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路,城乡齐迈步
教育部负责人解读《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育均衡路,城乡齐迈步
“乡村弱”“城镇挤”,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无奈: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大班额问题严重……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针对这两大难题开出药方。7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刘利民表示:“预计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要基本协调。”
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新要求,回应群众关切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是百姓朴素又迫切的期待。可是,这样一些场景让人心酸:一些乡村学校校舍简陋,课程无法开足开齐,不少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有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及时关爱,有的随迁子女在入学时磕磕绊绊……
“义务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一些地方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存在一定差距。”刘利民说。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就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新部署,二是适应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三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新关切。”刘利民介绍说,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研究制定了《意见》,先后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由国务院印发实施。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已由数量不足转向质量不高,需要着力解决‘乡村弱’的问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矛盾,则需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短缺问题,也就是‘城镇挤’的问题。国家出台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正是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新要求做出的科学判断。”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分析。
破解“乡村弱”,实行“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
城乡二元结构,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就拿最让人眼热的“编制”来说,过去,城乡教职工编制是不一样的,按照师生比来算,乡村教师编制少,城市教师编制多。“现在我们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小学是1∶19,初中是1∶13.5。”刘利民说。
教师编制的变化只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方面。根据《意见》,将实行“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即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一个全覆盖”则是“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刘利民介绍,针对“乡村弱”问题,《意见》指出,要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师资配置,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的问题;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
在均衡配置城乡师资方面,《意见》要求,合理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域调整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城镇学校的实际需要,并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各种形式“吃空饷”。
在改革乡村教师待遇方面,《意见》要求,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健全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逐步推动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相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并将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
破解“城镇挤”,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大班额”是《意见》着力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什么叫大班额?中小学标准班额,小学是45人,初中是50人。因为资源不足,现在一些地方班额比较大,56人以上的叫做大班额,66人以上叫超大班额。
刘利民介绍,“据我观察,全国大班额的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个别省份大班额比例超过20%,比较严重。二是从城乡看,主要集中在城镇,全国3/4的大班额集中在中西部的县镇。三是从学段上看,主要是集中在初中。”
怎么解决“城镇挤”的问题?《意见》开出了“药方”:
一是要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时候,要根据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纳入到城镇规划,并严格执行。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实施“交钥匙”工程,加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提供足够的学位。二是要促进生源的合理均衡,避免大量学生集中在少数热点学校,造成大班额问题。三是要努力办好乡村的教育。适度稳定乡村生源,从源头上减少城镇大班额现象。四是要启动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要求各省制定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目标是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
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这两大群体还将长期存在。对这两大特殊群体,《意见》给予了充分关注。
刘利民介绍,对于随迁子女,要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公办和民办学校都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对于留守儿童,要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履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的失职行为,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记者 张烁)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