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原标题:科学引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加剧,大学生所关心的思想热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能全面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探索高校青年学生真实的思想趋向,分析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重任,但是存在辨别能力差、理论水平低、逻辑思维缺乏等问题,容易受到纷繁复杂的思想热点的影响和干扰,导致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产生。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综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加强科学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因此,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思想,增强理论学习的时代性,树立科学世界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力量,以期在面对思想热点的负面影响时能够识别和抵制,面对思想热点中渗透的西方文化能够拨开迷雾,坚持自我,不被诱惑和腐蚀。同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情意识并投身国家建设。所谓国情意识教育,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阶段、经济状况、制度体系和传统文化,同时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所处国际地位和形势的了解,从而引导大学生辩证认识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所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针对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应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的现实,引导他们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把自己对国情的认知和了解,最终转化为自己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

  二是加强网络平台对思想热点释疑解惑,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当下网络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学生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其舆论生成和传播范围也随之扩大,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把握和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加强学生思想热点问题的舆情监测并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科学的热点舆情引导机制。对负面信息不能“一刀切”规避,大学生是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一刀切”可能适得其反,要充分了解大学生对负面信息的态度和观点,以科学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引导。要完善舆情反馈机制。舆情的反馈一方面依赖专职人员对信息的及时分析和整理,另一方面依赖学生,通过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反映舆情引导的效果。大学生对网络掌握、使用的接受度和适应性更强,在信息掌握和知识获取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构建思想热点问题的多方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对多种信息的需求,保证学生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覆盖范围确保学生思想的正确性。

  三是加大围绕思想热点的思政教育活动力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灵活性。首先通过不定期开展线上或线下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和专家专题讲座,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只局限于学校、课堂等,而是突破时空界限,让活动时间、场所和方式更加灵活机动。思想热点问题的动态性要求对思想热点问题的引导一定要及时高效,学校要不定期开展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专家专题讲座,对一定时期内关注较广、影响较深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评价。其次开展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线的大学生理论宣讲活动。理论宣讲团是高校探索的以大学生为主体、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锻炼大学生能力的双重作用。最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高校要搭建有关实践平台,既要让学生用理论思考和分析问题,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学校应加强与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去基层服务和学习,为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和存在问题提供便利。学校也要加强与民生有关的职能部门的联系,组织学生去实际参观学习以真实了解民生问题,从而学会理性看待社会问题。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组织学生真正参与到工作岗位,通过对比了解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差距,了解就业形势,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过程中对思想热点最真实的体会,比任何理论讲解都更有效。要想大学生真正学会辩证认识思想热点的产生和影响,离不开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这条根本途径。

  在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只有深入了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培养出堪当时代重任的有为青年。

  (司马亚琴,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

  举报/反馈

上一篇:感知山东记者谈丨选择济南 让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下一篇:自学考试有哪些作用?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