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土特产” 拓宽“振兴路”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5-30
手机版

  ,产业是基础。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驻石牯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锚定建设农业强镇目标,聚力高质高效,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全镇特色产业再提质、能级再提升、品牌再提优,不断夯实产业基础。

  文:南方日报记者焦莹

  通讯员阮镜锋熊成帆

  助企纾困解难

  培育特色品牌

  刚刚过去的三月份,在石牯塘镇的英红农夫生态茶园(以下简称“英红农夫”)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茶头采节活动。现场,设有茶艺祈福礼、瑶族舞蹈表演、互动问答有奖、百亿项目签约等多个环节,让不少珠三角游客在生态茶园里感受浓烈的英德茶文化。

  活动中,英红农夫还推出了“认养一棵茶树”的公益活动。“通过一次认养,把希望种在春天的山野里,让更多的人参与。”英红农夫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利娜表示,将继续推进英德红茶的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建设,未来计划打造“茶世界”品牌,让古老的中国茶被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喜欢,与当地政府携手致力于乡村振兴。

  英红农夫生态茶园毗邻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英红农夫生态科技茶业有限公司还是清远市英德市红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在英德红茶石牯塘镇鲤鱼村建设了年加工60万斤的全智能生产线,投资总金额超3000万元,实现茶叶生产信息化监管、茶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立英德红茶科学制茶新标准。

  英红农夫的成功并非偶然。2020年底,英红农夫茶旅休闲度假区项目规划建设启动,探索农旅结合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之路。然而,用地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地政府和工作队得知企业实际困难后,多途径积极为企业申请用地指标,经过多方努力,为企业争取到7.91亩的集体建设用地。

  “茶产业是石牯塘镇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之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以来,从用地、融资等多方面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驻石牯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阮镜锋表示,将继续争取资金、政策等各方面资源,扶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助力打造百亿农业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英红农夫生态茶园种植面积超过1300亩,每天有80—120人在茶山务工,每年用工超过3万人次。秉持“做好茶,从种好茶开始”的理念,英红农夫布局全茶产业服务,目前旗下拥有“英红农夫”“芬放”“小龙女的彩虹茶园”等品牌,构建多品牌多渠道协同发展。其中,小龙女的彩虹茶园以“茶园+文化+旅游”的方式推动茶旅休闲度假区建设,3年内提供超5万人次的茶叶研学体验。

  引导人才回流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阳春四月,万物生长。清晨4时许,石牯塘镇三联村的桑菜地里已有不少村民的身影,他们背着箩筐,快速采摘着嫩绿的桑芽,装满后送往加工厂,经过烫漂、冷却、清洗、脱水、真空包装、急冻等程序后,再统一运送至珠三角等地的肉菜市场。

  蚕桑产业是石牯塘当地另一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三联村是石牯塘镇重要的桑蚕产业基地,该村有着30多年种桑养蚕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世民是当地桑蚕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立足发展蚕桑产业,带头发展蚕桑经济作物,深耕蚕桑产业近四十年。

  多年努力,当地桑蚕产业虽然有较大的种植规模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但如何让产业进一步做强?石牯塘镇以人才振兴为抓手,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在当地政府和工作队的引导下,李世民的两个孩子李炜星、李雪艳大学毕业后相继返乡创业,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模式。哥哥李炜星回到家乡成立了广东省首家生产桑叶菜的企业(英德市菜篮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原本只是用于养蚕的桑叶搬上餐桌,成为一道生态绿色的“桑芽菜”,让农户的每亩桑树田收入增加超千元。李雪艳放弃了在珠三角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立“链嘉乡”品牌,通过电商直播等更加年轻新颖的方式,让小桑叶登上更大的舞台。

  去年底,李雪艳与“闺蜜”海归硕士李女士一拍即合,成立了广东木光子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着桑叶进军美妆市场和高端零食市场。“食用桑叶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败火、补充,将一些主要成分提取出来还能做化妆品,我们今年准备往这方面拓展。”李雪艳介绍,目前准备推出提取桑叶某种成分做的面膜,其他产品还在研究开发当中,此外还推出了桑叶茶和桑叶蛋卷之类的衍生产品。

  近年来,为培育乡村振兴新优势,工作队创新帮促思维模式,采用“公司+村集体+新村干+能人大户+村民”模式,通过因地制宜、培养特色、精准施策,在石牯塘各村孵化出养鱼、果蔬、茶叶等一批特色产业,进一步丰富了挂钩村的产业业态,带动了更多村民就业创业,激发了村民们内生动力,为挂钩村的乡村振兴铺上多彩底色。

  抢抓产业风口

  依托特色水产发展预制菜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后,“预制菜”被频频提及。

  日前,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率队到石牯塘镇锦潭小镇农业种养、生态旅游、预制菜项目推进情况,并强调要坚持以工业化、系统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品持续稳定输出、产业兴旺富民,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据悉,锦潭小镇2017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30个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之一,是清远市唯一入选代表。项目以“高科技精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业”为主体,规划面积2万亩,核心区面积5000亩,努力创建为高科技农业创新服务、绿色种植养殖、绿色深加工、科普等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农业产业现代园区。2019年,创建区域列入广东农业公园(AAA级),先后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近年来,创建主体英德市锦源农牧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大力打造生态品牌,养殖的甲鱼、罗非鱼、四大家鱼等深受消费者欢迎,“锦潭河鲜”品牌初见成效,2019年列入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目前育种基地内拥有黑鱼、加州鲈鱼、香鱼等种鱼超过100万尾,预计今年可繁育水花鱼苗约50亿尾,公司年总产值约10亿元。

  预制菜是农业迈向工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全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抢抓机遇发展预制菜产业?早在去年6月,在当地政府和工作队的谋划推动下,依托锦潭小镇特色的产品,开始申报建设石牯塘镇镇域现代水产预制菜产业园。

  “我镇一直高度重视水产产业的发展,申报建设石牯塘镇镇域现代水产预制菜产业园,是我镇水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将会大力带动石牯塘镇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该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上一篇:速看!贵阳30所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评估结果公布!
下一篇:北大博士廖梓豪英年早逝,入职哈工大仅8个月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