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生意”,在线教育不应成为敛财工具
寒假期间,各大在线教育机构纷纷开启“抢人”模式,不少机构以低价为噱头引家长“入网”。在声势浩大的宣传中,上课的都是“名师”,效果都是“提分明显”,帮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但实际上,不少机构的老师资质存疑,课程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老师无心授课,而是一门心思做销售。(2月22日 《人民日报》)
在线教育机构的野蛮生长和无序竞争,把教育变成一门“生意”,把教育者变成“销售者”,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畸形,更突破了社会底线。教育乃百年大计,勿让教育成为敛财的工具。
重品牌营销而轻课程研发,本末倒置的行为暴露出了在线教育机构利益至上的本质。据媒体报道,“跟谁学”在线教育机构2020年第三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56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2.2亿元,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的9.3倍。除了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广告,这种发展模式也让授课者成为了销售者,机构中评判老师能力高低的标准不再是授课的好与坏,而是售课的多与少。机构老师甚至不用持证即可上岗,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也没有过硬的学历要求,这样低的职业准入门槛,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学生极不负责,让我们不禁发问:在线教育机构做的到底是教育,还是生意?
并且,在线教育机构的强势营销策略,容易加剧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当下,无论是电梯内、电视中还是手机里,在线教育的广告无处不在。机构为了获得家长关注,制作的广告内容多是针对孩子教育竞争的痛点,煽动家长的教育焦虑情绪,而为焦虑情绪买单的则是尽管有减负政策却依然“越减越负”的学生。若是通过在机构的学习让学生有所收获,倒也无可厚非,但当下在线教育机构如此本末倒置的发展模式,很难让人不去为其教育质量打上一个问号。被在线教育机构加剧的教育焦虑,机构本身无法用行动去解决,又该何处安放?
教育不是“生意”,在线教育不应成为企业敛财的工具。对于在线教育行业无序竞争、野蛮生长的现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在线教育机构资质和内容上的监管,规范现有在线教育市场,全力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理权益;在线教育行业内部也应加强自律,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这才是行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文/徐韵宁(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徐韵宁
编辑:陈乘
【来源:红网_红辣椒评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上一篇:21世纪教育的2020年:内生增长强劲,聚焦“京津冀和长三角”迎发展机遇
下一篇:推进普惠教育?在线教育平台需探索更持续的发展模式
最近更新在线教育
- 【无讼乡镇】安顺“无讼乡镇”再添一员
- 人才需求正旺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
- 外教入主 外援助力 辽宁女排新赛季展新气象
- 运动生涯辉煌,执教之路仍不一帆风顺!马琳下课悬念重重,刘国梁尽在掌握
-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2023年度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
- 湖南娄星:重教育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海选报名截止!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在全国掀起文化热潮
- 越西县多措并举强化“组团式”帮扶组织保障
- 津药达仁堂刘淑:做创新国药领跑者,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 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 @东马跑友 2023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赛健康跑参赛须知来啦
- 秋招火热 产业变迁引领就业新方向
- 出国的“不二”之选 | 力迈剑桥中学课程特色
- 东海县西双湖派出所:织密治安“防护网” 筑牢秋季“防火墙”
- CBA常规赛:新疆伊力特胜江苏肯帝亚
- 护航企业“走出去”服务人才“引进来”
- 厦门科学城·同安区首届科技服务节落幕 “同企云”平台上线
- 南邮师生来到办学发轫地,共上“行走的思政课”
- 被动陷入监护缺失怎么办?“养老监护人”可以自主选择
- 天津:孩子们在活力校园动起来
- 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闭幕 1500万人打卡城市更新街区
- 700吨!中广欧特斯助力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热水系统改造升级
- 自考可以复核哪些成绩?
- 深圳中考球类项目重点考查什么?难度如何?记者实测→
- 超6.8万亿!山东前三季度GDP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