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实录】杨明全:后疫情时代的教育研究:儿童立场与实践关怀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1-03-03
手机版

“学校教育是一项育人事业,做有情怀的教育研究需要立足于儿童立场和实践关怀,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研究中需要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凸现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层意义。”

2020年12月25日,第八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以“云峰会”的形式召开。诸位教育界“大咖”围绕“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使命、任务与机制、举措”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今天,小编为您奉上第六篇专家观点精华——

一、对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反思

在线教育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便利性,在线教育使得学生学习的时空变得灵活,互联网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二是资源整合,在线教育能够整合海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这是一个技术赋能的时代,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均衡化。哪怕在偏远的小山村,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北京特级教师的优质课。在线教育的资源整合能力非常强大,是传统教育无法相比的。

在线教育的劣势,其最大的问题是师生互动不够充分,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中熟悉的互动方式迁移到网络直播中。其次,技术不够完善,如产品无法承受过多学生同时在线。此外,在线教育对学生的监管不够到位,不能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体验不够人性化等。

在线教育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线学习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工具价值,但缺乏情感注入,机器化使得教育中最本质的人性化因素丧失。二是由于互动不足,个性化的学习问题难以解决。三是不能开展团体活动和合作学习,缺少实际场景中学习的直观性和经验性。

二、教育研究中的儿童立场

呼唤儿童立场有以下三点。

第一,注重价值引领。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意味着要培养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个人才既是社会的人才,又是人发展的结果,所以立德树人指向的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二,崇尚文化重塑。确立一种适应未来发展、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教育文化,通过努力和探索来寻找新型的教育文化,通过新型教育文化的塑造来适应未来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呼唤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即精耕细作、定向灌溉,要有特色、要有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发展,内涵发展正是说明当今时代需要发展的基本特色。

教育研究中儿童立场有三大体现。

第一,体现在重新认识儿童的教育地位上。注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儿童哲学倡导教育重新关注儿童,确立儿童的主人翁地位。

第二,全人发展、五育并举。自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以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步骤,过去我们强调智育,应试主义大行其道。如今五育并举,把德智体美劳整合起来,带来全面发展,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儿童立场。

第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是必备品格、是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恰恰可以落实到儿童身上去,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实践关怀视角下的研究课题

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研究一定会重视特定教育理论的育人价值的实现,由此必然导向实践关怀。实践关怀的两大体现是:

第一,关于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进。在学校层面上丰富课程的类型、提高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体现了实践取向的研究。

第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劳动教育是热点问题,国家连续发了《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广州市印发了《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研究。该研究认为,劳动教育包括校内、校外和家庭三个基本领域。该研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一是建立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学校,二是形成一批劳动教育特色项目,三是形成南山劳动教育好课程,四是形成南山劳动教育典型案例,等等。这些恰恰体现了怎么样把劳动教育落到实践中去。深圳市南山区的探索非常有价值,体现了实践取向的研究。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编辑:广东君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上一篇:荣成开学第一课唱响党史教育“红色主旋律”
下一篇:张秀娟——矢志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践行者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