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今天在海口举行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2-12-06
手机版

  点击观看视频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今天在海口举行

  对标先进典型 凝聚攻坚合力

  编者按:

  10月22日上午,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海南省人大会堂举行。报告团成员将讲述自己的扶贫、脱贫故事,向海南传递攻坚的力量。

  海南日报今日刊登7名获奖者和1个获奖单位的先进事迹,希望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激励海南广大干部群众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无脚踏出脱贫路 单手撑起半边天

  

  6岁那年,张顺东被电击伤,由于没钱医治,右手和双脚溃烂先后截肢,只剩下一只手。其妻子李国秀天生没有双手。一只手、一双脚,支撑起一个小家。

  儿女出生后,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张顺东依旧常常对自己说,再怎么艰难,都要带着一家人走出困境。春天,他在山沟山洼围水,妻子在稻田里用脚插秧;夏天,他修枝打杈,妻子在地里除草;秋天,他用一只手掰玉米,妻子背着篮子站在地里接着;冬天,他劈柴生火,妻子缝补衣服、教孩子读书。

  2017年精准扶贫以后,政府补助张顺东一家5.1万元,帮助其盖了新房。同时,在政府的资助与培养下,他的儿女都已成才,张顺东踏出了脱贫的第一步。

  虽然张顺东身体残疾,能力有限,但他也想着回报社会。作为村里的残疾人联络员,张顺东为村里的残疾人提供联络服务。看到他每天忙忙碌碌、四处奔波,身边有人劝他,像他这样的残疾人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不错了,不要管那么多。张顺东总是回应:“大家帮了我很多,我也想力所能及帮帮别人。”

  此外,张顺东还参加了东川区残疾人电商培训,他希望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残疾人一样能够脱贫奔小康,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张顺东说。

  个人档案:张顺东(男)、李国秀(女)夫妇,汉族,群众,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杨宁

  回归苗乡挑重担 带领乡亲奔富路

  

  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面临择业时,她想到是大苗山养育了自己,或许她可以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出一份力呢?于是,她决定回村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整村脱贫。

  依托江门村丰富的竹子资源,杨宁开始在广东、海南等地寻找商家。她回村贷款5万元,建起了竹子收购站,带动江门村户均增收1万多元。

  种竹子收益周期长,为了让村民们有更多的收益,杨宁带领村民尝试种植辣椒、葛根,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2017年,杨宁发现紫黑香糯米的市场行情很好,于是发动村民通过苗族传统的“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稻,每亩稻田放养13只香鸭、150条禾花鱼。在她的带领下,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了120多亩紫黑香糯稻。2017年秋天,江门村迎来了大丰收,每亩稻田的种植收入增加了约两倍。同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杨宁当选大苗山地区第一个女大学生村委会主任。年底,她带领江门村整村脱贫,大大激发了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杨宁的带领下,江门村创建了“苗阿嫂”“苗阿公”品牌,建起了农产品加工厂。近3年来,江门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增收11.7万元。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江门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0.05%,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7000多元。

  个人档案:杨宁(女),苗族,35岁,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石丽平

  传承指尖技艺 助力脱贫攻坚

  

  从2000年开始,石丽平用8年时间,走遍贵州的苗家村寨,寻找整理并记录濒临失传的苗绣技艺。2008年12月,石丽平成立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制作推广苗家文化产品。如今,她的团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260人,先后带动4000多名各族同胞就业创业,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石丽平带领团队形成了带动村民脱贫、创业就业的“锦绣计划”。该计划得到了贵州省妇联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石丽平的团队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助力脱贫”行动,组织贫困山区妇女集中培训,让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2013年初,培训班开班。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学习后,60名贫困妇女中有一半学员被正式录用。紧接着,石丽平在10多个乡镇陆续举办30多期培训班,培养超过2000名苗绣能手。

  2014年后,当地政府推出“雨露计划”,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贫困劳动力培训等惠民利民活动。石丽平将苗绣产品远销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去年销售收入就达6000多万元。

  扶贫先扶智,石丽平还联系北京等地高校,将年轻有潜力的绣娘送去先进发达地区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她们的能力水平。截至2019年底,石丽平共培训了一万多名绣娘,帮助300多户贫困户1000余人顺利脱贫。

  石丽平还在贵州多个区县的搬迁扶贫安置点建立扶贫工坊,累计开办培训班130余期,培训6733人次,“一人一工坊”居家就业人数累计达1600余人。

  个人档案:石丽平(女),苗族,54岁,民建会员,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徐咏梅

  在脱贫攻坚中 成就最好的自己

  

  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咏梅希望把个人良好愿望和国家的扶贫事业结合起来,走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之路,改变创业所在地临高县农村的落后面貌。

  徐咏梅组织团队反复研讨论证,多次到东南亚等国家考察,最后确定发展凤梨这个扶贫产业。徐咏梅首先在临高新盈镇龙兰村试点,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务工”的扶贫模式,带动村民发展凤梨产业。龙兰村试点成功,让当地农户看到了种植凤梨的“含金量”,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也得以在临高迅速推广。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6个乡镇实施10万亩金钻凤梨全产业链建设项目,由公司、村委会、贫困户共同出资组建热带水果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只有观念上的“脱贫”,才能实现永续脱贫。徐咏梅带领公司与乡镇共建扶贫培训学校,采取“农业基地+培训基地+扶贫工厂”“三位一体”的模式,推广生态农业的理念以及种植绿色优质水果的方法。

  一路走来,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累计给贫困户分红2200多万元,帮助3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该公司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凤梨生产商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徐咏梅说,做农业20年,在扶贫路上,她不仅发展壮大了事业,更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情怀回报社会的真正的企业家。真可谓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个人档案:徐咏梅(女),汉族,53岁,无党派人士,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获奖单位代表黄荣彪

  毛南族 整族脱贫的“环江答卷”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黄荣彪作为县委书记,8年来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立志啃下毛南族整族脱贫这块“硬骨头”。

  环江创新推行“大村长制”,破解“责任压实不力、资源整合不好、攻坚力量不足”等难题。去年7月,该县将县直单位123名局长,全脱产下沉至村中担任大村长。大村长驻村后,引进项目400多个,为民办实事1.1万多件。

  为解决百姓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环江投入超过15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打响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四大战役。

  其中,环江重点实施“打狗河饮水工程”。该工程将12公里外的打狗河河水从贵州引到毛南腹地,难度相当大,通过不懈地努力,2019年6月24日,“打狗河饮水工程”正式通水。

  “十三五”期间,4357户、17860人搬出了大山,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6.8%。环江发动群众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种桑养蚕,养牛养羊,也大力发展油茶、红心柚等长效产业,多举措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引进27家龙头企业,开设102个扶贫车间,打造电子科技产业园,使近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为了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环江重点打造“世遗环江·多彩毛南”两大品牌,以“傩文化”和“花竹帽文化”为切入点,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2019年底,环江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9.56%下降至1.48%。今年5月,环江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单位档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肖正强

  退伍老兵不褪色 脱贫战场立新功

  

  2016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肖正强,放弃经营多年的建材生意,毅然回到家乡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立志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同年,肖正强当选平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平元村全村992户328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403人,贫困发生率8.9%。为了抓好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肖正强从领导班子入手进行大胆改革,借鉴部队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38岁的班子队伍。

  2018年,肖正强动员村里的退役军人积极参与村务,组建退役军人“特战队”,在 “特战队”的强力推动下,平元村快速脱贫致富。肖正强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 成立平元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收回被村民占用的500亩集体土地,发展桑葚产业,并与贵州茅台保健酒业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实现产销对接,解决后续销售难题。

  肖正强争取扶贫资金,组织村民种植蔬菜和金丝皇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给贫困户分红,带动65名贫困劳动力务工,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1万元。他动员村民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种植经济林500亩,带动80余户村民致富。如今, 平元村精品蔬菜种植面积从100亩扩大到600多亩。

  肖正强带领“特战队”帮扶周边8个村寨发展产业,有效带动附近村寨种植果蔬4400余亩,年经济收入达4000多万元。

  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2019年平元村村集体收入盈余80余万元,提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个人档案:肖正强(男),苗族,39岁,中共党员,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张雷威

  踏遍青山人未老 小康路上“点子王”

  

  张雷威是国家电网榆林供电公司退休干部,从2000年至今,他参加榆林市社会扶贫工作20年,先后在6个县区、19个乡镇、56个贫困村驻村帮扶,累计帮助1.2万余名群众脱贫。

  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老扶贫”,已经退休的张雷威在日记上写下:精准扶贫事未竟,脱贫攻坚再上阵!

  他在李站村义务扶贫,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42户贫困户用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入了股,25户非贫困户用自有资金也入了股。今年,该村的养牛场在留足生产发展资金和公益基金的基础上,预计可给每户分红3000元。

  受到合作社的启发,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扶智工作中。他牵头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金点子”劳模扶贫帮困服务队。服务队集中了一批热心社会扶贫事业的劳动模范、驻村第一书记、农牧业专家。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专业技术特长,一边为贫困村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制定发展规划,牵线搭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一边手把手向年轻的驻村扶贫干部传授工作经验和农业技术,通过“传帮带”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金点子”服务队组建以来,服务队队员足迹遍布榆林地区100多个村庄,成员由原来的23人增加到48人。服务队帮乡亲们建肉牛养殖场、白绒山羊养殖场、蔬菜香菇大棚、万亩山地有机苹果园,开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土地托管等项目。“金点子”服务队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帮助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个人档案:张雷威(男),汉族,65岁,中共党员,国家电网榆林供电公司退休干部、扶贫工作顾问,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策划/傅一艺 撰文/傅一艺 王伟君 潘志勇 孙华 图片/秦彦)

上一篇:人教版:1-6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下载打印,助孩子冲刺100分
下一篇:代写工作总结多少钱一篇?代写工作总结1000字多少钱?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