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个陌生而又无声的世界 | 学人书单·社会、哲学篇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5-24
手机版

  原创 学人君 學人Scholar

  本期荐书学者

  (按荐书顺序排列)

  辛允星 唐小兵 刘成晨

  俞诗逸 吕文浩 田方萌

  江晓原 宋雅沪 黄 涛

  社会学

  《祭牲与成神:初民社会的秩序》

  作者: 勒内?基拉尔

  译者: 周莽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5

  辛允星:

  绍兴文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对现代人而言,人类学这一学科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对传统人类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根本”的维度上理解现实社会现象的某些“本质”,如权力、交换、秩序、仪式、报复等。作为一部人类学作品,《祭牲与成神:初民社会的秩序》一书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通过讨论原始社会中的“祭祀性暴力”问题,解答了社会秩序的一种生成逻辑。

  本书认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替罪羊”机制——通过杀掉“替罪羊”而将内部暴力隐患释放到自己族群之外,从而维护族群内部的和平与稳定;暴力的祭祀活动不是源于“非理性的”宗教需要,而源于化解内部矛盾的需求;替罪羊是“复仇的暴力必须实施”这一观念的后果,人们为了避免无休止的复仇和杀戮,选择用其他动物来替代人祭,这种做法虽然难以杜绝暴力的作用,但经常可以发挥在族群内部释放暴力冲动的作用。借助本书的理论洞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发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如民族主义思潮的流行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这些理论启发运用于社会冲突和纠纷的化解等工作中,比如借助“模拟暴力仪式过程”(用于释放情感)等方式来调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邻里纠纷。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作者: 林耀华

  译者: 庄孔韶 / 林宗成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10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作为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走出来的社会学家,林耀华在公众知识界的知名度可能不如吴文藻、费孝通、杨庆堃等人,但却是一个极有贡献和才华的学人,他1940年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毕业,这本《金翼》是其博士论文的“副产品”,从黄氏和张氏两个家族的社会变迁和家庭嬗替的视角,细致入微地通过对分家、婚礼、早期教育、节日、生意、死亡、地方政治等议题的白描和深描,将福建古田在近一个世纪之前的乡村社会生活、盘根错节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家族兴衰的奥秘、无名之辈的内心生活和日常世界等都揭示了出来,让我们跟随作者质朴而深情的笔触如同在一幅福建乡村版的“清明上河图”深度游览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这种以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形式呈现的社会学研究,如此贴近大地和自然,如此贴近人生和心灵,真是最容易走进读者的形式,让我这个从湖南乡村走出来的读者阅读之时常有会心之愉悦,这本书甚至可以作为很多读者的人生教科书,因为它用两个家族强烈对比的故事和发展,充分地说明了勤俭、克制、远见和广结善缘等在一个家庭和家族的繁荣方面是多么的重要,家风才是人生的第一课!这正如林先生在评述全书的主角黄东林时所言:

  “人类的生活有如起伏的海潮,时而平静,时而峥嵘。没有人能平顺、单调地度过一生。生活时时都会有变化,即使最平顺的日子也会在新的刺激和新的环境下发生变迁。危机来去无常,有时简单,有时复杂,但每次都必然被人们征服以便重新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东林的一生交织着平静与困扰的不同过程,有如一幅浪淘起伏的画卷。”

  《恋地情结》

  作者: [美] 段义孚 (Yi-Fu Tuan)

  译者: 志丞 / 刘苏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2018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段义孚先生的作品从今年才进入我的阅读视野,他今年去世后一些师友的推荐让我很好奇地购买了他的几种代表作,结果一读起来就有如饮狂泉欲罢不能的感觉。我从没想到一个地理学的教授,居然可以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进行学术思考和写作,而且知识面如此辽阔,而在涉及面这么广的学术写作中,又丝毫不让人有掉书袋的违和感。如果我们要真正从人文主义地理的层次来理解何为人类的乡愁,以及海德格尔所言的在大地之上诗意栖居的可能,我觉得阅读《恋地情结》就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他在解释何为恋地情结时这样写道:

  “美感可以是从一幅美景中获得的短暂快乐,也可以是从稍纵即逝但豁然显现的美之中获得的强烈愉悦。人对环境的反应可以来自触觉,即触摸到风、水、土地时感受到的快乐。更为持久和难以表达的情感则是对某个地方的依恋,因为那个地方是他的家园和记忆储藏之地,也是生计的来源。”

  段先生对于建筑、空间、环境、山川、河流等那种具有透视感又不失具体感的写作,真是特别值得中国的学术界尤其是地理学界学习,怎样让学术写作能够贴近我们的土地和生命情境展开,怎样让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能够水乳交融,并给我们疲惫压抑的人生灌注一种来自历史深处和自然深处的智慧。段义孚先生的学术写作和人生充分证明了,一个爱智者的人生是充实而光辉的时间旅程。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作者: 张进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

  刘成晨: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我对抑郁症并不陌生,因为我的学生里就有。我对他们这些“心灵感冒”者十分理解,并不排斥,也希望社会不要误读和社会排斥。看到这本书,也是因为工人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好友,其似乎一瞬间唤醒了我在之前阅读过的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和凌志军的《重生手记》(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2016年版)(他曾经说:“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等等。感叹之余,我总觉得这些“走出来”的人伟大无比,换做是我会怎么样?我也曾经也去精神卫生中心参与式观察过,也曾经和南京一位副教授、博士合作过一篇精神卫生中心内部的“交换行为”研究,基于人类学的写法(这篇文章上课曾经分享给学生过,但似乎没有引起他们的“灵性”和“触动”,至少目前没感觉出来)。这些都促动了我关切或“融入”他们,既有专业主义的,也有人本主义的原因。

  而本书的意义,媒介是这样说的“张进这本书,从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出发,既有理论知识,又结合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相可让其他的患者接受教训,少走弯路,对提高社会幸福指数是大有裨益的”。翻看数据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2022年,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这本不是常人所说的“想不开”的问题。何况,新冠疫情这三年,对于我们的心理问题的加深也值得社会关怀。“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此次疫情使全球增加了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失眠患者亦呈现翻倍态势”。

  这些数据怎么去验证,我们需要科学,但至少从宏观层面看到了整个社会心理问题在加剧,甚至我们还玩笑——社会心理学极可能在未来成为显学。因此推荐本书也是一个为了“防”与“治”的初衷,希望人类不再遭罪,能够“渡过”(作者还开了一个同名微信公号),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健康。我没读过这本书,只看了微信推文里的一些梗概,我相信这本书是有一定意义的,虽然“陈旧”了些。

  《“请客不收礼”:一个村落的仪式性礼物交换与互惠变迁》

  作者: 郑姝莉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刘成晨: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了解这本书,是因为系里的同事在我们的微信群发送了该书训,被这样的一个书名吸引。过去,我们讲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是乡村交换的一种“常在”,甚至人情开支——在一些研究农村社会学的人眼中,是农民的三大开支之一。为此苦不堪言,又不得不“前往交换”。“赶人情”作为一种互动的存在,如弱化则情分也就少许,这不是有无血缘的问题。但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观察和注意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请客”,但“不收礼”。在相关介绍中是这样说的:“本书探讨中国乡村仪式性宴请中请客收礼向不收礼、部分收礼转变的过程与机制,将礼物收受规则中的互惠分为资助型互惠与关系延续型互惠。”

  这就无形地“切中”了时代变迁中的农民新行动,且我是感同身受的。作者得出的结论,比如“资助型互惠消退及萎缩”(这是过去农村“上礼”的功能性表现,乃至是“做事”的一种功能体现,甚至有“回收”之意,所以比着“请客”。)和“关系延续型互惠持续”(也是我们上文所述的,不“赶人情”,“赶多少”,则体现在关系深度与长度的命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变化,乃至“机会创造者、制度变革者、制度筛选者及制度变革成果消费者之间相互影响,最终促成了‘请客不收礼’的产生”的原因是——读者就要来读这本书了,从中循循地懂得这个答案。一言蔽之,“农村也在结构之中”,它也会变化而且微妙。

  《嵌套劳动: B市加油工的工作与生活》

  作者: 宫宝涵 / 宋琦 / 沈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刘成晨: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从对于“卡车司机”的研究,到“加油工”的研究,这些别开生面的“关注”,让人对“劳动社会学”有了更大兴趣。我甚至还请我们的社会学毕业生——能否研究食堂阿姨或者学校的环卫工人的劳动过程?但是没有回应。这是极其可惜的事情,相反当前他们似乎更加关注“土味视频”、“网络”等这类的主题。重不重要?也值得,但似乎这些“边缘群体”和“失声者”更需要被“言说”和“倾听”,他们作为一个类别的工种,或者社会主体之一,他们是如何日常生活与工作生产的?

  从社会学的维度,作者们在本书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加油工的劳动过程,以及相关制度、权力、关系、话语、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及影响。所以,从这个程度来说,我们的社会学,其实无处不在,而缺乏的不过是一种想象力和敏感度罢了。这本书,我看了一些序言和介绍,至少我觉得是值得一读的。同时,也感佩沈老师的视域与“巧妙”,他之前的《居住的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其将“居住”视作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并力图将其提升到“居住的政治”这一高度来解析其中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以及其内在的机制与逻辑。)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这些知识的生产,将完善“我们”。

  《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

  作者: 魏明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

  俞诗逸:

  图书编辑

  一部讲述基隆码头工人的“伤心民族志”,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文之作,记录下全球化浪潮下默默耕耘的底层劳动者。在基隆的日与夜里,魏明毅走进这些码头工人的日常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在一次次的叙事中试图回答工人“静寂”背后的深层原因。穿行于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域,这位学者有着人文主义者般的耐心和勇气,并从性别的视角,观察一个陌生而又无声的男性世界,他们的“衰落”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辛酸历程,翻开这本书,或许能够感知一二,思考一二。

  《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地理与 人口国情调查实验》

  作者: 杨海挺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五六年前我在研究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时注意到作者围绕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的系列论文,包括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那时我就非常同意作者的论断,目前学术界对与西南联大相关的云南地方档案挖掘不够,对西南联大学人的学术调查成果整理和研究不够。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作者在博士论文中对上述主张的实践。最近出版的这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小幅修订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地理学组师生对滇池周边土地利用调查和滇西经济地理调查的经过和内容,下编叙述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在滇池周边各县人口调查的经过和内容。作者并且试图分析这些学术调查与相应的学科(地理学和社会学)学科成长的关系。作者对一手学术调查资料的发掘和详细叙述是值得称道的,但在发掘相关的地方档案方面仍有待努力。作者这种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埋头细读枯燥的学术调查资料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在若干学术问题的分析和表述上,本书还有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相信作者会在后续的研究项目中加以完善。

  Eugenics: A Reassessment

  Richard Lynn,Praeger, 2001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在现代学术史上,没有哪门学科像优生学那样大起大落,波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伦理学。二十世纪初的优生者家相信他们可以模仿自然选择机制,像培育动植物一样,通过人工选择改良人类的品性。由于同纳粹政权的恶行有染,优生学后来在西方国家背上污名,甚至被称为“伪科学”。此书作者林恩是差异心理学“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像辩方律师一样试图为优生学翻案。他不仅认为优生学具有可行性,也回应了针对它的各类指控。林恩的辩护不能说无懈可击,但他在当代西方学界确实独树一帜。他认为重视集体主义的中国更有可能采取普遍的优生措施,也将借助优生政策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这一预言虽然显得很魔幻,生物技术确实可能提供历史终结的另一种模式。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作者: [美]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廖月娟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2022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中信出版社今年一举推出了戴蒙德的五种著作,此书是其中之一。此书中译本前一版的序还是我写的。

  本书关注的重点是环境问题。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有限地球时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地球容纳和消解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当然人类从一开始就处在有限地球时代,只是我们直到很晚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这两个极限被推到了无穷远处——在眼下可以先当作无限来尽情榨取。因为那时地球上还有大片的处女地未被开垦,在已经被人类居住的土地上,低下的生产力造成的污染,和今天相比也还极为有限。但是工业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一旦出现,就显出惊人的加速度。以人类历史的大时间尺度来看,几乎是转瞬之间,那两个遥远的极限就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面前。

  今天,许多人还想当然地将环境保护问题理解成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以为只要进一步发展治理污染的技术,就可以逐步解决问题。但是事实上,今天的环境保护问题,首先不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甚至几乎就不是科学技术问题。戴蒙德在《崩溃》的结尾处已经明确宣告:我们不需要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理由是:“虽然新科技可能会有所作为,但大部分问题只是需要政治力量来实施已有的解决方案。”环境问题终将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政治问题。

  《标准化童年:美国学前教育的政治与文化之争》

  作者: 布鲁斯·富勒

  译者: 宋映泉 / 张眉 / 程静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宋雅沪:

  长沙师范学院

  勿需置疑童年研究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热点,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等学科都有不少学者积极研究介入。然而,当这些研究或隐或显地都指向“学前教育很重要,国家政策要重视”的逻辑时,所能给予的政策建议就是加强学前教育领域的资源投入,推动各级政府政策资源倾斜,当下各省幼儿师范学校升格建设热潮和学前教育投入行动计划等都是例证。

  然而,这种政策研究和决策是否妥当?资源投入的政策效果如何?对这些政策项目实效是否有实证性评估?政策风险何在?这些本该一体化的研究却很少。《标准化童年》给出了理性的反对意见,这大概是本书的关键意义所在。作者布鲁斯o富勒以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例子,详细地展示了一项为所有家庭提供免费学前教育的提案是如何失败。作者参与美国“普及学前教育运动”,对该政策的分析逻辑缜密。另外,从“标准化”角度思考常常被人忽略的“童年如何过”的问题,更是直击教育的人性发展这样的根基问题。在当下多元文化角度下,它对于学前教育政策其实是个前提性拷问。它是一部醒脑之书,尤其教育决策者该读。

  《我教过的苦孩子》

  作者: 艾苓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宋雅沪:

  长沙师范学院

  本年度非虚构写作类教育主题作品,选择《我教过的苦孩子》带来了阅读惊喜。这是50多位贫苦学生的自述故事,在老师艾玲的“身边人”有利视角下,聚焦呈现了大学“贫困生”群体的成长经历。艾玲从纪实文学视角对这些自述文本进行加工和总结,描述贫苦大学生是“泥泞中的摸爬者”,成长奋斗历程是“摸爬式努力”,这些关键概念吸睛有力。而作序者林小英老师对这种成长提升到“人”的层次显示出理论开阔:“人之为人的最大本领”,在于“为自己定义,给自己解释”,自己在于能发声。“苦孩子”在农村教育研究中,不能仅成为计量调查中抽象的统计值。这个自述文本就是苦孩子通过社会阶梯初级考验后,一次向社会有力的集体发声。但苦孩子未来的路呢?在这个群体中很少有人考研,大学本科文凭让他们有社会立足和改变命运的初步机会后,却不能让他们有更大的资源投入去读研。

  阅读过程中,我关注到这些大学生群体的专业类别,有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其中一大半以上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可能跟艾玲老师的任教课程以及学生表达能力有关,但是专业类别并未带来人生发展轨迹的差异,也就是说大学给这些专业的学生带来命运改变的并非专业知识,而是林小英老师序言所说“面对苦难的态度”。那当下大学和专业对于大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云端学校:没有老师,学习如何发生》

  作者:苏伽特·米特拉

  译者:张建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2022

  宋雅沪:

  长沙师范学院

  本年度在大夏-源创书系中选择的是《云端学校》。严格说来,这并非一本学术研究著作,而是米特拉多年教育实验的一部说明书,这是可从该书详细的目录一眼看出的特点。初读时从目录中选出最感兴趣的章节,即第十章“从云端学校能学到什么”,朴实的话语带来的阅读感受极佳,然后通读全书,才发现这个基于“自组织学习系统”与批判教育学思潮中的“非学校化教育”可深度关联,学校这个制度化的学习组织带来的消极影响亟待重视。“学习是本能,教育是人为”这个命题背后是学校如何定位?正如目录中那吸睛的小标题,现代教学是“入侵式教育”。

  “云端学校”并不玄奥,与高大上的信息化大数据的关联有限;相反,它只是对那些现代网络技术的初级应用。多年前引起轰动的“墙洞实验”条件简陋之极端也是个佐证;它集中证明的主题是如本书副标题所示“没有老师,学习如何发生”;据说这个实验给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灵感。从“墙洞实验”,到“云端学校”,不过是从空间上延申到全球各地,从理论上着重阐发“自组织学习系统”。联系中国当下乡村学校教育实践尤有启发。但是大概率教育学界会如同当年对待批判教育学家弗莱雷那样做“过滤处理”,仅仅当作期刊论文发表的文字,可云端学校建设就只需要最基本条件就能行动。

  哲学

  《阳明学十讲》

  作者: 周志文

  出版社: 中华书局,2022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周志文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学界前辈,他之前在中国大陆出版过《记忆之塔》《论语讲析》《躲藏起来的孩子》等著作,每一本书都引起了读书界热烈的回响,尤其是《论语讲析》这本对经典的阐释独具一格而别有洞见,对于大陆年轻人理解儒家文化的精义和智慧特别有价值。这本今年刚出版的《阳明学十讲》是周志文教授在台湾电台演讲整理而成,全分为两部分讨论王阳明的生命旅程和学思历程,可谓历史与思想、生命与学问的内在融合。

  此前大陆也出版过一些研究王阳明的作品,要么就是玄之又玄的心学形而上学书写,要么就是神乎其神的将传主阐释成诸葛亮等人一样的统帅名臣,而周老师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还原了一个在人间的同样有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王阳明,比如他与父亲王华的隐性冲突、被廷杖发配龙场的屈辱、疾病的痛苦等等,周先生擅长从人生的阴影处来观测生命的长成与挣扎,这就将阳明学的兴起充分地历史化和语境化了,读起来也就别有一份亲切自然的味道。

  他认为阳明“是个处处有‘不忍之心’的软心肠的思想家”,讲述了他对待同辈、晚辈和权贵阶层的不同态度,充分彰显了王阳明的人格操守和学术气象。周先生这段话对于阳明可谓知人之论:

  “阳明整个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个‘异类’。他从小就不太受绳墨约束,不喜欢儒家四平八稳的那套,少年喜欢兵法韬略,十五岁登居庸关,便有经略四方之志,之后喜欢道教、佛教,这个不寻常的举动,可由结婚当天还夜宿道观见出。婚后一年见到当时大儒娄谅,才‘折节’做起正统儒家的学问来,但他做儒家学问也充满冲突性,波折不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书》

  作者: 刘擎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2021

  辛允星:

  绍兴文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喜好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人们经常面临一个困扰,即虽然深知只有大量地阅读经典文献才能获得足够丰富与深刻的理论知识,却难以拿出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去“啃食”那些动辄就几十万乃至百余万字的著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思想史(或学科史)类型的作品便成为了初学者快速走进学术理论丛林的“捷径”,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达成“相对迅捷”掌握尽可能厚重的知识体系之目标,获得一种宏观理论视野。《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书便是这类著作,它以“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为核心议题,系统介绍了19位学术大师的相关思想和理论,广泛地讨论了工具理性的利弊、虚无主义的应对、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财富分配的公平与正义、全球化的过往与未来等多个重大问题,对我们从整体上理解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颇有启发;可以说,本书恰如一个巨大的臂膀,我们站在它上面可以看得很远。

  《斐多》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杨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黄涛: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在《斐多》中,生命接近终了的苏格拉底发出了“天鹅绝唱”。苏格拉底在狱中同一群年轻人讨论灵魂不朽的话题,生死问题成为严肃的哲学讨论的主题。临近生命终了的苏格拉底坦然面对死亡,并说服身边的年轻人明了哲学的意义,哲学就是练习如何去死。苏格拉底的言下之意是,哲学的奥秘在于使人领会到纯粹的灵魂生活不仅可能,而且可欲。孜孜于身体之事不仅使人畏惧死亡,而且使灵魂迷失在身体之中,无法去追求纯粹的智慧。阅读《斐多》,不仅使我们领会到身体与灵魂的区分为何成为西方哲学的经久主题,也可以使我们明了苏格拉底笔下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懂得灵魂生活相对于身体生活的尊严,就是在懂得生命的尊严。在当下的时代,细读《斐多》仍然是热爱哲学和智慧的青年的必修功课。

  《希琵阿斯》(前篇)

  作者: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古希腊] 柏拉图

  译者: 王江涛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2022

  黄涛: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相对于当今世界有关美的讨论来说,《希琵阿斯》前篇中有关美的讨论视野远为开阔,对话并非一上来就讲述有关美的哲学看法,而是从智术师希琵阿斯的生活方式讲起,这就意味着,美的讨论以人的生活方式为前提,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持有什么样的美的观念。《希琵阿斯》前篇审查了六种有关美的具体看法,尤其是针对将美等同于“悦耳和悦目的快乐”的观点进行了长篇幅的批评,这些受到审查的有关美的看法十分接近于如今流行的种种有关美的看法。在眼下这个将美等同于娱乐的时代,将美的东西等同于带给好处的东西的时代,细读《希琵阿斯》前篇,会使我们保持同时代和人性的距离,产生对于美的事物的别样向往。

  《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

  作者: [德国] 约翰·歌特利布·费希特

  译者: 梁志学 / 沈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2008

  黄涛: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极其善于用通俗讲演来讲述自己的哲学。《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这两篇讲演,在费希特的讲演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论学者的使命”开启了他的耶拿时代,这个系列讲演以通俗化的方式讲述了他的耶拿知识学体系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人的使命”则开启了他的伯林时期的研究和讲学生涯,宣告了一种有别于耶拿时期的全新知识学体系的诞生。对于哲学爱好者而言,阅读这两个系列的讲演,不仅可以对费希特知识学的问题意识有一基本理解,更重要的是,“论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也是当下知识人无法拒绝的关切,是知识的最高尊严之所系。

  《尼采与哲学》

  作者: [法] 吉尔·德勒兹

  译者: 周颖 / 刘玉宇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黄涛: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无论是重估一切价值,还是权力意志及永恒轮回学说,尼采的格言式文辞令人心醉,但又晦涩难懂。德勒兹集中刻画了作为价值哲学家的尼采形象,尼采不仅成为德勒兹本人的重要的思想来源,也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哲学。穿透尼采的格言式写作,德勒兹复活了尼采作为哲学家的形象,将尼采的思想嵌入到思想史传统中。德勒兹笔下的尼采不仅是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批判者,但也可以说是康德批判哲学的深入推进者。德勒兹此书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法国后现代哲学,也为我们直面尼采的文字提供了思想的指南。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作者: [德] 伊曼努尔·康德

  译者: 杨云飞 译 / 邓晓芒 校订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3

  黄涛:

  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在康德的道德哲学著作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这部翻译为中文仅仅100面左右的小书,却引起了众多康德研究者的兴趣,一个世纪以来,出版了众多译本和相关研究。相对于体系性的和充满了康德哲学术语的《实践理性批判》来说,即便是不熟悉康德哲学的体系和话语的读者,也可以从《奠基》得到启示,因为这本书是从日常道德现象出发的,康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了人们遵循的道德律,发现了独立于经验的义务概念,并由此出发寻找义务的根据,提出了定言命令的五项公式。有关人不仅仅是手段,也是目的的说法便是其中的一项。《奠基》描述了现代道德生活的本质,这便是自律的生活,它奠基于意志自由的基础之上,《奠基》是现代人借以反思自身道德生活不可忽视的经典文本。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 | 学人书单·传记随笔篇

  回望昨日:“克服过去”并非“漠视”过去 | 学人书单·历史篇

  原标题:《观察一个陌生而又无声的世界 | 学人书单·社会、哲学篇》

  阅读原文

上一篇:“家长夜校”为家校共育赋能
下一篇:雅方教育: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如何正确处理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