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故事丨听到呼噜声,我给这个病人除颤了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原创 崔医声 医声相伴崔松说 

  急诊室的故事

  我一直呼吁在上海乃至全国更多的地方安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因为在需要急救的时候,AED这个机器确实能救人。其实在医院里也会经常用到除颤仪,确实可以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今天继续急诊室故事,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二十多年中用除颤仪抢救病人的一个个“生与死”的故事。

  记得这是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已经到了午夜时分,我在值班室里,急诊突然来了个电话说有个“心梗”的病人,让我赶紧去看一下。那时候还没有“胸痛中心”,而且由于城市的“空心化”,我们这几个处于市中心的医院,经历晚上的急诊还不是很多,和我做小医生的时候没法比,所以那时医院的导管室一直处于装修、待开门的状态。于是我脑子里在想:如果是个真正的心肌梗死病人,需要再灌注治疗该怎么办?是溶栓?还是就近转到其他医院?毕竟在上海,半小时的车程可以送到绝大多数的大医院。

  边这么想着,我已经来到了急诊室,病人是一个50多岁的男性,胸痛了1小时,自己从家里走过来的(他家就在医院院附近),平时十分钟的路程,那天他却走了半个小时。他来的时候胸痛非常剧烈,但那天急诊病人很多,只能走廊里给他安置一个床位躺着,一边痛苦地呻吟,一边等待医生的到来。我记得当时没看到他爱人,可能去付费了。

   我看了看心电图,的确是一个前壁心梗,把急诊医生拉到一边,跟他说:看来得找个最近的医院把他送过去,毕竟病人发病时间还比较短,做介入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一会儿等家里人来了就一起谈一下。

  我扭头正写着会诊单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很强的呼噜声,我寻思过来的时候没见着谁在走廊里睡觉啊!不好!一定是那个病人出事儿了!赶紧转头一看,这个病人已经在全身抽搐了。心电监护显示室颤,我马上冲过去就给他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叫护士赶紧把除颤仪推过来。胸外按压按了几下后,除颤仪就到手边了,解开衣服立马进行除颤,可以看到监护仪上的心律从室颤转回到了正常心律。

   这时候,病人苏醒了过来,突然像装了弹簧一样从床上“噌”地一下跳了起来,挥起拳头就朝着我们打来。我知道这个病人神智刚刚恢复,还不是很清醒,赶紧和护士一起把他摁住了,告诉他:刚才你的情况很危险,但现在已经暂时脱离危险了!你听到了吗?

  他的眼睛充满惊恐,环顾着四周,逐渐逐渐平静下来。

  我回头看了一下监护仪,似乎心电图有了新的变化,赶紧让护士再去做个心电图,和前面的心电图一比较,发现之前抬高的ST段明显有了回落。所以我判断这个病人冠脉里的血栓可能“自行溶栓”了,血管再灌注后出现了恶性的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引起心脏骤停。而心脏骤停后,人会舌根后缀,就会发出类似打呼噜的声音。

  而我就是凭借呼噜声,意识到这个病人出现了危险。还好,他就在眼前,就在这急诊室里,只要立马进行除颤,就能把命救回来。这个病人太幸运了!我也为自己思路和动作的迅速感到有些“自得”。

  接着,我们就把拉着老公正在哭泣的妻子叫来,告诉她现在最好的方法是做介入治疗,当然他的病情已经有了部分好转,但还是需要马上进行血管进一步的开通。救护车已经帮他叫了,等救护车来了之后,就找一个最近的医院送过去,因为我院现在没有条件给他进行介入治疗。病人的妻子已经吓得六神无主,只是点头、哭泣。我叫护士把该用的药全部用上后,救护车也来了,顺利地就近转运。

  这件事,本来只是平常值班时经常会碰到的事情之一,不久后我也就渐渐遗忘了。巧的是,有一次我在医院附近的全家,想买瓶水。我一看,收银的正是那天那个病人的妻子。她也看到了我,愣了一下,做出一个至今让我无法理解的动作。

  她既没有跟我打招呼,也没有向我表示感谢(我以为她会谢我),她退到一边,拉着她的同事,掩着嘴,偷偷指着我说:哎!你看你看!这就是那天晚上救了我丈夫的那个医生。距离太近,以至于这个“偷偷地说”,也让我听到了。

   那时我非常尴尬,我不知道我应该表达什么?她是在表示感谢吗?她是向她同事介绍一位救她丈夫命的医生,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呢?后来我付了钱,转身离开了。

  我心里一下有了很多的感慨,现在有很多的医患矛盾,我们经常说是由于医生和病人、家属之间沟通不良,或者总有一些做得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也许是治疗的经过、或者是态度不够好等等。舆论上总是说医院或者医生有不好的一面,而病人或者家属,常常不能理解医生。所以,当遇到病情比较急的情况,就更可能产生情绪来责怪。但在这件事情上,从始至终,我都是在第一时间做了准确的判断,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可是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反馈呢?

  不得不讲,这些年“妖魔化”医生的媒体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至于在老百姓眼里,医生的形象总是不太好,哪怕ta刚救过你的亲人,还是觉得ta像个怪物一样,要远离ta,偷偷地跟别人说:喏!这是一个怎样怎样的大夫。如果那天我做错一丁点的话,这位病人的妻子就会说:这是上次把我丈夫治坏的医生!我庆幸,还好我是那个救了她丈夫的医生。

  当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在电视记录片《急诊室的故事》中,以及另外一部《人间世》播出后,大家对医生的工作状态和医生的工作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想如果我现在再碰到类似情况,她可能会握着我的手,起码对我笑笑,轻轻的说一声:谢谢!

  【版权说明】

  以上图文为“崔医声”原创

  版权归“医声相伴崔松说”所有

  未经允许,谢绝商业转载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转发请保留此版权说明

  阅读原文

上一篇:教育孩子掌握情绪管理技能:帮助孩子应对负面情绪
下一篇:淄博市美达菲双语高级中学两位同学在第二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佳绩!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