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全链式”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近年来,惠水县把牢“招录关”“培育关”“管理关”“待遇关”,链条式推进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支适应新时期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需求的工作队伍,不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把牢“招录关”,坚持“优”的标准

  严格招录标准。印发《惠水县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等“1+7”工作方案,明确将政治素质好、品行端正、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从事社会工作、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等要求作为选人用人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规范招录程序。坚持“公开选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原则,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公开报考条件、选聘程序、选聘结果,严格报名(资格初审)、笔试、考察、公示、聘用等招录环节,确保程序规范。

  择优审核认定。印发《惠水县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首次认定及新选聘工作者考察工作方案》,明确认定对象范围、数量、登记档次等相关内容,按程序将文化程度较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84名社区常务干部认定为社区工作者。

  把牢“培育关”,优化“育”的方式

  强化教育培训。将社区工作者培训纳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以县级党校为主阵地,举办社区治理培训班2期,培训200余人次。选派36名社区干部到省、州参加各类专题培训,14个城市社区书记参加“建功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擂台比武,切实增强社区干部业务能力。

  强化实践锻炼。采取轮岗交流、跟岗学习等方式,分批次选派15名年轻优秀、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工作者轮流到县直部门跟岗锻炼,着力提升社区干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的综合能力。

  强化帮带工作。推行“导师帮带制”,做好“传帮带”工作,实现14个社区“导师帮带”全覆盖,帮助社区工作者转变角色,切实提升掌握社区工作政策知识和业务能力。

  把牢“管理关”,完善“管”的机制

  建立实绩考核机制。制定社区工作者考核指标,细化考核内容,采取季度日常考核、半年绩效考核、年度综合考核的方式,综合党员、群众民主评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并确定考核等次,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晋升、评先选优、绩效工资发放、解聘辞退的重要依据,促使社区工作者履职尽责。2022年社区工作者考核优秀14人,合格70人。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按照“组织部指导管理、街道直接管理”原则,对纳入社区工作者范畴的人员,落实合同制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制定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目录清单,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者备案管理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全部实现“一人一档”。

  建立规范退出机制。念好从严管理“紧箍咒”,建立社区工作者退出机制,规范办理社区工作者辞职手续,严格撤换、辞退和解聘程序,明确存在违反党的政策、不能正常履职、纪律松散等10种退出情形,确保社区工作者队伍构成纯洁、战斗力强。

  把牢“待遇关”,激发“干”的热情

  提高薪酬待遇。规范设置社区工作者等级序列,按照“级别薪酬+职务薪酬+绩效薪酬+学历津贴+职业资格津贴”薪酬体系进行套改,建立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增长机制。套改后每人每月薪资可达5700元以上。

  切实减负增效。精简各类会议和考核,清理工作台账、报表、“责任状”等,切实为社区工作者“松绑”减负。梳理形成《惠水县村(社区)工作指引》等3项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优化和取消不合理事项26项,明确便民服务事项清单38项。

  注重激励关怀。严格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激励关怀措施,每年组织社区工作者进行1次健康体检。建立常态化关心关爱制度,要求各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不定期深入社区调研指导,与社区工作者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上一篇:武汉一小将入选女足国青集训队 备战U20女足亚洲杯
下一篇:三尺讲台,一生耕耘!听北师大、西南大学、陕师大、首师大师生的传承故事 | 感念师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