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原副院长谈失业:毕业生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的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原标题:社科院原副院长谈失业:毕业生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的

  据媒体7月8日报道,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以《消费回归为政策目标之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其多个观点引发热议。

  论坛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其提到青年人的失业问题,蔡昉表示,这可能还是需要调查具体的原因,有宏观方面也有其它原因造成,但最可能的情况是“毕业生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社科院原副院长称“毕业生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你怎么看?

  据报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论坛期间围绕就业问题向蔡昉提问:刚刚您演讲时也提到“失业数据显示磁滞效应”,想请您谈谈青年人的失业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青年人的失业率持续走高,但是另一方面好像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您觉得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什么原因?

  对此,蔡昉表示,这可能还是需要调查具体的原因,宏观地来讲,大家也都谈得比较多了,其实说穿了经济活动已经恢复了,还有失业,说明主要还是结构性的失业,是技能的供需之间不匹配,那就要看看毕业生的能力是什么,企业需要的技能是什么,理论上来讲就是这样。“任何时候招工难和求职难都是并存的,得看看到底企业需要什么,毕业生能提供什么,我觉得最可能的情况是:毕业生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要的。”

  此前有专家撰文指出,今后到2030年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时期,您怎么看?

  对此,蔡昉对每经记者表示,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永远都存在,但是疫情之后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个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其中,从劳动力市场上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加大,就意味着自然失业率可能会提升,比如从原来的5.1%提高到5.3%、5.4%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所以劳动力市场常态处在更高的失业率上是可能的。不过目前只是一种分析判断而已。

  “反过来说,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也可能成为机会最多的时候。”蔡昉表示,新的人工智能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幅度提高生产率,所以这时候就要做好再分配,让那些转岗甚至失业的人员也有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未来,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所有人永远处在充分就业的满负荷和超负荷运转状态。

  此观点一出,即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和大学生从自身受高等教育经历等方面分析,其实不是毕业生的能力不是企业所需的,而是学校教的课程不是企业所需的,基本上现在所有的面向社会就业的学科,都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跟不上社会发展这才是问题;也有人表示,企业老板需要的是立马就上的高级技工,而不是大学生;还有人表示,如果仅从就业的角度考虑,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肯定是落后于市场的,因为高校很难像市场一样迅速对各方面做出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段时间张雪峰所引发的讨论,其中关于高校课程设置和“天坑”专业讨论,与网友的反映情况不谋而合。

  演讲中除了就业失业问题,蔡昉一些其它观点也值得关注。如家庭的消费行为决定了消费和储蓄的走向,也决定了对实体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和引导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要刺激居民消费,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能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可以更直接地应对经济堵点和短板;其还建议要重视户籍制度改革对刺激消费的作用,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以有效释放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意愿。

  失业率是否反映高等教育体系一些缺陷?教育部长:关注的大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7月6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现在中国大学生失业率高达20%,这是否反映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些缺陷?现在中国的高校正在做怎样的努力,帮助大学生获得就业技能?在哪些领域还可以改进?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了就业“促进行动”的“六个着力”,一是着力拓展就业岗位,二是着力加快招录进程,三是着力做好政策宣传落实,四是着力优化指导服务,五是着力做好重点帮扶,六是着力做好离校“不断线”服务。

  随后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补充了几句,称“这的确是我们关注的大问题”。其说到,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结构也要不断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保证匹配度,又要适度超前。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的人才供给,要实现有效匹配、又要有效超前,这对高等教育结构、区域教育调整和布局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学以成人,还要学以致用,同时社会发展还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现代社会发展中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和十年前、五年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有学生讲,他有很多的学业和职业选择,不一定回到家乡,可能到外面闯几年,有的想法家里未必完全支持,他觉得可以选择灵活就业,还有其他的方式,他觉得可以再看看,手里拿到几个offer,再等等。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提倡积极的就业观念,通过实践、通过就业来理解社会、奉献青春、创造价值。

  当前就业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

  据7月6日最新消息,教育部部长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大学毕业生达到1158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大学生的就业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关注的。从7月2日的数据看,比同期就业率高出2-3个百分点。对于大学生就业,要积极支持、创造条件,使得大学生有工作,特别是兜好底线,对家庭困难和生活中需要帮助的毕业生提供支持。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和社会、教育部积极努力,保证为每个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至少三到五个岗位。

  国家统计局在6月15日也介绍了当前的就业情况,提到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分年龄看,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继续下降。5月份,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说明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而且还在改善。从群体看,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继续降低。5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农民工就业总体向好。

  “也要看到,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促进就业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仍需要加力。

  关于青年人就业情况,付凌晖介绍,总的来看,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从总量看,初步测算,5月份,16—24岁青年人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其中有2600多万已经找到工作,大概有600多万目前还在寻找工作。目前来看,青年人当中失业的总共600多万。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好转,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有较好支撑。

  5月初,有招聘机构发布《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也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与此同时,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

  2023年春招季过半,据招聘网站调研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50.4%已收获offer,较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从求职毕业生的学历来看,大专、硕博求职毕业生中,获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54.4%、 56.7%,较总体分别高出4个、6.3个百分点;而本科求职毕业生中拿到offer的比例为47.5%,较总体低2.9个百分点。今年工学类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为56.9%,较总体高6.5个百分点,而人文学科类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仅为41.3%,较总体低9.1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每日经济新闻、国家统计局等)

  责任编辑:

上一篇:潜心笃志!他们争做“四有”好老师
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我也是一束阳光》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