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幼儿园阶段应做好幼小衔接

栏目:远程教育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幼小衔接,是3-6岁整个幼儿园阶段该做的工作,而不是在幼儿园大班才思考的问题。”在近日举行的“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五季首场讲座上,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这么告诉为“幼小衔接”焦虑的家长。

  她的讲座围绕着“关注核心素养,奠定孩子未来发展基础”的主题,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分数=幸福?

  不!需注重核心素养、聚焦志趣

  从事学前教育26年,有17年示范园管理经验的朱素静让家长首先要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回答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教育部颁发的有关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出发,包含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等六要素。

  “而落实到生活中,我们可以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给孩子如何珍爱生命、自我管理,也可以给他们讲国家认同。这些教育幼儿园同样可以做到,幼小衔接就是在孩子童年时埋下种子,而不是到了一定的阶段再进行教育。”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幸福等于分数吗? 朱素静提到了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的三个观点: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心中有他人;希望孩子有一个可期待的抱负。他还认为,培养“牛娃”的攻略是聚焦志趣。

  朱素静指出,孩子处于0-6岁时,家长可以让他们广泛接触运动、游戏、音乐、艺术等,发掘孩子的兴趣,“小班的孩子可以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注意力最少要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当发现孩子对某方面感兴趣时,可以鼓励他多尝试。”

  她表示,当孩子长大后,家长能发现,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是每个人的特长。“只有家长最清楚何为孩子的强项,去从孩子的志趣方向发现,然后补长,这就是所谓的聚焦志趣。”

  教育引出什么?

  需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

  教育需要引出什么? 朱素静讲了宋庆龄幼儿园的一件小事例。宋庆龄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次因为读了绘本《蚯蚓的日记》后对蚯蚓产生了兴趣。但由于幼儿园草地维护得很好,老师根本抓不到蚯蚓,怎么办?“他就去网上淘了些蚯蚓,将它们埋进土里,再带着孩子去找蚯蚓并研究。这是我们创造出的,为的是迎合孩子的求知热度。”

  在朱素静看来,幼儿园的工作就是引出藏在孩子心中的智能,而不是提前教孩子课程知识然后送孩子进小学。“让孩子的热忱与兴趣适配,形成较好的链接。”

  对于不可避免的作业问题,朱素静觉得处于幼小衔接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态度和习惯。

  如有些家长会说:“老师总给我们布置很多手工作业,三年都把我变成了手工能手了。”但其实,手工作业过程中如何搜集材料、如何学习,家长的智慧和思维逻辑在与孩子合作中是能传递给孩子的。

  最佳的“陪读”时间不是睡前,而是傍晚,这也是朱素静教给家长的干货,“睡前阅读,孩子越听越兴奋。若在傍晚,找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和孩子一起阅读是最棒的了。”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 朱素静觉得,陪伴不在数量,而在于坚持。3-6岁,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运动、游戏,一起做一些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方式比较独特,那就是游戏。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多做一些生活中的游戏,哪怕带着孩子在马路上跳格子,跳出1、2、3、4、5,学的就是与数学有关的内容。”

  到了小学,朱素静觉得陪伴应该适当放松。监督式的陪伴少一点,示范型的陪伴多一些,学会放手,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陪伴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链接]

  为家长解答幼小衔接、小初衔接问题

  这场讲座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五季的首场讲座。

  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一季在2017年8月正式与家长们见面。从第一季到第四季的大讲堂,通过围绕孩子、家长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组织教育中的焦点问题,为青年家长提供专业、权威的教育方法,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五季名校长公益大讲堂将携手沪上各校名校长、各幼儿园园长,聚焦“幼小衔接、小初衔接”,为家长解答各类困惑。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来源:青年报

上一篇:中考历史考点:一路一带史料探究练习
下一篇:新浪:定义微电影的标准与方向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