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健康领域的中国创举
◎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
自1989年起,每年4月是“爱国卫生月”,很多年轻人也许都没有听过。
事实上,“爱国卫生月”来源于爱国卫生运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疫病流行,群众缺医少药。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全国倡导发起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今天看来,意义依然非凡,可谓健康领域的一项中国创举。”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环境整治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日前,全国爱卫办等九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环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各地要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居家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清除蚊、蝇、鼠等病媒生物孳生地,组织专业防制队伍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活动,预防和控制病媒传播疾病流行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研究员说。
刘起勇介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爱国卫生运动就与“除四害”相结合,以控制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目前,在我国40种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乙脑、疟疾等10种典型的病媒传播疾病。
“选择4月作为爱国卫生月,还有季节性考虑。此时在我国大多地区,‘四害’等病媒生物进入繁殖和快速增长季节,做好防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起勇解释,病媒生物控制要因地制宜,南方地区要重点开展清除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治理和成蚊灭杀工作,有效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在夏季传播流行;北方地区要重点采取清除垃圾、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范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发生,同时做好越冬蚊防制工作。
刘起勇说,爱国卫生运动对除害防病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我国病媒生物密度稳中有降,病媒传播疾病控制效果显著。2007年,我国率先消除了丝虫病;2017年,我国控制了疟疾的本土传播。鼠疫等病媒传播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尤其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这也提醒人们,更要重视个人卫生及居住环境的清洁,以保障较好的防控效果。”刘起勇强调。
科学消毒精准防护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不得不说,爱国卫生运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仍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本次疫情中,初期病例和特殊场所聚集性病例的发生都与环境卫生有很大关系,在疫情防控中,环境卫生和消毒作用突出。”施小明说。
图为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对T3航站楼进行全面消杀作业。杨环摄
施小明介绍,疫情初期,他们就提出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指南和消毒方法;同时,动员全社会开展预防性消毒,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和高频接触表面的消毒,加强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通风换气等综合防控措施,切断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的途径,减缓了病毒传播速度,有效降低了感染人群数量,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促进疫情形势的扭转。
以华南海鲜市场为例,由于环境复杂,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专家研讨,制定了专门彻底清理和终末消毒方案,先在市场内环境喷洒消毒和空气喷雾消毒;消毒完毕后,彻底清理市场内物品和垃圾;清理后对市场内进行清洗;最后对市场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和效果评价。
为应对防护服短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会议上,他们提出除隔离ICU外,其他隔离病区的一次性防护服可不考虑微生物指标,同时建议部分消毒产品应急上市,均被采纳,有效缓解了我国疫情应对关键时期一次性防护服和消毒物资短缺的问题。
“事实证明,及时发布有针对性的场所环境卫生防护、个人防护和消毒等防控措施,引导公众开展科学消毒,对减少人群暴露于病毒的机会,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从而推动各项防控措施顺利实施意义重大。”施小明说。
疫情基本向好个人仍需做好防控
“目前国内疫情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但国际输入压力加大,在保障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仍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科学消毒。”施小明说。
施小明表示,重点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对隔离病区、病家进行随时消毒和及时终末消毒;对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对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的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对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人人做好手卫生。
今年“爱国卫生月”的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属于低风险区,但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在国内疫情基本向好的情况下,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环境卫生行为和习惯。”施小明说。
目前,他建议民众尽量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去人员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勤洗手、讲究手卫生、注意咳嗽礼仪;居家和工作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外出或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等。
健康环卫重在有“我”
科技日报评论员
今年4月是我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一个——我们刚刚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在全球疫情不断加速蔓延的态势下,我们正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作战”局面。
相信经此一“疫”,不论之前是否听说过爱国卫生运动,很多人都会对其有更好的理解。爱国卫生运动是由党委政府领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群众性卫生活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们切身感受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所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切实受益于这种全民总动员防疫的举国优势。
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主题是“防疫有我,爱卫同行”,这一重在有“我”的号召正当其时。着眼当下,彻底打赢疫情阻击战,为复工复产护航,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受益人,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是践行爱国卫生运动最基本的要求。放眼长远,生活环境卫生是大家共同的健康财富,做环境健康的促进者应是我们作为公民的基本使命。
从我做起,首先要做好个人的健康责任人,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有利于他人健康。同时,要做环境健康建设的促进者,遵守各种卫生环境制度,主动参与到“改善环境共享健康”“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和谐心态快乐生活”的主题活动中去。
两个多月以来,新冠病毒的狡猾固然让很多出门在外的人缺乏安全感,但其实人人戴口罩、公共场所消毒、投放消毒洗手液等这些防疫措施,客观上给了我们一个可谓前所未有的良好公共卫生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另一种安全感,相信这种环境卫生标准,没有人不喜欢。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营造健康环境卫生也应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不是哪个部门、某些工作人员的事,而是要依靠每一个“我”的良好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态文明习惯,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科技日报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