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0字
明朝那些事儿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明朝那些事儿》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套书。
电影盒子《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一共有七本。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 年到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并加入对当时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以及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一些令人感慨颇多的文章,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篇。
第一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这篇文章讲的是郑和的故事。
郑和,洪武四年出生,原名马三保,他从小就喜欢航海,这是因为他是一个伊斯兰教信徒,他的父亲也是伊斯兰教信徒,而所有的伊斯兰教信徒都有一个愿望,去麦加朝圣。
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他父亲曾去过麦加,他小时候父亲常给他讲朝圣途中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影响了马三保。于是他从小努力锻炼身体,读有关航海的书。因为他有一个信念——去麦加朝圣。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洪武十四年,傅友德远征云南,正是这次战争改变了马三保的命运。
远征之后,明军俘获了一些儿童战俘,可当时对儿童战俘有一个残忍的惯例——阉割,十一岁的马三保正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
从此,马三保便跟着明军南征北战,没人把他当孩子看,能照顾他的只有自己。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怎么照顾自己呢?但他坚强地活了下来。
后来,皇帝朱棣看中了他,选他做了自己的亲信,在郑村坝之战中,朱棣用他的计策大败南军。朱棣登基后,封他为内宫监太监,并赐姓“郑”,此后,他便改名郑和。
为了寻找建文帝,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创造了一段中国人在海上的传奇,还去了麦加,圆了他的梦想,可在最后一次下西洋时,郑和一病不起,他回不到祖国了,但他的一生已无缺憾,他从此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郑和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
第二篇——《传奇就此开始》
下面介绍的是王守仁的故事。
成化八年,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他家是有钱的大地主,成化十七年,他家搬到了北京,因为他父亲王华考中了状元。
王华觉得儿子该读书了,于是请来老师教他读书,王守仁很聪明,学得很好,可他却总做出奇怪的事。
十五岁,他想为国效力,讨平鞑靼,被父亲用书打了,嫌他想法太狂,他又想做圣贤,又被王华打了响亮的耳光。
此后王守仁不断“悟道”,想成为圣贤,但没有成功,他考中二甲后在工部工作,但因触犯了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招待所所长,但他就是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悟出了“天理人欲”,从此步入圣贤之列。
正德五年,他被任命为知县,正德十一年,又奉命巡抚江西,在那里他用无与伦比的计谋打败了多年未解决的土匪,最棘手的问题——宁王叛乱,王守仁依然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
他的理想成了现实,有了自己的学派——王学学派,收了许多弟子。他的心学是文明史上的奇葩。
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
第三篇——《战争——最后的抉择》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戚继光。
嘉靖七年戚继光出生,他的祖先戚祥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世袭职位,他的父亲戚景通担任过神机营副将。
戚继光自幼苦读私塾,戚景通反复教导儿子要建功立业,后来,他继承了世袭职位,是四品将军。
但当时规定,像戚继光这样级别的官员出门必须乘车,可他家贫买不起车,因为丢不起面子,他被迫辍学,在家里苦读。嘉靖二十三年,十七岁的戚继光就任登州指挥,后来他训练了自己的军队——戚家军,还编了自己的阵法:鸳鸯阵、三才阵、五行阵。戚家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令倭寇闻风丧胆。
自嘉靖三十八年至嘉靖四十五年,戚继光历十三战,横扫敌军,几近全歼,最大伤亡仅六十九人,敌我伤亡比例为30 :1,此战绩空前绝后,彪炳史册。
万历十五年,这位英雄病逝,年六十岁。
第四篇——《奇怪的人——清官海瑞》
正德九年,海瑞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他的几个叔叔不是举人就是进士,但他的父亲只是个秀才,死的还挺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督促他学习,他不是很聪明,二十八岁才考入县学成为了生员,三十六岁才考中举人,后来做了福建南平县的教谕,这年他四十一岁。
官虽小,但海瑞精神可嘉,他认真地工作,又升为淳安知县,他不贪污,让手下也不贪污,一直为官清廉,后又升为户部云南司主事。他又做了一个惊人之举——骂皇上。
他不但骂,还骂的有新意,他知道上奏疏的后果,提前为自己买了棺材,但他虽入了狱,但头上那把刀却迟迟不砍下来,这是因为欣赏他的徐阶等人骗过了皇上,保住了海瑞。
后来他升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直到万历十五年冬天,死亡降临到他头上,
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一个老仆人陪着他,海瑞对仆人说出了遗言。
“明天,你送六钱银子到兵部”,说完就去了。
原来,兵部给高级官员送柴火钱,他死之前,兵部送来的柴火钱,经他测量,多给了六钱银子。
他死后,好友御史王用汲为他收尸,他只找到了几件打着补丁的衣服和装衣服的破箱子。
听说海瑞死讯后,南京男女老幼为他守孝。出殡时为他送葬的人排了百里,一日之内,无人离去。
他是当之无愧的明代第一清官。
第五篇——《天才的对弈》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最优秀的内阁首辅。
他自幼聪明好学,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考举人,虽得到考官赏识,却没中第。这是因为考官怕他得意忘形。十五岁又考中举人,二十三岁考中进士,成为翰林后升为右谕德,这个职位的唯一工作就是担任裕王的讲官,后又成为内阁首辅,他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改革。
具体是怎样改的呢?第一,是一条鞭法,自古以来,国家收税,老百姓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事。税基本分为三种:一是田税,你种了皇帝的地,自然交钱。二是人头税,有几个人交几份钱。三是徭役,修工程,搞接待,不但要出钱,还要出力。
于是,张居正退出了这个一条鞭法,以后不收东西了,收真金白银。
第二,考成法,类似考勤。官员必须收到九成银子才算过关,如果没有收齐,就降级、杀头。
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年五十八岁。
他为明朝做出了巨大贡献,规定考成法,增加了国家收入,是大明的大功臣。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不会消失,不会因为富贵而逝去,不会因为权势而凋亡。
《明朝那些事儿》告诉我,只有不懈的努力,才会有巨大的成功。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央视聚焦!湖北一大学生为百只长江流域濒危鸟类画像
下一篇:「创城有我·池州教体在行动」访贵池区杏花村小学校长纪良模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
- “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让这所高职院校交出亮眼成绩单
- 田浩江×毛尖|《角斗场的<图兰朵>》:重新发现汉语呼吸系统
- 冠军诞生!
- 悬疑小说在网文平台走红背后《十日终焉》作者: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读者的博弈
- 解读广州前三季度“成绩单”:新动能持续发力 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全国现当代文学青年学者汇聚上海大学,深度讨论人文学术
- 揽胜运动:成都挑战者的聚集地
- 探索“有趣高效”课堂!郑州24中第十四届常规教学质量月活动启动
- 拼搏路上洒下如花歌吟
- 山东人社出台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工资收入分配有这些大招
- 近300件百年意大利展品在渝开展 展示欧洲艺术设计传承和发展
- 儿童友好|“竹够精彩”
- 报考托福有什么要求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遵义职院:提升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职教人才
-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玉米播种机“水土不服” 四川岳池破解乡村人才匮乏 引来的博士科研团队小试牛刀
- 2023秋季仲景健康节缤纷活动花式养生,中医药文化蓬勃绽放
- 原创中冠广州影豹2-1击败上海同济,将与彬州辉龙争夺一个冲乙名额
- 托福独立作文没写完
- 高考报名明日启动,这些重要事项须明晰!
-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创意展活力 数字赋新生
- 西南交大、石室中学与郫都区三方携手 西南交大实验小学揭牌启用
- 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