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状告语文”给垄断教材提了醒
近日,郑州的彭帮怀老师在阅读2013年秋季上市的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将书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因为他在书中发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有的是错误,有的与课标不符,归结起来有30余处。目前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已经立案。(11月19日《郑州晚报》)
语文教材,又登上新闻了。继“删鲁迅”、“删水浒”、“文章不属名”、“抄袭国外作品”、“捏造英雄故事”等问题之后,关于语文教材,又出现了“硬伤过多”的严重性错误。需要明确的是,这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教材,不是“找碴游戏”的素材。本着为中学生负责的态度,也本着自己对于语文学科建设的认真负责态度,这位教师起诉了出版社和书商,也算是对垄断发行的教材提了一个醒——教材编撰必须要小心认真,让广大老师和学生使用,也意味着无数双眼睛在监督。
我国教材的发行出版和订购早已在形式上打破了垄断。注意,仅仅是形式上,而不是实质上。早在2005年,国务院便印发了《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这两个办法对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的招标投标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但是,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这样一块肥到流油的大肥肉,不是任何一个出版社都能抢得到的。更何况,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也仅仅是在试点进行了改革。
教材领域的垄断,每位学生和家长都有体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几代人的“国民记忆”仍然能够没有悬念地得到最大订单,标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仍然是学生书桌上的“主力军”。虽然近些年以来,各地的教材都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比如,许多地方的中学正在使用岳麓出版社的历史教材,许多地方的中学正在使用中图出版社的地理教材。但是,综合看来,人教版在教材领域,仍然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
垄断发行的教材,自然免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在学校里工作几十年的老师工作到退休想必也不会听到人教版教材有“打折促销”的那一天,虽说促销受销售情况的影响,但是,从没有搞过促销的人教版各科教材,不正也像是我国的油价和高铁票价嘛。其次,在版权上,各地各科教材屡屡出现抄袭、文图不配等硬伤,我想这并非可用编辑负不负责来简单定论——在垄断体制内谈负责,我相信永远是件奢侈的事。此外,《收获》杂志编辑廖增湖(叶开),就曾经为语文教材列出过“三宗罪”:随意篡改名人名作;不给文章作者署名;强加了太多太多的道德因素。
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东西,教材更是如此。可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便能轻易找到30余处错误,这样的教材的使用价值又该如何评判?谁又应该为教材所起到的误人子弟的负作用而担责?面对教师起诉出版社和书商的事情,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能够俯下身子,认认真真的再把教材顺一遍,既为了自己出版良心,也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正确使用。
打破教材的垄断发行与出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材的质量,必须以打破垄断为前提。一者,在教材的招投标领域,希望能够更加彻底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只有让教材走向市场,才有可能让学生和老师选择自己信得过的教材。
上一篇:曹文剑桥随笔:初中的孩子如何规划去剑桥?
下一篇:把战争故事讲给孩子听
最近更新远程教育
- 澳洲传媒专业分类
- 均胜电子获“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
- 温差12℃!菏泽天气马上反转!
- 山东这三个家族进入2023胡润百富榜前100名
- 永定区:百舸争流绽芬芳 体育赛课促成长
- 花钱就能免试读博士?马鞍山一女硕士被骗12万元
-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魅力何在?海珠服装产业链转移考察团二次走进新塘
- 九九重阳 孝润童心 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重阳节主题活动
- 浪潮信息业绩失速股价受挫 国内算力景气度提升有望打开增量
- 凌晨三点上岗接驳,烟台公交集团顺利“跑完”烟台马拉松
- 中航大探索定向就业招生新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逻辑与策略
- 自考本科需要考多久?
- 郑州都市圈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原出“圈”再出发
- 行政人员“卡壳”高校教师资格证 职业晋升瓶颈待解
- 起猛了!这是“银角大王”在上课吧
- 物业服务哪家强?来普陀这场比武练兵中找答案
- 战火下加沙一大学的助教:在炮火中开设中文班,缓解孩子们的恐惧
- 原创世界羽联最新排名 翁泓阳上升三位
- 哈六中被授予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优秀生源基地”
- 山西聚焦“百亿工程”目标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全力打赢重点产业链攻坚战
- 大专学历可以直接报考中级会计师吗?
- 13国官员学者共议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金华周记(2023.9.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