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记100:政治遗嘱与继承者们:孙策身后的江东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5-24
手机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策)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丙午,策卒,时年二十六。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汉纪五十五》

  孙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六岁(虚岁)。

  男子二十而行冠礼,以示成人。但孙策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其实要更早。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孙坚赴中原征讨董卓,孙策便带着全家移居于舒(今安徽庐江),当时他只有十五岁——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终身挚友周瑜。

  十七岁那年,父亲孙坚在征讨黄祖时中流矢而死。在处理完丧事以后,孙策又带着全家,移居到了江都(今江苏扬州)。

  十九岁时,孙策守孝完毕,投入了袁术军中,屡担重任。但因为袁术一再的欺骗,孙策终于失望。在从袁术那里把父亲留下的一千多部曲讨回以后,孙策离开袁术,渡江征讨刘繇。

  此后,孙策几乎是百战百胜,无一败绩,几年之间便将江东之地尽数纳入麾下。同时,他还上书朝廷,遣使纳贡。后来,曹操以汉廷的名义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策为人,年少有为,慷慨大度,且能以诚待人,从善如流。只是人非完人,孙策虽然在大事要事上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对于自己的私事,却相当固执。孙策喜欢打猎,当时就有人劝他,说轻易外出容易被仇家抓住机会,出入还是要更为慎重才好。孙策觉得这话说得很对,但却依然我行我素。

  终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在出城打猎时,被仇家门客伏击,终至于不治。

  临终之前,孙策将自己的的印信授予了弟弟——时年十九岁的孙权,然后又向孙权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可以算是这个军事集团的创业者,对于后来守成者的政治遗嘱。

  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孙策留下了怎样的遗嘱,其内涵又几多深沉: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对孙权说:率领江东兵士,在两军阵前临机决断,与天下英雄争衡,这种能力你不如我;而至于举贤任能,各尽其能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这段话,其实有两层意思:

  首 先 ,孙策在临终前最后一次发挥他识人的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了两人在能力上的差别。

  然 后 ,根据两人能力的差别,孙策为孙权制定了江东军事集团日后的执政路线:保守江东。

  孙策为什么要跟孙权做这种遗嘱呢?

  既是无奈,又是现实。

  所谓无奈,是孙策自己的悲哀。当时天下大乱,自己又正当壮年,本来是有问鼎天下的机会的,可谁曾想竟因一时不察,命丧几个小人之手;而几个弟弟,又都没有表现出像自己一样的军事能力。所以孙策在临死之前可能就已经断定,天下一统的事,应该与江东孙氏无缘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退而求其次了。什么是“其次”呢?那就是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保守江东,着力消化之前的战争成果。

  孙策十九岁起兵,到二十六岁去世,不足七年之间便占据了江东。但他的统治,却始终有一个致命缺陷:合法性不足。

  当时的江东与中原情况不同。中原有董卓为祸,各路英雄几乎都是打着正义的大旗在抢地盘。但在江东,从扬州刺史刘繇到各地郡守——如许贡、王朗、华歆等,都是之前朝廷任命的官吏。这些人平日素无大恶,却被孙策所驱逐。因此在当地的士民看来,孙策一伙与强盗之间,行事并没有多大区别。如何取得统治的合法性,是江东军事集团绕不过去的坎。

  此外,另一个难题在于,江东的开发程度不深。当时,官府的统治只能到达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口聚集区域,尚有大量未开发的地带依然被山越人所占据。这些人不归王化,不纳编户,动辄作乱,一直是孙氏集团头疼的问题。

  这些问题,孙策在世时均已存在。只是孙策军事实力强悍,能通过对内对外战争,压制住这些矛盾。可等到他一死,后继者们没有他的能力,这些问题终究会逐一爆发。

  所以,孙策选择了孙权,而且给他指明了接下来江东的核心政策:消除内部矛盾。

  作为守成者,孙权忠实地践行了集团开创者的临终嘱托,并最终得以称帝。

  从表面上看,东吴肇始于孙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核心地带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是,东吴能真正以鼎立之态称雄于三国,大部分的任务却是在孙权时期完成的。若没有孙权的深耕,孙氏集团对江东的统治,更像是一种军事殖民;直到经过了孙权前后几十年的努力,吴国才最终能在江东立足,生根发芽。甚至于,在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灭亡。

  在工作中,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办法总比问题多。但事实上是,问题总比办法多。一个部门、一家企业、乃至于一个国家,总是得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种时候,决策者应该如何把握?当多种困难无法同时解决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

  答案是:解决那个最容易的。

  这个答案,看起来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是,却是最为有效的。为什么?你反过来想一想就明白了:如果你专门盯着那个最困难的问题,那么大概率你是解决不了的。到最后,肯定是大把的精力金钱资源投了进去,产出基本为零。

  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和勇气,意义何在?

  而所谓“解决最容易的问题”,并不是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而是说:这个问题能够被处理掉。

  打个比方,贵公司人浮于事、作风懒散,你要是决策者,想做改变,该找什么问题入手呢?

  可能克服迟到早退是最容易的。只要设立一个“按时上下班奖”,基本上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那如果你手里又没有这笔经费怎么办?

  那么这就不是那个最容易的问题了,你最好就得换个思路。

  江东当年的困境也类似于此。

  内外诸多问题交织,孙策的方法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法,通过战争来压制矛盾;但到了孙权时代,由于能力已经不同,解决内部矛盾反倒是成了最优解。

  在职场上,发现自己有什么能力,远比发现有多少问题,要来得重要。

  番外 | 我们的说书时间

  壹

  孙策的死,完全是因为意外。因此有很多的人会感到遗憾,也不免会遐想:如果孙策不死,后来将会如何?

  对此,在下的答案是:历史没有如果。

  有的人会说,如果孙策不死,那么在曹操官渡之战时,孙策可能会偷袭许昌,曹操可能因此就败亡了。

  但在下认为,并没有这种可能。

  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都是基于当时的理性判断;如果孙策不死,那么以曹操的老谋深算,是断然不会放任许昌空虚,给孙策可乘之机的。事实上,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敢倾尽全力与袁绍僵持,正是看准了刘表狐疑、江东新丧,两方均不可能轻举妄动,才做出的决定。

  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不能只假设改变其中的一个变量,而认为其他的条件都固定不变——这是自然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是穿越者改变历史的捷径。

  贰

  成功的企业,总是离不开成功的领导。那么,在创业者之后,新的领导者应该如何产生呢?

  今天的文章就提供了一种方法:上代指定。从孙策到孙权的权力继承及政策转化来看,这种办法是成功的。

  可这种方法完美吗?

  并不见得。

  有一个问题我们在文中有所提及,但并未详述:那就是从孙策到孙权,东吴丧失了进取之心。

  这种丧失既是主动,又是被动。说主动,是因为孙权作为领导人,在军事能力方面天生欠缺;而说被动,是因为政策转向以后,整体战略自然会向内收缩。

  因此尽管赢了赤壁之战,东吴最终也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和勇气。在孙策和孙权进行交接的那一刻,东吴政权的割据属性,就已经被固定。

  从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看得到问题所在了:视野窄化。

  上一代固然能找得到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下一代,但是,却很少能找得到可以全面超越自己的接班人。

  不是吗?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代目,你真的能找得到一个眼界比自己高、能力比自己大、还愿意在自己离职以后,忠实施行自己政策的二代目吗?

  所以一代代的指定,到最后,基本上都变成了一代更比一代差。

  历史上还有此类例子吗?

  有,而且更为人们所熟知:

  康熙 - 雍正 - 乾隆 - 嘉庆 - 道光 - 咸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Review -

  读《通鉴》记99:总有刁民想害朕!读《通鉴》记96:我长得很人畜无害吗,要被你这么一次次的骗?读《通鉴》记93:袁绍弃献帝:倒置的因果

  文字内容原创

  全目内容已归档入

  微信公号“喻以流年”

  转载请移步公号获取授权

  谢绝未经授权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这场论坛,点名肯定“天平阳光一体化平台”!
下一篇:第八届四川省中小学学生作文大赛、第二届大学生征文大赛启动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