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的马未都成了文化名人
某日和朋友聊天,聊到《收藏马未都》,朋友说:“马未都这小老头太有意思了”,在一番赞美之后冷不丁的问了一个问题:“马未都先生是哪儿毕业的呀,这么有学识。”我一时语塞,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尴尬,最后在朋友的追问下,我只能告诉她,马未都先生只能小学四年级的学历。朋友顿时哑然,我明白她的心思,一个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人怎么能就成了文化名人?
马未都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
马未都先生的经历颇为传奇,1966年,马未都11岁,“文革”开始了,刚读到小学四年级的他学业戛然而止。1975年,马未都终于回到了北京城,和那个时代许多热爱文学的青年一样,他也热爱文学,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愿意动动笔。20多岁的时候,马未都一举成名,他讲述青年人情爱的小说《今夜月儿明》被《中国青年报》副刊以整版篇幅刊出。后来,马未都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成为该社当年最年轻的编辑。用他自己的话说:“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出版社上班了,无法再参加高考走进大学。”再后来,他写过剧本,开过歌舞厅,直到他潜心开博物馆搞收藏,就这样,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马未都终于成了收藏文化圈里人尽皆知的马先生。
小学文化的马未都怎么就成了文化名人?
2008年,马未都先生走上屏幕说收藏,他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诙谐幽默的“马氏语言”迅速俘虏了大片“马扎”,成为了大众文化偶像。对此,有人不解,一个小学生怎么就成了文化名人。
在《收藏马未都》的节目录制现场,我们感受到了马未都先生“润物细无声”的文化魅力:
“老子的话说得特别有意思。他说万物都在同时生长,我看着你轮回。我们其实都达不到这个高度,我们没有能力看着所有的事物轮回,我们是轮回当中的一个环节而已。”马未都先生对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话解释道。
“我们是一个农耕民族,一般来说容易固步自封。但是游牧民族带给我们一种先进的文化,让我们看到还有另外一种起居方式。只有我们,只有聪明的中国人,改变了起居习惯,既保留了席地而坐的一些特性,又接受了高坐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给我们后来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马未都先生用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了马扎与中国人起居方式改变之间的关系。
看过马未都先生节目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马未都先生是把学问做透了,任何沉重的知识他都能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对于这样的评价,马未都先生说这得益于少年时的教育断层经历和自己的勤奋,“对未知事情极感兴趣,书读得特别杂”。特别是对于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他更是如痴如醉。“我当时对很多历史都不熟悉,就特别想知道。”
“这是在给文化鼓掌,不是给我。” “文化说事,明白做人。” “我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物质能带给人的享受是短暂的,但徜徉在精神世界里,我觉得很幸福。”这些都是马未都先生在节目现场反复强调的话。其实,不仅仅是马未都感受到了“精神”所带来的幸福,文化正以星星之火之势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用他的话来说“文化的消费时代”已经到来。人们更愿意去关注那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现象,从中找出对自己生活有用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未都先生讲得不仅仅是历史文化,更多的是实用生活哲学,拥有众多“马扎”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学学历的马未都先生成为文化名人不是偶然的现象,它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上一篇:火热抢报~南山书院【电信校区】2017秋季班招生啦!
下一篇:播下阅读的种子 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行动首次走进西藏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