教学等热点话题分享观点和建议。
利用数字化辅助学校教务管理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指出,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提出智慧校园的概念,教育部也进行部署,推动学校的探索和尝试。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曹培杰看来,智慧校园应是“云教育+实践场”。“云教育”指课堂的开放,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实践场”意味着课堂之外学校应注重实践。
学校如何建设好智慧校园?北京汇文中学党委书记陈东指出,学校希望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诊断、评价学校管理等,并进一步改变学校的课堂教学。对此,学校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并利用智慧校园的建设实现教务管理。
教育数字化强调“差异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
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因材施教?如何更好地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陈东表示,汇文中学目前所使用的平台具备了初步的学习监控、教学秩序监控、老师对学生小组讨论的监控等辅助功能,帮助部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孩子更好地融入课堂。
此外,学校使用的平台具备全程留痕的功能,能够记录老师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和线下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辅导。
政府层面在教育数字化的因材施教上有哪些考量?任昌山表示,教育数字化中强调差异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意味着需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从政府角度出发,需要丰富供给,提供适合学生、能帮助他们理解的优质内容,而不是提供一套完全标准化的资源。
未来教师应学会利用技术读懂学生
在师资层面,教育数字化的发展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曹培杰看来,教师仍按照“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开展线上教学,这是一个误区。线上教学应采用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如项目制学习等。“未来教师应学会利用技术读懂学生,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特点、认知特征、学习偏好等,从而判断学生需要哪些支持,并据此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以此实现因材施教。”
任昌山指出,对于将来要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不断更新师范生培养大纲、教学计划,以适应现在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他们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走上讲台,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信息化浪潮下教学模式的改变。”任昌山说道。对于已经在岗的教师,也会通过不断的业务能力培训,帮助教师适应岗位要求。
主题 2
学界业界共商产教融合及数字化人才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发展的热点,也是难点。会上,嘉宾们围绕产教融合、数字化人才培养展开讨论。
产教融合难题根源于院校和企业的属性差异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霍丽娟指出,当前,产教融合还存在着一些难题甚至壁垒,根本原因在于,院校属于教育部门,企业是经济部门,两者都有各自的边界,组织的目标、管理、任务以及追求的价值也都不同。
在旧有机制下,很多企业在参与办学上积极性并不高。对此,京东物流集团教育产业平台部总经理范广辉指出,企业短期有一定投入,但从长期来看,产教融合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大量人才支撑,可以让企业走得更远。
对于当下部分院校层面存在的对产业创新服务程度不够、贡献度不足问题,霍丽娟认为,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要改变校企合作基本逻辑,院校应主动从战略发展层面上与企业进行资源匹配对接,二者共生合作和发展。
这就对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霍丽娟解释,院校正在根据国家新出台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与企业需求更加匹配和对接;同时,院校如何与企业共建平台,共同创新技术研发机制,让更多课题、成果在生产中进行转化,也是当下职业教育提升的重要维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如何与行业“无缝对接”?论坛上,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校长宋国华分享道:“专业应该与市场结合,把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将传统专业附加于信息化和智能化。”他介绍,学校首先对专业进行了适当调整,主要做了两个融入:融入行业、融入国际。
培养数字化创新人才首先应改革培养模式
数字化新业态催生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话题。宋国华介绍,嘉华学院主要遵循了五个方面:一是国际化办学理念,二是国际化师资,三是国际课程,四是国际化教学,五是对教学环境进行改造,进行智慧校园建设。
“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际化企业,数字素养是未来企业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京东物流集团是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范广辉认为,数字化人才培养首先要“掀起一场数字化的课堂革命”,把传统的实践教学与企业实操或实际经营结合,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还要培养数字化的名师,寻求用更好的方式,让老师更容易教,搭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场景。此外,应鼓励真正的数字化企业、龙头企业融入教育。
霍丽娟指出,各层次人才培养的结构、质量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融合。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重建学习空间,同时也要重塑师生关系,把企业真实的项目和任务转化成教学资源。另外,建立起教学资源转化的机制,同时也要打造职业教育的智慧平台。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苏季 冯琪
上一篇:最美教师|即墨古城北关街幼儿园教师董海涵情系故土育桃李
下一篇:幼儿家长的烦心事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