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彩凤双飞翼 恩师技艺一点通

栏目:教育活动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今天是第39个教师节,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有一批活跃在高职和技校的一线中青年教师。

  他们年富力强,甘于奉献,立足技术,引导学生把应用型、技能型教学成果书写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

  教师节前夕,本报采访了三位这方面的教师代表,他们的故事是当前生机勃勃的职业教育的缩影。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青年教师何洪杰

  巧手妙指教京绣一针一线思传承

  “让更多孩子爱上非遗,传承非遗技艺,让学生们有更多发展空间,是我作为一名京绣教师的责任。”这是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专业教师何洪杰的一句“口头禅”。1988年出生的何洪杰出身于工艺美术世家,受从事工笔画专业的父亲影响,她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喜欢绣各种图案,进入工作岗位后,何洪杰更是将这种热爱延续到了教学中。

  走访数十位非遗大师

  校园建起“非遗工作坊”

  2017年,对于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一年该校申请并成立了全国首个中职非遗类专业。“专业申请下来,如何将专业办好?如何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课程设置?这些没有可借鉴的先例,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作为非遗专业的开创教师,何洪杰和学校其他11位老师开始了艰辛的筹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京绣、景泰蓝、木工、玉雕四门核心非遗课程,何洪杰跟老师们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拜访相关专业的非遗传承人。一年时间里,他们先后走访了三四十位非遗大师。“我们走进大师家中,了解他们是怎样培养学徒的,希望从大师培养学徒的经验里摸索出适合学校教学的方式。”何洪杰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经过走访,学校开启“工坊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坊中,师生关系之间还有更近一层的师徒关系,师傅教徒弟技艺,也在文化传承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多年来,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逐步建立了京绣工坊、景泰蓝工坊等五个工坊,打造了市级大师工作室“王家飞大师工作室”等。

  “我们要培养懂非遗、会设计、能制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何洪杰介绍,为了让课程更加丰富,何洪杰和老师们还在非遗专业课中引入了北京扎燕风筝等多门非遗选修课,让孩子们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非遗传承人的支持,是我立志把这个项目做好的最大动力。”何洪杰回忆,当年在拜访一位60多岁景泰蓝大师时,大师当场就表示愿意免费教孩子们,只要能教会孩子们,老祖宗的手艺就能传承下去。还有一位90多岁高龄的京绣大师到访学校,给孩子们分享自己十几岁学艺时的经历和经验。“每次请非遗大师走进校园,大师们热情的支持都让我坚定了办好非遗课程的决心。”何洪杰说。

  拜师学京绣

  带学生绣出《江山千里绣》

  “学校建立非遗工作坊后,为了进一步强化这门核心课的专业性,特意派我到其他非遗大师工作室进行专业学习。因为只有对京绣这门技艺加深了解,才能给孩子们讲透讲精。”何洪杰说,在学习的一年里,何洪杰放弃了所有的寒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有空就在大师的家中练习京绣。

  由于京绣对腰部要求很高,绣者需要在作业时一手上,一手下,腰椎保持倾斜。一次练习中,何洪杰的腰部由于长时间歪侧导致整个身体无法动弹,此后近半年时间,她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甚至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腰部慢性病。

  但这些身体上的伤病没有让她感到畏难。有一次一位京绣非遗大师在全市范围内招收学徒,何洪杰看到机会当即报名,最终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成功拜师。“我师父当时告诉我,之所以选我是因为我是一名老师,他希望我能够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何洪杰坦言,师父的话让她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

  在学成技艺后,她不负期待,将自己的全部情感注入一针一线的教学中。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何洪杰与她的学生们以长卷为书、以针线为笔,历时8个月,累计工作33000多个小时,制作了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绣》。这幅作品的主卷长3.4米,内容涵盖山西悬空寺、甘肃莫高窟、江西井冈山、浙江红船、桂林山水、港珠澳大桥、贵州“中国天眼”等。这幅作品将同学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用“最中国”的方式展现出来。

  创造展示机会

  为学生寻找就业出路

  从专业工坊设立之初,何洪杰就想尽各种办法将非遗大师请进课堂,传授技艺。在三年的学习时间中,不少学生就提前被大师看中认为徒弟,被聘入校外的大师工作室,一毕业就可以直接就业。

  同时,经过多年的培养,非遗专业已经成为该校的特色专业,学校积极与大学衔接,进行贯通培养。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北京联合大学实施“3+4”衔接培养,学生可通过七年的学习,完成本科学历。“孩子们在中职的三年学习找到门道,再通过四年大学的学习,对技艺进行更加深入的钻研,最终学有所成。”何洪杰坦言,这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安排。

  此外,何洪杰和学校的老师们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比如,他们的孩子在服贸会现场登台向全世界传播非遗技艺。“我们还有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些场合被设计创意公司看中,聘为了设计师。”说到这里,何洪杰骄傲地表示,学习“京绣”的孩子们不仅会刺绣懂设计,更重要的是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更懂传统文化。

  “现在可以说,我们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都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我最大的欣慰。”她说。文/本报记者武文娟受访者供图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教授高照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田间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高照全教授的学生覆盖面特别广:有研究生,有职业本科生、中专生,还有农民。他传道授业的地点也很多:除了教室、实验室,还有国际樱桃大会这样的“高端”场所,更有果园、大棚这样的田间地头。忙碌间,他编写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主持开发的《园艺植物花果管理》获北京市职教成果二等奖,还积极投身职教改革,参加学校的“都市园艺专业群”、参加北京市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被教育部列为A档重点建设专业群。对于这些成绩,高老师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身为职教教师,就要努力教学生‘做事’。”

  今年5月,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在北京顺义区召开。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首家北京园林绿化专家工作站所在基地被大会列为观摩基地,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认可。这个专家工作站就是高照全教授牵头成立的。在接待国内外专家同行的同时,他还把自己的一群学生带来了,让他们在大会上观摩学习、扩展眼界、积累素材。因为他有一个“私心”:要带这群学生参加今年的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职业院校学生强调技能培养,因此他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技能、培养才干,参加大赛也是实践的重要载体。“把专业的事干好,你们也能赛过本科生获奖!”他这样鼓励学生们。经过调研,同学们确定了在北京优质樱桃产地——顺义区龙湾屯镇做一个“樱桃品牌销售”的项目。

  王腾是跟着高老师参加这次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之一。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高照全教授和学校其他老师的技术让大棚里的樱桃可以控制成熟期,错开普通樱桃的上市期,在早春时节就收获,而且个头大、品质好、甜度高。因此他们确定了以高端客户群体为目标,设计了“莳光樱园”的品牌名,把销售目标定在城里的高档果品超市,还设计了会员定制服务:现摘现送、组织采摘,加上精心设计的包装盒,使得当地的精品樱桃最高卖到了240元/斤,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最终,他们的项目在强手如林的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了二等奖。

  “说实话,作为职教学生,以前参加这样的比赛不多,很多事不会做,都是高老师带着我们从零开始。从商量立项到跟农民沟通合作,从写商业计划书到做PPT,从开设线上销售渠道到售后服务……确实大大锻炼了我们‘做事’的能力。”王腾说。高照全老师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探索出了教学生“做事”的有效途径。

  除了学校里的学生,高老师的学生还遍布京郊大地乃至京外的田间地头。房山区佛子庄乡贾峪口村是北京市低收入村。自2014年起高老师连续挂职8年开展技术帮扶,通过实践探索出“关键技术+定点培训+配套项目”的技术扶贫模式。在果树产业的带动下,该村取得长足发展,2018年一举摘帽。高老师2021年荣获“北京市扶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苹果是我国北方栽培面积最大的果树,多数种在边远山区、黄土高原等贫困地区。但2000年前后,本市苹果种植曾因树形管理不当等问题导致产量低,最后只得大量砍伐,损失惨痛。昌平区原科委主任张显川引进并推广了苹果开心树形,彻底解决了原有技术难题,探索出科技扶贫有效途径。高老师自2002年读研究生时就追随张显川从事苹果扶贫工作,先后在北京、陕西、山东、山西、河北、新疆等省区市建苹果开心形改造示范推广基地60多个,直接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10万余人,直接示范推广面积150余万亩。20年来,他一次次自掏腰包奔赴千里之外,和果农们一起蹲在地头讲课、站在果园里操作示范。如今还有不少果农有高老师的电话和微信,不时向他请教。

  文/本报记者雷嘉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公共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教师曹灵芝

  师生哪来亲如许源头活水是知心

  9月8日,在北京市公共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公交技校)的教师节庆典活动上,交通客运服务专业(调度方向)的曹灵芝老师收到了本班学生献花。想到这群孩子们将于明年实习,她的眼睛有点湿润,流露出不舍。“大姐来啦!”庆典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跑进实训室安静地坐好,静候曹老师进入教室教授公交调度的最新实务。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她的学生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不叫她“老师”,而愿意称之为“大姐”。

  “同学们,当我们执行调度发车任务时,不仅要关注到公交车的运营情况,更要关注道路的周边情况,如:是否存在交通拥堵、道路施工等。以便更好地监控行车时刻表的执行。”在一个模拟北京公交集团调度指挥中心的超大调度屏幕前,曹老师指着屏幕上一条公交线路的运行线路图,详细讲解在公交车运营过程中,调度员可能遇到的问题。每名学生面前,都有一台电脑,对应着老师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随时根据老师发出的指令监控公交车的运营情况。

  在教学中,为了让枯燥的表格和任务更有趣,曹老师经常将学生们分为小组,采用PK的形式,调动学生们课堂参与。公交技校隶属于北京公交集团,主要设有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交通客运服务等专业,毕业生大多定向进公交集团和交通相关企业。借助这层优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掌握到最接近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

  相比传统中学的教学,技校更关注于企业真实的应用场景。公交技校创新“工作场景式”教学模式,把“司售调保”工作任务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下学习实际工作任务。在学校的教学楼内,来自公交集团的知名驾驶员常洪霞、孟大鹏,知名调度员崔嫚都是技校经常请来的老师。新学期,曹老师还将请来北京公交集团客七分公司创新工作室的领办人,让学生深入了解公交运营的最新实务。

  相比普通中学,技校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住校制。曹老师带的班,一共有21名学生,其中15名男生、6名女生,大部分来自河北等京外地区,大多数学生都住校。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曹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户外活动,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或者去学生宿舍了解学生们的生活。

  因为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们,在私下里,班上的同学们会喊她“大姐”。每到上课时,当曹老师来到课堂上,班级的男生们都喊“大姐来啦!”顿时课堂纪律就回到了上课的状态。

  她也爱去学生宿舍了解他们日常喜欢做什么。这不,新学期开始后,她又来到了女生宿舍,了解学生们明年实习的相关情况。“你家在延庆,还是去客八分公司比较好;你呢,去客七最好。”曹老师一一询问了学生们实习就业倾向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调度专业和驾驶专业不同,学生实习时就需要掌握分公司的情况,周边道路和公交车线路信息,一旦学会了,就能使用。但如果去了其他分公司,又需要重新熟悉情况,所以学校和老师都尽力为学生找离家近的,或者以后可能工作的单位实习。

  曹老师说,这种共同生活、亦师亦友的状态让自己十分喜欢,她热爱这种工作状态。

  “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个人,我们都在努力接近企业,让学生熟悉企业,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曹老师说。近期,她在和北京公交集团客六分公司交流时,了解到某条线路满载率过高,就带领学生去车站进行实地调研,让每一个学生设计问卷,了解乘客的真实需求,为企业调整行车时刻表提供依据。

  曹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之所以如此在意学生就业,主要因为这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预备技师班。她今年43岁,已经在技校工作近二十年,但此前一直从事企业员工培训工作。2021年开始当班主任,教授预备技师班的学生。从教授成年员工,到教授学生,她一直试图让自己走进学生心里,为学生们的成长助力。

  “坦言说,相比大学生,技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有一点欠缺。所以,我一直让学生们多读书,多走进企业。”曹老师说。明年开始,学生就会进入公交集团各个分公司实习,大多数学生都会留在公交集团或者4S店,就业率极高。

  文/本报记者 刘洋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学前教育法草案,亮点不止在禁幼儿园“小学化”
下一篇:黑龙江:5万人次参与“金秋助学”希望工程圆梦行动

最近更新教育活动